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奇英

作品数:303 被引量:2,132H指数:2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4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2篇农业科学
  • 59篇生物学
  • 24篇经济管理
  • 15篇医药卫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2篇水稻
  • 54篇花叶
  • 49篇花叶病
  • 46篇花叶病毒
  • 45篇基因
  • 39篇条纹病
  • 39篇条纹病毒
  • 37篇水稻条纹病毒
  • 37篇病毒
  • 34篇烟草花叶病
  • 33篇烟草花叶病毒
  • 28篇克隆
  • 26篇活性
  • 23篇蛋白
  • 19篇TMV
  • 18篇抗病毒
  • 13篇植物病毒
  • 13篇核糖
  • 12篇抗烟草花叶病...
  • 12篇矮缩病

机构

  • 247篇福建农林大学
  • 27篇福建农学院
  • 7篇教育部
  • 7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福建农业大学
  • 6篇厦门华侨亚热...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华侨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云南省烟草科...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闽江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福建省科技厅
  • 2篇福州腾龙生物...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89篇林奇英
  • 258篇谢联辉
  • 158篇吴祖建
  • 52篇谢荔岩
  • 24篇林含新
  • 21篇周仲驹
  • 20篇徐学荣
  • 20篇魏太云
  • 18篇陈启建
  • 15篇沈建国
  • 10篇王林萍
  • 10篇王盛
  • 10篇郑耀通
  • 10篇刘国坤
  • 9篇林丽明
  • 9篇段永平
  • 9篇徐平东
  • 8篇张春嵋
  • 8篇刘振宇
  • 8篇林毅

