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文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周
  • 3篇牙周炎
  • 3篇数字化
  • 3篇种植体
  • 3篇重度牙周炎
  • 2篇导板
  • 2篇牙列
  • 2篇牙种植
  • 2篇咬合
  • 2篇义齿
  • 2篇义齿修复
  • 2篇前牙
  • 2篇全牙列
  • 2篇口腔
  • 2篇口腔修复
  • 2篇集成技术
  • 2篇计算机
  • 2篇3D打印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为开数字...

作者

  • 14篇杨静文
  • 5篇姜婷
  • 3篇侯建霞
  • 3篇王勇
  • 3篇赵一姣
  • 2篇李健
  • 1篇刘云松
  • 1篇刘建彰
  • 1篇张宇
  • 1篇孙玉春
  • 1篇许桐楷
  • 1篇刘中宁
  • 1篇邱立新
  • 1篇张海东
  • 1篇刘凌宜
  • 1篇杨坚
  • 1篇陈全
  • 1篇陆丞
  • 1篇贾平一

传媒

  • 7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牙周炎患者全牙列种植修复的数字化集成技术
我国中老年人群牙周健康率不足10%,有大量由于重度牙周炎需要拔除余留牙进行全牙列种植的患者。全牙列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能够避免患者的缺牙阶段,减少就诊次数,具有良好的患者接受度。由于此类患者治疗的复杂性,传统数字化种植导...
王勇杨静文赵一姣
关键词:重度牙周炎
文献传递
甲磺酸去铁胺促进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血管化骨再生的早期连续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连续观察骨缺损愈合早期血管样组织和骨样组织的变化过程,初步了解局部施用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 mesylate,DFO)对血管化及骨再生的作用,验证DFO维持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活性的能力。方法:构建3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DFO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颅骨缺损后第4天分别局部注射200μmol/L DFO溶液300μL或生理盐水300μL,并于缺损后第5、7、10、14和28天,每组每次处死3只大鼠。采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数量,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成骨及矿化情况,以HIF-1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术后第5、7、10、14和28天,实验组血管数量(个)分别为:30.40±12.15、62.00±17.87、73.43±15.63、40.00±7.84和48.71±11.64,对照组血管数量(个)分别为:18.75±6.63、19.13±2.80、51.35±16.21、27.18±7.32和30.88±13.43,各时间点实验组血管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和28天,实验组新生骨组织较多,新生骨组织矿化百分比分别为(27.73±5.93)%和(46.53±3.66)%,对照组分别为(11.99±2.02)%和(31.98±4.22)%,这两个时间点实验组矿化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第5、7、10、14和28天,实验组相较对照组的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86±0.48、1.32±0.26、1.32±0.32、1.28±0.38、1.05±0.34,仅术后第5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骨缺损局部使用DFO可促进血管化及骨再生,可短暂维持HIF-1α蛋白活性。
杜文瑜杨静文姜婷
关键词:去铁胺血管化骨生成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动态虚拟患者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进展
2024年
随着面部扫描、口内扫描、虚拟面弓、下颌运动轨迹记录等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动态虚拟患者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口腔修复的术前分析、美学诊断、治疗设计及修复体制作,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口腔动静态数据获取、动态口腔虚拟患者的构建、动态口腔虚拟患者的应用优势等方面对动态虚拟患者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相关数字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高雨童撒悦杨静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义齿修复术
