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贺模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中厚板加速冷却和直接淬火时冷却能力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确定加速冷却或直接淬火时实现预期的冷却速率所需的对流换热系数,利用MSC.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Q345B中厚钢板冷却过程中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了实现直接淬火条件下不同厚度(>20 mm)钢板的理论极限冷却速率所需的对流换热系数为15 000 W/(m2·℃),并分析了冷却速率与对流换热系数、钢板厚度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厚度、材质中厚钢板,其冷却速率随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大.超快速冷却或直接淬火时,带钢冷却速率随对流换热系数增加而显著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大于15 000 W/(m2·℃)时,厚度(>30 mm)钢板的冷却速率基本不变,达到其物理极限冷却速率;换热系数增加,厚度方向上温度梯度增加.
- 汪贺模蔡庆伍余伟苏岚
- 关键词:中厚板对流换热系数直接淬火冷却速率温度场
- 水流量对热轧钢板层流冷却过程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提高带钢层流冷却控制模型的精度,关键是建立精确的对流换热系数与冷却工艺之间的关系.采用有限差分法和反向热传导法,获得了实验条件下钢板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及表面温度.研究了不同水流量(0.9~2.1 m3.h-1)对换热系数与表面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在层流冷却过程中,对流换热系数与表面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在距离驻点70 mm内,水流量对换热系数随表面温度变化规律没影响;远离驻点70 mm外,对流换热系数比随远离冲击区驻点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采用所确定的换热系数计算得到的温降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
- 汪贺模蔡庆伍余伟苏岚
- 关键词:热轧钢板层流换热系数有限差分法
- 利用热模拟技术优化DH36船板钢轧制工艺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自行研制的大试样平面应变热力模拟试验机,对宝钢DH36船板钢的轧制工艺进行了热模拟与优化,测量了变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变曲线,并对模拟后的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圆棒拉伸、夏比冲击等分析.结果显示,大试样平面应变模拟技术不仅能满足常规热模拟系统分析的要求,而且模拟后的试样能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所模拟的船板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 潘红波唐荻胡水平苏岚王潇潇张向葵汪贺模
- 关键词:船板钢热力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