传媒

  • 3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4篇植物病理学报
  • 21篇中国病毒学
  • 17篇福建农业大学...
  • 15篇福建农学院学...
  • 11篇激光生物学报
  • 7篇第三次全国植...
  • 6篇微生物学报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病毒学报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23篇2008
  • 24篇2007
  • 23篇2006
  • 24篇2005
  • 39篇2004
  • 39篇2003
  • 16篇2002
  • 12篇2001
  • 8篇2000
  • 9篇1999
  • 4篇1998
  • 5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3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皮酚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6
2006年
从牡丹皮中提纯的丹皮酚结晶(0.6 mg.mL-1)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 osaic virus,TMV)混合10 m in后对TMV枯斑抑制率达80%以上,说明丹皮酚对叶圆片中的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电镜下观察丹皮酚与TMV混合对粒体形态没有影响;丹皮酚与TMV混合后透析病毒可恢复侵染力,表明丹皮酚对病毒没有直接毒害作用;用丹皮酚喷施叶面不影响病毒侵染;低含量丹皮酚可阻碍TMV-CP的体外聚合,对TMV-RNA无体外抑制侵染作用.据此推测,丹皮酚对TMV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其与TMV-CP结合而影响病毒粒体对叶片表面侵染位点的识别,或影响植株体内TMV-CP亚基的体内聚合.
刘国坤陈启建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丹皮酚烟草花叶病毒
灵芝中一种新的脱氧核糖核酸酶的纯化及特征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NH4)2SO4沉淀,利用Blue Sepharose 6 Fast Flow和SP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方法从灵芝中分离纯化了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命名为GLDNase.通过质谱分析确定GLDNase精确分子质量为13807 u.SDS-PAGE电泳表明GLDNase为单亚基多肽,其N-端氨基酸序列为PLDTGRYHIYTW/T/CDGG.GLDNase可作用于ssDNA和dsDNA,是一种非限制性内切酶,酶活性依赖于二价金属阳离子Mg2+,10 mmol.L-1EDTA可完全抑制其活性.最适pH值为8.4,40℃时相对活性最高.GLDNase水解DNA的产物末端的基团为3′-OH、5′-磷酸.
谢东扬祝雯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灵芝脱氧核糖核酸酶纯化
海藻蛋白质提取物对香蕉炭疽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3
2006年
以香蕉炭疽菌(Gloeosporium musarum)为作用靶标,测定了8种海藻的硫酸铵分级盐析蛋白对其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效果.发现8种海藻的不同蛋白质组分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有些蛋白质组分能抑制菌丝生长;有些能抑制其分生孢子的萌发,使其萌发率降低,并对孢子萌发的芽管长度、着生位置、芽管数产生影响.表明海藻中存在对香蕉炭疽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组分.
刘振宇谢荔岩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海藻蛋白质香蕉炭疽菌
中国水稻条纹病毒两个亚种群代表性分离物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首次测定了中国水稻条纹病毒(RSV)常年流行区云南楚雄 (CX)分离物及病害暴发区江苏洪泽 (HZ)分离物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其中CX 分离物全长为17 093 nts,HZ分离物全长为 17 150 nts。与已报道的日本T分离物全长序列(17 145 nts)相比较,CX分离物变异较大。3个分离物基因组结构组成一致,5′端和3′末端非编码区最为保守;7个编码区保守性次之;变异主要发生在IR上。同源性分析表明,HZ分离物与日本T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中国2个分离物间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这表明HZ和CX分离物基本上能够代表病毒自然种群中存在的2个差异较为明显的亚种群。
魏太云林含新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水稻条纹病毒亚种群条纹叶枯病
绞股蓝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离、克隆与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核糖体失活蛋白 (ribosome inactivatingprotein ,RIP)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等医用价值 ,以及抗植物病毒和病原真菌等农用价值。它是一种多活性的物质 ,不同RIP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其潜在活性还在不断发现之中。葫芦科 (Cucurbitaceae)植物大多药食同源 ,其中蕴涵着极其多样的RIP ,但多数已知的RIP其基因尚未被克隆 ,而目前仍无一套快速筛选RIP新基因的方法。葫芦科中的绞股蓝 (Gynostemmapentaphyllum)具有抗癌和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其中的皂甙和黄酮成分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 ,但其活性蛋白成分未见报道。为此 ,本研究开展绞股蓝RIP的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以及转基因植物研究。率先对绞股蓝活性蛋白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到一种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 (绞股蓝毒蛋白 ,Gy nostemmin)。它具有很高的抗TMV活性。其分子量约为 2 7kDa。测得其N -端 19个氨基酸序列 :DIN FSLAGADGQTYNTFIA ,与其它植物RIP的同源性为 10 % - 73% ,与葫芦科RIP的同源性为 37% -73%。根据葫芦科RIP上、下游两段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对LY1/LY2 ,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首次建立了RIP新基因快速筛选体系。从冬瓜和南瓜中分别获得了 1个和 5个RIP新基因 ,长度为 4 0 8bp ,编码 136aa ,与其它葫芦科RIP对应区段的?
林毅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绞股蓝核糖体失活蛋白纯化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转基因
R-藻红蛋白免疫荧光探针标记方法的探索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双功能试剂SPDP在蛋白质分子中引入巯基,结合2-巯醇吡啶分析方法,定量测定引入活性基团的比例,通过两步标记法,将珊瑚藻R-藻红蛋白标记到羊抗兔抗体上,简化了传统标记过程.参照Dot-ELISA方法,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将该方法应用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的检测.结果表明,R-PE标记的荧光检测的灵敏度为2-10,与酶免疫的Dot-ELISA相比,尽管检测灵敏度较低,但快捷、经济.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藻红蛋白介导的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作了讨论.
王盛钟伏弟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R-藻红蛋白免疫荧光探针烟草花叶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3年
直接应用于马铃薯病毒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 :RT PCR检测技术、指示分子 NASBA检测技术、核酸杂交检测技术三大类 ,以RT PC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另外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NA介导的抗体制备及病毒单链抗体片段筛选等技术在马铃薯病毒免疫学检测技术中也有成功的应用 ,并解决了传统免疫学方法难以解决的抗原制备问题 ,使后者更具应用前景。
吴兴泉陈士华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马铃薯病毒检测RT-PCR核酸杂交
可持续植物保护及其综合评价被引量:10
2002年
本文探讨了可持续植物保护的内涵及特征 ,讨论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框架模式 ,建立了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可持续植物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给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方法并算出了各层指标的权重 ,制定了单指标可持续度及植保系统整体可持续度的计算公式 。
徐学荣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可持续植物保护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马铃薯A病毒C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利用根据马铃薯A病毒 (PVA)外壳蛋白 (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 ,以带毒植物总RNA为模板 ,RT-PCR扩增得到长 0 8kb的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并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PVA其他分离物CP基因序列比较 ,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可达 99%。
吴兴泉陈士华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马铃薯克隆蚜虫
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MV-Xb)RNA3 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通过RT PCR方法 ,设计两对引物 ,克隆了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 (CMV Xb)RNA3 ,并进行了核苷酸和蛋白质水平上的分析。结果表明Xb株系RNA3全长 2 2 0 5nt,具有两个蛋白编码阅读框架 (ORF) ,其中 5’端 (97~ 936nt)编码一个 2 79aa的 3a蛋白 ;3’端 (12 2 5~ 1871nt)编码一个 2 18aa的CP蛋白。 5’非编码区域为 96nt;基因间隔区 (IR)长2 88nt;3’NR含有 32 4nt。通过与亚组Ⅱ其它株系RNA3核苷酸和所编码产物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亚组Ⅱ株系无论在编码区还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同源性都相对较高 ;亚组Ⅱ株系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连续性。
王海河谢联辉林奇英
关键词:RNA3全长CDNA克隆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