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及虚拟预调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的影响及咬合状态对数字化全冠修复体虚拟预调的影响。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招募10名个别正常研究生志愿者(男性3名, 女性7名, 年龄22~26岁), 通过口内扫描获得其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 重咬合状态下完成数字化颌间关系转移并利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记录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下的下颌运动轨迹, 标定3个下颌标志点(中切牙近中邻接点及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 测量两种咬合状态下相同标志点牙尖交错位时的三维距离、对刃颌位时三维距离的矢状面投影以及侧方运动至上下后牙颊尖顶相对(尖对尖位)时三维距离的冠状面投影, 分别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各测量值与0的差异。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5逆向工程软件, 对左上中切牙及左下第一磨牙进行虚拟牙体预备, 利用牙科设计软件通过复制法设计数字化全冠修复体, 分别用轻咬合和重咬合下颌运动轨迹对修复体进行预调;分析预调后左上中切牙修复体舌面或左下第一磨牙面与预备前天然牙的三维偏差(平均偏差和均方根), 结果分为轻咬合组和重咬合组(每组左上中切牙和左下第一磨牙样本量均为10),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种咬合状态下牙尖交错位时中切牙近中邻接点、左侧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的三维距离分别为(0.217±0.135)、(0.210±0.133)和(0.237±0.101)mm, 对刃颌位时上述标志点三维距离的矢状面投影分别为(0.204±0.133)、(0.288±0.148)和(0.292±0.136)mm;尖对尖位时左侧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三维距离的冠状面投影分别为(0.254±0.140)和(0.295±0.190)mm, 以上各测量值与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调结果显示, 轻咬合和重咬合组左上中切牙全冠修复体舌面与预备前天然牙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215
朱家奕王俊杰王宇轩杨静文姜婷
关键词:咬合力下颌运动轨迹
序列手术导板辅助重度牙周炎患者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21年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牙周科、种植科和门诊部就诊的、计划进行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重度牙周炎患者,探讨牙周夹板结合序列手术导板辅助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技术流程和治疗效果。通过术前颌面部数据采集、系统性诊断设计、牙周夹板固定、导板制作、导板辅助下手术完成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8例,上颌7例,下颌1例;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49.0±9.3)岁(38~65岁);共植入48枚种植体,其中直立植入44枚,倾斜植入4枚;前牙区16枚,后牙区32枚。配准术后锥形束CT和术前设计,测量种植体实际三维位置与术前设计位置的差异,以2 mm为临床可接受的安全范围。术中未见导板折裂或重要解剖结构损伤。种植体冠部和根部整体位移[分别为(0.83±0.48)和(1.36±0.57)mm]在临床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冠部水平和垂直位移、根部水平和垂直位移以及种植体长轴角度的前后牙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夹板结合序列手术导板辅助重度牙周炎患者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拓展全牙弓种植手术的适应证,满足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要求。
杨静文侯建霞刘建彰张宇陈全赵一姣王勇
关键词:牙种植牙周炎
氧化锆种植体修复在钛过敏患者全口重建中的运用——一例临床试验病例报告
2011年
本文通过介绍一例全口重建的病例,证明氧化锆种植修复可以作为钛过敏患者口腔修复的治疗选择。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全1:3牙齿因釉质发育不全而广泛缺损。拔除所有天然牙后,植入15个表面酸蚀处理《ICEsurface)的CeraRoot种植体(上颌7个.下颌8个)。术后3个月临时性修复并过渡性使用2个月。最终采用氧化锆桥瓷贴面永久修复(上颌3个桥,下颌3个桥)。3年随访显示良好的牙槽骨和软组织的稳定性。
杨静文姜婷(审)
关键词:口腔修复病例报告氧化锆种植体全口过敏
重度牙周炎患者全牙列种植修复的数字化集成技术
我国中老年人群牙周健康率不足10%,有大量由于重度牙周炎需要拔除余留牙进行全牙列种植的患者。全牙列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能够避免患者的缺牙阶段,减少就诊次数,具有良好的患者接受度。
王勇杨静文赵一姣
关键词:重度牙周炎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前牙种植美学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5
2021年
