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影东
- 作品数:164 被引量:3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大豆花期便携式培育营养体装置
- 本发明适用于大豆培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豆花期便携式培育营养体装置,所述大豆花期便携式培育营养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箱体的打开与闭合;培育机构,安装在...
- 杨光毕影东李炜来永才王峭然樊超刘建新邸树峰刘淼王玲梁文卫丁国华夏天舒孙兵谢婷婷李佳锐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盆栽植物挖穴装置
- 一种用于盆栽植物挖穴装置,它涉及一种挖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盆栽试验中挖穴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挖穴大小不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以原盘为基础,在其上安置打孔棒和施力杆,通过打孔棒进行打孔,得到播种穴,利用...
- 王玲毕影东李炜来永才刘淼刘明邸树蜂樊超杨帅杨光刘建新
- 文献传递
-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对近年来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不育机理与育性恢复的机理研究结果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发展前景。
- 郭东林毕影东王琪王晓萍王同昌李集临
-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不育机理高等植物植物细胞
- 大豆分子的育种现状、挑战与展望被引量:21
- 2014年
- 近年来,大豆育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加速了优质大豆培育进程,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逐渐成为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大豆转基因及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大豆分子育种现状和挑战,认为中国大豆分子育种存在优异基因资源匮乏,大豆分子育种技术方法相对落后,分子育种培育的突破性品种过少等问题,提出了未来要加强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要重视加强多种模型的开发等几点建议。
- 毕影东李炜肖佳雷李琬刘明刘淼张必弦林红来永才
- 关键词: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
- 一种根特异性proGmbHLH68启动子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特异性proGmbHLH68启动子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来源于大豆的启动子,一种根特异性proGmbHLH68启动子,所述proGmbHLH68启动子用于驱动目的基因在植...
- 毕影东郭东林牛婷婷梁文卫刘琢杨莹王珊珊刘建新李炜邸树峰樊超杨光刘淼柴孟龙夏天舒谢婷婷刘凯任洋来永才
- 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测评用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测评用取样装置,包括底座和滑槽,所述底座的上方前端设置有放置屉,且放置屉的后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架,且防护架的底部两侧设置有螺栓,所述防护架的下方设置有切刀,...
- 刘淼邸树峰来永才毕影东孙彬李炜樊超刘建新王玲杨光刘明夏天舒董德建滕学海
- 文献传递
- 大豆负压筛选分离杂质清洁装置
- 本发明涉及大豆除杂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负压筛选分离杂质清洁装置,包含:水洗箱体、一对滤渣口、筛网抽屉、储水箱、分流器、水泵与脱粒模块;一对滤渣口对称开设于水洗箱体的两侧的侧壁上;筛网抽屉的外壁与水洗箱体的内壁滑...
- 刘淼毕影东李炜来永才李国泰刘建新樊超邸树峰梁文卫杨光宋伟丰侯国强王晓辉夏天舒谢婷婷
- 黑龙江省早熟作物复种饲料油菜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为促进现有的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早熟作物收获后农闲期长、光温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早熟作物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不仅可以提高光、温、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而且有利于现阶段黑龙江省"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从复种饲料油菜的发展与复种模式、饲料油菜种植与利用、饲料油菜的效益三方面论述了饲料油菜在黑龙江省的推广与应用。
- 刘明李炜毕影东刘淼邸树峰肖佳雷来永才王玲丁俊男
- 关键词:早熟作物复种饲料油菜
- 基于BSA-seq的大豆棕色荚皮L2基因定位
- 2024年
- 大豆荚皮的颜色是重要的驯化性状和表型特征,与炸荚习性和躲避捕食关系紧密。大豆荚皮颜色主要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棕色荚皮L2基因尚未被鉴定。为了在大豆基因组上对该基因进行鉴定,为大豆棕色荚皮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和育种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栽培大豆中龙优203(黄色荚皮)和野生大豆FF1235(黑色荚皮)为亲本构建F 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利用F 2群体棕色豆荚和黄色豆荚单株构建混池进行BSA-seq定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组交换单株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棕色荚皮性状为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棕色荚皮L2基因关联区域位于3号染色体0~0.75 Mb的区段。进一步开发InDel分子标记进行精细定位,获得具有多态性的InDel引物7对。最终将棕色荚皮位点定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Indel-L2-3~Indel-L2-6,物理距离为344 kb。定位区间内共有候选基因32个,其中Glyma.03G005700基因注释为异丙基苹果酸聚合酶,与已发现的黑色荚皮基因L1(Glyma.19G120400)高度同源,其功能为将4-羟基丙酮酸转化为红果酸和番石榴酸,可能是调控大豆棕色荚皮形成的关键基因。
- 樊超毕影东李炜梁文卫刘淼刘建新杨光邸树峰
- 关键词:大豆基因定位
- G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RAPD分析
- 2005年
- 对小麦G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供体材料、轮回亲本和近等基因品系进 行RAPD分析,在200个随机引物中获得二个具有多态性的特异片段.
- 郭东林曹海明毕影东王晓萍王同昌李集临
-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R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