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招商局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对近期恒生指数成份股变动的一些看法
- 1994年
- 恒指服务公司9月23日宣布取代怡置系5种股份的名单,同时也剔除两种不活跃成份股股份,而加入7只股份成为恒指成份股。
- 林江
- 关键词:恒生指数股票市场金融市场
- 香港银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 1995年
- 1995年仍然是香港银行业充满挑战的一年。住宅楼宇价格下跌及市场气氛日趋审慎已对银行业的最安全和最有盈利能力的按揭业务带来影响。与此同时,港府逐步放宽利率协议已导致资金成本上涨。上述负面因素已在1994年内反映出来。然而,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银行的存贷市场仍然活跃,这主要是因对外贸易蓬勃和物买卖逐渐复苏所致。由于1995年下半年市场预期会减息,故银行业会因此获得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 林江
- 关键词:香港银行银行资产利率协议按揭贷款资本充足比率
- 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 1990年
- 过去的十年,中国内地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从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香港作为转口港的重现,以及香港的制造业扩展到华南地区等方面表现出来。了解香港与中国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及其未来走向对于形成香港经济前景的观点至关重要。香港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在过去的十年里发展迅速。这一经济关系的显著发展从以下事实反映出来:1979年前,港中贸易不足170亿港元;到1988年,贸易额已增长至超过2880亿港元,增长近15倍。
-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课题组林江
- 关键词:经济关系
- 港币与人民币双向流通对两地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一)香港与华南的经济关系15年前仍然基本上局限于一些进出口贸易,其余合作几乎谈不上。但自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之后,彼此的关系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目前两地的经济、金融关系已发展到了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地步。
- 林江
- 关键词:港币人民币
- 对金融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 1994年
- 在中国经济迈向市场化的进程中,金融业国际化问题已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金融业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金融深化改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要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和枢纽系统,不仅引导整个经济有序地运行,也支配着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形成新型的产业组织体系,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运行接轨。为此,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规范金融业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融业的再定位问题。
- 林江
-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市场
- 从红筹股与H股看香港股票市场的“中国因素”
- 1995年
- 中国企业到海外集资,首先会考虑到香港。因为香港毗邻中国内地,又是亚太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股市在亚太区是比较规范和成熟的。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因素”在香港股市上的反映之一是红筹股的崛起。红筹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由中资企业控股的股票。
- 林江
- 关键词:红筹股H股股票市场股票价格持股比例
- 对中信泰富全面收购恒昌企业的思考
- 1994年
- 中信泰富的控股公司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香港集团)]。中信(香港集团)成立于1983年,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地产、航运及工业制造等参股投资。于1990年2月购入香港上市公司泰富发展的49%股权,将其易名为中信泰富。中信泰富增长迅速。
- 林江
- 关键词:股权
- 加强粤港金融合作维持香港金融业竞争力
- 1995年
- 香港是重要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它背靠内地,面向亚洲,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下,在国际金融业务上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亚洲发展银行估计,从现在起至20世纪未的数年内,亚洲各国和地区将需要9500亿美元用作基建投资。包括银行贷款、项目融资。
- 林江
- 关键词:金融业国际金融中心区域金融合作银行体系外汇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