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谨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春期后哮喘患者病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青春期后哮喘患者病情缓解的基本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392例12~26岁的哮喘患者进行有关"青春期前后病情缓解的基本状况"的问卷调查。对与青春期后哮喘缓解有关的因素进行计数资料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2例哮喘患者青春期后病情缓解率为66.6%(261/392),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青春期后病情未缓解的哮喘患者哮喘首次发作年龄及末次发作年龄均较缓解组大(均P<0.01)。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显示:8岁后哮喘发作仍频繁者(年最多发作6次以上)其病情在青春期后缓解率较低(P<0.01)。伴发的变应性鼻炎症状越严重(中-重度)的哮喘患者青春期后的缓解率较低,与轻度或无明显鼻炎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人哮喘急性发作的高发季节在春夏秋季者其在青春期后哮喘病情缓解率较低,与冬季发病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总IgE越高的哮喘患者,青春期后哮喘病情缓解率较低(P<0.05)。规范化的吸入激素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哮喘患者在青春期后缓解率较高,与吸入激素组及未规范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常运动健身的哮喘患者在青春期后缓解率更高,与不经常运动健身的哮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岁后哮喘发作越少、伴发的变应性鼻炎程度越轻、经过吸入激素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经常运动健身、8岁前年患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及无明显变应原的哮喘患者在青春期后哮喘病情更易缓解(P<0.05)。结论青春期后哮喘患者病情缓解率较高,减轻自身变态反应性炎症程度及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措施如特异性免疫治疗及运动健身等,能使青春期后哮喘病情的缓解率提高。
- 谭永强曹兰芳沈谨
- 关键词:哮喘青春期预后
- 青春期前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缓解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青春期前后病情缓解基本状况。方法对501例8~26岁的哮喘患者进行有关青春期前后病情缓解基本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501例哮喘患者青春期后病情缓解率为67.5%(338/501例)。男性患者(66.0%)与女性患者(69.9%)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青春期病情未缓解的哮喘患者哮喘首次发作年龄及末次发作年龄与缓解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82、9.90,Pa=0.00)。8岁后哮喘发作仍频繁者(年最多发作6次以上)的病情在青春期后缓解的概率更小,与年发作<6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9,P=0.00)。变应性鼻炎症状越严重(中-重度)的哮喘患者,青春期前后的缓解率越低,与轻度或无明显鼻炎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P=0.02)。个人高发季节在春夏秋季者在青春期前后哮喘病情缓解率更低,与高发季节在冬季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4)。血总IgE水平越高的哮喘患者,青春期后哮喘病情缓解率越低(t=2.16,P=0.03)。规范化吸入激素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哮喘患者在青春期前后缓解率较高,与吸入激素组及未规范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P=0.01)。经常运动健身的哮喘患者在青春期前后缓解率更高,达75.3%,与不常运动健身的哮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P=0.00)。结论青春期前后哮喘患者病情缓解率较高,哮喘首次发作年龄越大、8岁后哮喘急性发作仍频繁、并变应性鼻炎越严重以及血总IgE越高,其在青春期前后的哮喘病情越不易缓解。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措施如特异性免疫治疗及运动健身等,能使青春期前后哮喘的缓解率提高。
- 谭永强曹兰芳沈谨陈柳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青春期预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