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志钧

作品数:54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章太炎
  • 6篇经学
  • 5篇史料
  • 4篇日记
  • 4篇孙中山
  • 4篇主义
  • 4篇维新
  • 4篇戊戌变法
  • 4篇今文
  • 4篇封建
  • 4篇保皇会
  • 4篇变法
  • 3篇张之洞
  • 3篇政治
  • 3篇儒家
  • 3篇起义
  • 3篇庄存与
  • 3篇自立军
  • 3篇自立军起义
  • 3篇文化

机构

  • 5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2篇汤志钧
  • 1篇祝鸿熹
  • 1篇王云路
  • 1篇卞孝萱
  • 1篇李开

传媒

  • 8篇近代史研究
  • 8篇史林
  • 5篇历史研究
  • 5篇学术月刊
  • 4篇历史档案
  • 4篇扬州文化研究...
  • 2篇河北学刊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清史研究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民国档案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求索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温州文物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被引量:28
2000年
社会进化思想是戊戌维新中康有为变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康有为这一思想的“大同三世”说形成于西方达尔文主义思想输入中国之前 ,确切地说是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之前。因此 ,康有为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 ,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康有为受到西方进化论的影响是在戊戌政变以后 ,这主要反映在他所著的《大同书》
汤志钧
关键词:今文经学《天演论》进化论
《中国通史目录》和《新史学》被引量:2
2007年
汤志钧
关键词:《新史学》中国通史政治态度中国史学章太炎
甲午战后的《镜海丛报》被引量:2
2001年
汤志钧
关键词:史料价值周刊战后影印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新探──翁同龢摘抄手迹读后被引量:4
2000年
康有为在1888年的《上清帝第一书》,是中法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伸入中国西南边陲、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趁入京应试的机会,向光绪皇帝上的第一书,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份重要文献。 最近,翁同■后人将珍藏多年的翁同■手抄《第一次上书》影印出版①,孔祥吉同志也有专文论述。蒙翁氏后人翁万戈先生惠赠,我据以校雠《南海先生遗稿》中的康有为手稿以及已刊各本,感到翁氏摘抄的印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戊戌维新和翁同■的重要资料,但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手稿,还是可以信赖的。
汤志钧
关键词:戊戌维新
人物结集和近代报刊
2008年
近代报刊盛行,发表于报刊的诗文,在作者结集中,或原文收录,或被增删,或刊落未收。对于报刊文章的考察,既有利于确定文集中作品的发表时间,也有助于对作者思想演变的考查。本文就梁启超的情况为例,具体进行了分析。
汤志钧
关键词:政论
章太炎对中共态度探析
1995年
章太炎对中共态度探析汤志钧章太炎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过去均主要根据冯自由《革命逸史》中的“护党救国公函”,但在解释和评价上互有歧异,甚而大相径庭。本文准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护党救国公函”撰于1924年冬,由章太炎领衔,签署者尚有周震...
汤志钧
关键词:章太炎联省自治《申报》国共合作国民党政府宋哲元
论康有为和保皇会
康有为是公车上书的头儿,戊戌变法的主角,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但后来革命向前了,康有为却由主张维新到维护封建,由反对革命到拥护复辟,终于日趋堕落,拉车向后。关于康有为的早期思想,论者甚多;而对他政变后筹组保皇...
汤志钧
关于清代“吴派”被引量:3
1991年
学派,是指具有特点大体相同的一群学者而言,一个人是形成不了学派的。学派的地域特点也较显著,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和地区的相对独立性,如清代的“吴派”、“皖派”。章太炎在《訄书》重印本《清儒中说:“其成学箸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认为清代“继汉有作”,真正“成学箸系统”的,要数吴、皖三派。这两派,称为“乾嘉学派”。本文只想就吴派的治学特点及其渊源作一简单阐述。吴派始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听、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他们很多是苏州及其邻近的“吴”人。章太炎说: “先栋时有何焯、陈景云、沈德潜, 皆尚洽通,杂治经史文辞。至栋。
汤志钧
关键词:吴派乾嘉学派清代王鸣盛治学特点汉学
《刘申叔遗书补遗》评
2010年
《刘申叔遗书补遗》(下简称《补遗》),万仕国辑校,广陵书社2008年12月出版,精装二册。这是作者'在编写《刘师培年谱》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不少《刘申叔先生遗书》未收的文章',从而辑校成书的。钱玄同等搜编,南桂馨出资于1936年编成的《刘申叔先生遗书》74种,素为学界重视,且先后为国内以及台湾地区影印。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搜集齐全,特别是报刊所载《补遗》从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汤志钧
关键词:遗书影印图书馆精装书社
从庄、刘到龚、魏:晚清启蒙思想生发之轨迹被引量:3
2007年
庄存与是清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刘逢禄是清代今文经学的奠基人。龚自珍和魏源先后从刘逢禄问学,他们的思想受到庄、刘的影响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龚、魏在刘逢禄处学到的是“今文学文献知识”,龚、魏的重点则在“社会现实问题,而这正是刘逢禄极力回避的,不敢接触的”。事实上,龚、魏之所以能超越庄、刘,主要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对政治向来敏感的今文经学也在不同时期生发出不同的感受,起着不同的作用。应当注意到,庄、刘的“经世”之念,他们传授的今文经学中的变易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龚、魏。龚、魏启蒙思想的生发,是与庄、刘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的。
汤志钧
关键词:庄存与晚清启蒙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