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玲
- 作品数:2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探讨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并测定其产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分析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用美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IMS60进...
- 于树云毕玲司进单志英葛庚芝吴鸿范
- 文献传递
- 变形链球菌基因型耐氟菌株诱导及糖代谢研究
- 于丹妮陈锦英殷晓萍司进单志英卢大卫毕玲葛庚芝吴鸿范
- 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氟化物防龋及寻找新的防龋手段。分别采用直接诱导法和逐步诱导法诱导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从61例龋病患者口腔中分离出42株变形链球菌临床株,未从正常人群龋损处牙菌斑中分离出耐受>300mg/L氟化物的变形链...
- 关键词:
-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糖代谢
- 对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36株,采用K-B纸片法测定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的8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结果:32株耐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敏感率分别为93.8%、81.3%、62.5%、62.5%,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的耐敏感率均低于18.7%。对32株耐氨基糖苷类的鲍曼不动杆菌8种氨基糖苷酶基因扩增共获得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别为15株aac(3)-I、32株aac(6′)-Ib、32株aac(6′)-Ⅱ、29株ant(3″)-I。结论: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93.75%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M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敏感性较高。氨基糖苷酶aac(3)-I、aac(6′)-Ib、aac(6′)-Ⅱ、an(t3″)-I基因广泛存在于耐氨基糖苷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
- 卓启芳葛庚芝毕玲赖雁平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下呼吸道感染
- 103例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菌性分析
- 目的:分析本院呼吸科2003年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有助于院内感染监测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动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测定抗生素敏感情况,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
- 于树云葛庚芝毕玲
- 文献传递
- 294株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单志英葛庚芝毕玲司进李彬吴洪范
-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ESBLS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氨基糖苷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出52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CR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并检测其中泛耐药菌的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以下简称甲基化酶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加以证实。结果 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4种AMEs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和ant(2″)-Ⅰ],AMEs基因总检出率为92.3%。泛耐药菌中检出1种甲基化酶基因(rmtB)。16株高水平泛耐药菌中rmtB基因的检出率为81.3%。结论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氨基糖苷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AMEs基因携带率高,其对氨基糖苷类耐药与aac(3)-Ⅱ、aac(6')-Ⅰb、aac(6')-Ⅱ和ant(2″)-Ⅰ有关;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泛耐药主要与甲基化酶基因rmtB有关。
- 毕玲葛庚芝赖雁平于树云司进李彬张贵生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 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泵出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是否存在主动泵出机制。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及2株敏感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的聚积动力,比较加入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前后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稳态聚积量的变化。结果: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和2株敏感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均在5min内达到稳态浓度,耐药菌株细胞内环丙沙星的稳态浓度低于敏感菌株(均P<0.05),加入CCCP后耐环丙沙星菌株细胞内的环丙沙星聚积浓度较未加CCCP时增加12%~46%(均P<0.05),敏感菌株加入CCCP前后环丙沙星聚积浓度无明显变化(均P>0.05)。测试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聚积浓度与MIC值间呈负相关。结论: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可能存在对环丙沙星的主动泵出机制,该机制可能参与了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
- 于树云毕玲葛庚芝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环丙沙星耐药
- 下呼吸道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近3年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情况。方法:使用VITEK-AMS60鉴定菌种,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结果:2006~2008年共分离到1 018株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位于年分离率的前两位,非发酵菌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而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较高。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升高。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升高,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下降。产酶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为非发酵菌及肠杆菌科细菌,细菌耐药性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 赵越葛庚芝毕玲于树云司进
- 关键词: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耐药监测
- 能量抑制剂CCCP对环丙沙星在阴沟肠杆菌内聚积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聚积以及能量抑制剂间苯腙氯羰氰(CCCP)对细菌摄取环丙沙星的影响,探讨主动泵出机制在细菌对喹诺酮耐药性产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光度法测定阴沟肠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的浓度,并对应用CCCP前后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聚积稳态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受试菌对环丙沙星的摄取均在5min内达到稳态浓度,耐药菌株的稳态浓度低于敏感菌株,应用CCCP后耐药菌细胞内的环丙沙星聚积浓度明显增加。结论:细菌细胞内能量依赖的环丙沙星聚积浓度的减少,在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产生的耐药性中具有一定作用。
- 葛庚芝于树云毕玲司进
- 关键词:环丙沙星腙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泌尿系感染常见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被引量:3
- 1998年
- 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从我院泌尿系感染的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41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按年度分析其对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将4种主要病原菌对常用的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比较。
- 单志英王海意吴洪范司进毕玲
-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病原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