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植华

作品数:134 被引量:46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两性异形
  • 20篇蛙类
  • 13篇蝌蚪
  • 12篇虎纹蛙
  • 10篇性别
  • 10篇性别比
  • 10篇性别比例
  • 10篇种蛙
  • 9篇孵化
  • 7篇石龙子
  • 7篇变态
  • 6篇养殖
  • 6篇中国石龙子
  • 6篇前肢
  • 6篇蟾蜍
  • 6篇两栖
  • 5篇大蟾蜍
  • 5篇生长发育
  • 5篇无尾
  • 5篇表型

机构

  • 108篇丽水学院
  • 20篇丽水师范专科...
  • 17篇杭州师范大学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8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2篇广东省昆虫研...
  • 2篇温州师范学院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丽水职业技术...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肇庆学院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 1篇浙江省统计局

作者

  • 134篇林植华
  • 42篇樊晓丽
  • 28篇丁国骅
  • 25篇雷焕宗
  • 17篇韦力
  • 12篇计翔
  • 11篇邵伟伟
  • 9篇肖建中
  • 9篇陈智强
  • 4篇何国庆
  • 4篇李银蝶
  • 4篇柯乐芹
  • 4篇张国华
  • 4篇温慧萍
  • 4篇张晓青
  • 3篇陈慧丽
  • 3篇华和亮
  • 3篇赵丽华
  • 3篇戚丹锋
  • 3篇许湘琴

传媒

  • 17篇生态学报
  • 12篇丽水学院学报
  • 7篇动物学杂志
  • 7篇Zoolog...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丽水师范专科...
  • 3篇兽类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河南科学
  • 2篇Curren...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科学
  • 2篇四川动物
  • 2篇温州师范学院...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省第四届...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7篇2019
  • 12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虎纹蛙养殖的方法
一种虎纹蛙养殖的方法,属于虎纹蛙人工繁育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高效培育虎纹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虎纹蛙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刚孵化的虎纹蛙蝌蚪,置于装有曝气水的不透光饲养箱中,水温28~30℃下饲养;2)蝌蚪饲...
丁国骅马力陈静怡李银蝶朱城林植华
文献传递
虎纹蛙蝌蚪对同域分布两种蝌蚪的食物选择被引量:1
2013年
该文以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蝌蚪为研究对象,检测其作为捕食者对同域分布两种不同类型(可口性和非可口性)猎物蝌蚪(黑眶蟾蜍和黑斑侧褶蛙)的食物选择及行为响应。结果表明,由于该两种被捕食物种在面对其共同捕食者或天敌时采取不同的反捕食策略(化学防卫及行为表现),即虎纹蛙蝌蚪在进食具有毒素的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蝌蚪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对这种可口性差的食物的选择,具有短期记忆行为,而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蝌蚪能够采用行为防卫机制以减少被捕食风险,因此,虎纹蛙蝌蚪对两种猎物蝌蚪的总体选择不表现明显倾向。该结果为这3种两栖类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韦力林植华赵仁友陈世通
关键词:食物选择虎纹蛙黑眶蟾蜍黑斑侧褶蛙
五种蝰科蛇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
2004年
测定五种分布于浙江的蝰科蛇类的体长和尾长,检测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五种蝰科蛇的两性个体尾长均与体长呈显著的正相关,五种蝰科蛇间体长差异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雄性的尾长显著大于雌性。除烙铁头、竹叶青之间其余相对尾长的差异显著。
林植华雷焕宗
关键词:蝰科尾长两性异形自然选择
基于图像处理的蛙类标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蛙类标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标识的蛙的彩色影像并构建3D彩色标准模型;特征提取以得到标识特征组;将标识特征组与一标识码绑定;获取待识别的蛙的彩色影像并构建3D彩色实体模型;将3D彩色实体模型...
樊晓丽林植华徐飞
文献传递
丽水市黄村水库水系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1
2019年
2016年4月—2017年3月,每月对丽水市黄村水库流域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水库与河道中群落时空分布差异性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该水域共检出浮游动物37种,其中轮虫27种,桡足类5种,枝角类 5种.基于浮游动物群落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所调查的水体区域分为4类:上游河道、大洋水库、(两水库间的)连接河道和黄村水库.4类区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在种类、多样性、优势种、生物量及特有种方面特征明显.黄村水库、大洋水库和连接河道均从上游河道处来水,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表明浮游动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与环境(局域物种分选过程)和空间(扩散限制)有着重要关联.
张艳强王远飞王黎瑾唐世刚赵坤秦春燕林植华
关键词: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
一种用于酵母无细胞实验试管的消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实验试管的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酵母无细胞实验试管的消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废液收集机构和试管烘干机构,试管烘干机构安装在废液收集机构的内部,在废液收集机构的上方安装有试管下料机构。本发明的有益...
余水生战杜鹃樊晓丽张乐陈洁林植华
乐山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被引量:3
2009年
测定了乐山棒花鱼(Abbottina kiating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臀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繁殖期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雌雄两性个体的体长差异不显著。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和去内脏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其余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乐山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雌性通过个体大小(体长和体重)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
邱月陈亮陈策高翼军戚丹锋樊晓丽林植华
关键词:性别比例两性异形
浙江九龙山发现北仑姬蛙新种群的两性异形被引量:5
2020年
2017年和2018年的4月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姬蛙,经形态学比较、16S rR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北仑姬蛙(Microhyla beilunensis),是该种的地理新分布。通过测量31只成体(25雌和6雄)的体长、头长、头宽、吻长、鼻间距、眼间距、眼径、前臂及手长、后肢全长和足长10个形态指标,研究该种的两性异形。结果显示,该种具有雌性大于雄性的个体大小两性异形;体长之外的9个局部形态特征均与体长成正相关,去除体长效应后,北仑姬蛙雄蛙前臂及手长显著大于雌蛙,其余形态特征在两性间均无差异;主成分分析(特征值≥1)显示,头长、头宽、吻长、鼻间距、眼间距、眼径、前臂及手长、后肢全长和足长等9个特定体长的形态变量辨析出两个主成分,共解释了原始数据52.5%的变异,头宽和前臂及手长在第一向量上具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且两性形态在第一向量上差异显著,这表明头宽和前臂及手长可用于区分雌雄个体。
陈智强陈智强冯磊郑伟成丁国骅丁国骅林植华
关键词:地理新分布两性异形
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被引量:26
2007年
测定了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胸鳍腹鳍间距、尾柄长、尾鳍长和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胸鳍腹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尾柄长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雌雄两性体重不存在显著差异。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显示,当控制第三者恒定时,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棒花鱼存在个体大小和其他局部特征显著的两性异形,雌性个体主要通过腹腔容积的增加提高个体生育力。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是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林植华雷焕宗陈利丽樊晓丽鲍正华高炳让
关键词:鲤科性别比例两性异形
似刺鳊鮈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被引量:18
2006年
测定了似刺鳊鮈成体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雌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雄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眼后头长、眼径显著小于雄性个体,眼间距、体高、腹鳍基前距大于雄性个体,其他的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异形。成体15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二个主成分共解释55.4%的变异。头长、头宽和眼后头长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体高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雌雄两性在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分值差异显著。似刺鳊鮈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雌性通过个体的增长增加其个体生育力。
林植华雷焕宗
关键词:性别比例两性异形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