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榕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不同硫酸盐引发的热化学还原作用对原油裂解气生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由于反应途径或机制不同于裂解反应,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很可能会改变油藏中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产量。为了阐明TSR作用对原油裂解气生成的影响,利用黄金管热模拟装置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硫酸盐和原油的升温热解实验。非烃气体,包括H2S的大量生成表明,石膏和硫酸镁的加入引发了原油的TSR反应,其中,石膏参与的TSR作用对烃类气体的产量和生成活化能无明显影响;相对而言,硫酸镁参与的TSR反应引起了最终甲烷产量约13.1%的降低和大分子气态烃(C2+)稳定性的明显降低;氯化镁的加入导致了硫酸镁体系中H2S产量进一步的增加和烃类气体产量进一步的降低。可以证实,在硫酸镁热解体系中,C2+与活性结构HS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也是导致烃类气体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TSR作用对裂解气生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地层水中的硫酸盐类型和活性结构的浓度。
- 何坤张水昌米敬奎毛榕帅燕华毕丽娜
- 关键词:原油裂解气活化能
- 松辽盆地白垩系湖相Ⅰ型有机质生烃动力学被引量:12
- 2014年
- 针对松辽盆地白垩系湖相Ⅰ型有机质的生烃特征和动力学,利用黄金管模拟装置开展了升温热解实验。液态产物和气体产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Ⅰ型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以生油为主,干酪根初次裂解气产量仅为100 mg/g左右。轻质油的色谱演化和烃类气体生成的活化能分布共同证实,封闭体系的烃类气体来源于多种反应途径,其中早期生成液态产物的二次裂解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同时,动力学计算的结果表明,不同液态产物生成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轻质组分生成的活化能明显要高于重质组分;源内残留油二次裂解的平均活化能为57.3 kcal/mol,要低于油藏内正常原油裂解的活化能;Ⅰ型有机质初次裂解气形成于生油初期到源内残留烃裂解早期阶段。
- 何坤张水昌王晓梅米敬奎毛榕
- 关键词:生烃潜力松辽盆地
- 煤系源岩的生烃特征、机制和生气下限研究
- 煤系源岩在我国沉积盆地中广泛发育,煤成气在天然气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不同学者基于大量地质数据的统计及模拟实验对煤系源岩的生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别建立了不同类型有机质牛烃模式。然而,由于早期的研究受制于样品和...
- 毛榕
- 关键词:煤系源岩生烃潜力
- 文献传递
- 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生气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金管模拟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全岩升温热解实验,探讨了源内残留沥青的原位裂解生气行为及其对源岩生烃的影响。矿山梁地区泥岩和抽提样品升温热解结果表明,残留沥青对源岩生油和生气具有重要贡献,其裂解生气量可达源岩总生气量的32.3%。动力学计算表明,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生气平均活化能为234.1kJ/mol,要明显低于油藏中正常原油的裂解。矿山梁地区泥岩生成烃类气体的最大产率为28.5 mg/g,要明显高于抽提样品,且前者的活化能相对较高。基于实验结果和地质推演可发现,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的门限温度仅为140℃,比排出(源外)原油的裂解低30℃左右。此外,麻柳桥地区泥岩及抽提样品的全岩热解表明,残留沥青是高成熟源岩的主要气源。
- 何坤张水昌王晓梅米敬奎毛榕胡国艺
- 关键词:活化能
- 源内残留沥青的原位裂解生气特征及动力学
- 烃源岩内通常存在一定量类似于原油的残留沥青,它们在后期热演化过程中的二次裂解生气对晚期气的聚集可能具有重要的贡献,比如高成熟源岩中的页岩气.由于组成和围岩介质条件的差异,源内残留沥青的裂解往往不同于源外聚集的原油.基于此...
- 何坤张水昌米敬奎毛榕
-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质动力学特征
- 不同煤系源岩生烃特征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对比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对鄂尔多斯盆地同一地区侏罗系煤、煤系泥岩和炭质泥岩生烃全过程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煤系源岩热解生油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典型的湖相或海相源岩相比,这3种煤系源岩生油潜力都比较低。生油潜力最高的为煤系泥岩,其最大生油量约为20mg/gTOC,而煤和炭质泥岩的生油潜力几乎只有煤系泥岩的一半。因此,煤系源岩单独大规模形成油藏的可能性较低。煤岩、煤系泥岩及炭质泥岩最大生成烃类气体气量为184~212mL/gTOC,在3种源岩中煤的生气量最大,而煤系泥岩的最大生气量只有3m3/t岩石;煤和炭质泥岩生成气体的碳同位素相近,而煤系泥岩生成甲烷碳同位素值要比煤同温度生成的甲烷碳同位素值偏低3‰~5‰。3种源岩模拟生气实验结果表明:煤应该是煤成气的主要贡献者。
- 毛榕米敬奎张水昌何坤
- 关键词:煤系源岩生油潜力稳定碳同位素煤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