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能
- 作品数:50 被引量:3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
- 徐佳兴陈德晖林育能吴上志曾庆思邓宇刘文宽关文达牛学峰苏丹红
- ABCA3基因突变与婴幼儿先天性肺间质性疾病的相关性及文献复习
- 谢娜陈德晖林育能吴上志顾莹莹曾庆思翟莺莺杨立莹徐清云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
- 目的 通过观察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与轻度支气管肺炎、重度支气管肺炎、正常对照儿童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水平变化的差异,探讨ANCA滴度在儿童BO的变...
- 谢娜陈德晖林育能吴上志蔡勇潘小安杨少灵陈敬滨
- 婴幼儿不典型哮喘28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分析以“肺炎”为主的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28例婴幼儿哮喘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均有“肺炎”的体征和胸部X线改变;且肺部啰音1 d中变化大;病情进展快,“肺炎”反复;无感染中毒表现;长疗程抗生素治疗无效,抗哮喘治疗有效,有明显的个人和/或家族过敏史。结论:对于肺炎反复发生,病情进展快,一般情况尚好,无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的婴幼儿,尤其肺部啰音1 d中变化大,且抗生素疗效不佳的病例,结合其个人和家族过敏史,要注意婴幼儿哮喘可能,必要时给予诊断性治疗,以免误诊。
- 林育能陈庆宜
- 关键词:婴幼儿不典型哮喘
- 重症感染患儿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重症感染患儿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间儿科病区收住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感染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检出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83%(28/53)和43.30%(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培养结果显示菌毒血症患儿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0.05)。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88.24%对青霉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但对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也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菌毒血症患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治疗首选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儿则以万古霉素为治疗首选药。出现一些新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感染细菌呈现对新合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应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 潘小安陈德晖高峻黎毅敏陈福雄翟莺莺钟帼钰林育能
- 关键词: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耐药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儿童危重症综合防治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
- 陈德晖黎毅敏杨镒宇邓素娟钟帼钰黄红川陈福雄叶铁真赖永洪蓝淑玲朱美华潘小安林育能
- 研究技术形成的来源:任务来源:1.细胞因子与细胞凋亡预测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陈德晖,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A2001252,2001年),已结题。2.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综合防治方案的联合研究...
- 关键词:
- 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支气管镜诊治效果。方法 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 210 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其中支气管镜组 122例,内科治疗组 88 例。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内科治疗组给予抗感染、化痰等药物进行治疗,支气管镜组则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进行介入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住院的天数、发热缓解的时间、咳嗽缓解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等。结果 支气管镜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发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内科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两组在治疗前后 2 周复查的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重症肺炎患儿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后,其发热缓解时间、临床体征改善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治疗前后 2 周复查的影像学吸收改善情况则显著优于重症内科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大叶性肺炎患儿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能够促进病情恢复,尤其在重症大叶性肺炎。
- 徐佳兴林育能吴上志曾庆思邓宇刘文宽关文达牛学锋苏丹红陈德晖
-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镜儿童
- 番石榴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HRV)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68例H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即补液、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番石榴叶煎剂。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包括止泻效果、食欲恢复情况、大便HRV抗原转阴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活力差、腹胀、便秘、心肝肾功能改变等。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为(32.1±8.2)h,对照组止泻时间为(74.2±9.3)h。治疗开始1周后大便HRV抗原转阴率观察组为88%,对照组为68%。观察组在止泻时间以及HRV抗原转阴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周均未发现活力低下、腹胀、便秘的改变,治疗后1周复查心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番石榴叶治疗小儿HRV肠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一定的治疗剂量下,其不良反应尚未发现,值得临床推广。
- 郑菊映卢成瑜杨权生林育能
- 关键词:番石榴叶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NEMO基因突变型遗传易感性分枝杆菌病1例
- 2022年
- 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例NEMO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易感性分枝杆菌病(MSM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儿男,16月龄,生后11个月出现反复发热,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确诊为原发性肺结核伴淋巴结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不佳转入我院PICU。入院强化抗结核治疗并多次行支气管镜清理病灶,病情经久不愈,多次检测发现细胞因子组白细胞介素(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后经全基因二代测序:NEMO基因突变半合子突变,突变位点为C.189+4A>C(chrX;153770671),其外祖母、母亲均为杂合子突变,唯一舅舅未携带该基因。结合病例特点并检索文献分析,诊断为MENO基因突变型MSMD。调整为HRZ+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5联抗结核治疗并定期IFN-γ、丙球支持治疗后病情渐控制。MSMD是罕见疾病,其中NEMO基因突变型发病率约为1∶250000,常出现播散性结核感染,临床上对规范抗结核治疗仍无效者,除应考虑耐药结核杆菌外,仍应注意患者免疫水平,注意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并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 黄展航陈德晖林育能吴上志陈晓雯杨立滢顾莹莹邓宇
- 关键词:原发性肺结核分枝杆菌病病例特点遗传易感性
- 广州地区5~15岁健康儿童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及其分类正常参考值的初步建立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初步建立广州地区5~15岁正常儿童高渗盐水诱导细胞学方法学及细胞分类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广州市中小学正常体检年龄5~15岁的儿童352名,所有儿童均经问卷调查,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肺功能及呼气峰流速(PEF)检查,剔除不符合标准儿童后,实际人选儿童266名,其中男137名,女129名,用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15~30min,每10分钟嘱儿童用力咯痰至培养皿,若无痰或痰量不足则继续雾化,30min后仍无痰则视为失败,终止诱导程序。选取痰液中取出不透明和密度较高的痰液进行诱导痰液细胞分类检测。此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入选人群中成功诱导痰液175名(175/266,占65.8%),其中16名儿童痰标本不合格,91名诱导不成功,共失败107名(107/266,40.2%),实际取得合格痰标本159名,诱导成功率59.8%(159/266)。159名正常儿童诱导痰液细胞分类均呈偏态分布,淋巴细胞中位数为0.012,四分位数间距(IQR)0.020,95%可信区间(95%CI)0.015~0.022;中性粒细胞中位数0.207,IQR0.330,95%CI 0.266~0.356;单核细胞中位数为0.761,IQR0.327,95%CI 0.607~0.699;嗜酸性粒细胞中位数0.004,IQR0.019,95%CI 0.013~0.022,各细胞分类结果以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为主。诱导痰细胞分类值与性别、年龄无关,不受被动吸烟影响(P均〉0.05)。诱导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7/159),所发生的不良事件症状轻微,无需用药物缓解不适。诱导成功组与诱导失败组诱导后PEF%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国内首次初步建立较大样本的本地区正常儿童诱导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及细胞学分类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 陈德晖钟帼钰罗炜陈桥丽陈如冲林育能潘小安李瑾瑛吴上志赖克方钟南山
- 关键词: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参考值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