目的检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于前牙种植美学效果评价的可重复性,探讨影响VAS与粉白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white esthetic score,PES/WES)评分相关性的因素。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种植科和第四门诊部招募医师和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受试者(共108名),其中熟悉PES/WES评分的口腔种植专科医师35名[种植医师组,男性25名,女性10名,(37.3±4.5)岁],不熟悉PES/WES评分的口腔修复、牙周、正畸或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医师34名[口腔医师组,男性24名,女性10名,(36.1±4.2)岁],患者39例[患者组,男性28例,女性11例,(45.4±8.3)岁]。以20例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并完成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43.7±6.4)岁]修复后上前牙口内正面照片各1张(共20张照片)为评价内容,嘱受试者用VAS进行美观性评价,0为不美观,10为非常美观。1个月后再次评价,使用卡方检验对两次VAS结果进行可重复性评价。同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3名种植医师组医师对相同照片进行PES/WES评分;PES评分要素为近中龈乳头丰满度、远中龈乳头丰满度、龈缘弧度、根面凸度以及牙龈颜色质地;WES评分要素为牙冠形态、轮廓、颜色、表面纹理、透明度和个性化特征。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VAS分值与PES/WES分值及其评分要素分值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各组VAS分值与PES/WES的相关性。结果PES分值为(7.5±1.8)分,WES分值为(7.6±1.9)分,总分为(15.1±3.4)分。种植医师组VAS总分为(6.8±1.8)分。患者组两次VAS结果的可重复性不佳(Kappa=0.012,P>0.05);种植医师组和口腔医师组两次VAS结果的可重复性均较好(Kappa=0.727和0.556,P<0.01)。VAS总分与PES/WES总分为弱相关(r=0.27,P<0.01)。VAS总分与PES/WES各�
杨静文贾平一邱立新陆丞姜婷
关键词:美学牙科牙种植问卷调查视觉模拟评分法
数字化评估CAD/CAM个性化基台与成品基台影响粘接剂残留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体外模型比较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个性化基台(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ustomized abutments,CCA)与成品基台(stock abutments,SA)对粘接剂残留的影响,同时初步评价数字化三维扫描技术定量评估残留粘接剂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所需20个工作模型皆取自同一例已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接受了右上中切牙种植手术的患者。通过个性化愈合基台成形植体周软组织后,测得植体平台位于颊侧黏膜下5 mm。利用个性化转移杆取模后灌制20副工作模型,并根据基台种类及粘接边缘位置将工作模型分为四组,每组5个:CCA1(穿黏膜高度5 mm,即平齐黏膜粘接边缘)、CCA2(穿黏膜高度4 mm,即黏膜下1 mm粘接边缘)、SA1(穿黏膜高度3 mm,即黏膜下2 mm粘接边缘)和SA2(穿黏膜高度1 mm,即黏膜下4 mm粘接边缘)。在工作模型上模拟临床粘接过程并清除多余粘接剂后,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残留粘接剂的体积,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二维图像获得残留粘接剂面积百分比,利用称量的方式获得残留粘接剂的质量,并分析三维扫描方法获取的体积与传统评价方法所得的面积百分比及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冠-基台复合体粘接边缘均有粘接剂残留。其中,CCA组残留粘接剂的体积明显小于SA组[(0.6353±0.5354)mm3 vs.(2.2938±0.9438)mm3,P<0.001],面积百分比及质量也显著低于SA组[面积百分比:7.57%±2.99%vs.22.68%±10.06%,P<0.001;质量:(0.0015±0.0010)g vs.(0.0037±0.0014)g,P<0.001],而三者在CCA组及SA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扫描所得残留粘接剂的体积与传统评价方法所得残留粘接剂的面积百分比及残留粘接剂的质量间均具强相关性(r>0.75,P<0.001)。结论:与SA相比,CCA能更有效地减少粘接剂的残留。基于三维扫描技术数字化评估残留粘接剂的方法切实可行,但其效度和信度还需进一步研究。
岳兆国张海东杨静文侯建霞
关键词:体外研究
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多学科联合诊疗1例
2024年
本文报道1例以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余留牙不齐为临床表现的患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过程。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确定前牙位置并进行美学设计,正畸治疗排齐牙列,调整修复间隙,并通过数字化设计预测种植位点,最终完成种植修复并获得良好的疗效。文内总结并探讨以正畸-种植修复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多数恒牙先天缺失患者过程中的诊疗要点。
江丽斌杨静文何丹青
关键词:正畸治疗余留牙恒牙先天缺失美学设计诊疗要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