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
- 作品数:37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 从全球公域资源分类看其开发的新前景被引量:1
- 2020年
- 全球公域所蕴含的资源种类繁多,层出不穷。既有未被大量开采的传统资源,也有尚待开发技术成熟的新兴资源。开发这些资源所面临的挑战又各不相同,值得分类分析。有巨大潜力的新兴资源的开发可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 沈鹏
- 关键词:全球公域环境保护
- 美国能源安全政策与美国对外战略
- 主要对美国能源安全政策与美国对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研究
- 周琪赵行姝刁大明李枏张帆丁一凡沈鹏查道炯
- 美日、美韩同盟强化的现状与比较
- 2016年
- 美国在"重返亚太"战略中高度依赖同盟,把同盟当作其维护美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在自身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同盟的配合。其中同处于东北亚地区的美日、美韩两同盟都同步得到了强化。通过对日韩施展"巧实力"外交,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盟国战略重心的调整,缓解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资源紧张的情况。美日、美韩在地区安全环境中的互动2009年,奥巴马政府就任之初,曾提升与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使日本担心美国是否会冷落自身。
- 沈鹏花馨
- 关键词:美国国务卿巧实力地区资源原子能协定区域合作机制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全球公域环境治理的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不仅针对国内环境问题,而且适用全球生态问题。全球公域是全球互联互通的重要区域,也是人类资源、环境乃至军事活动的重要场域。它的范围远远大于主权国家的领土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尽管其对全球繁荣、权力和地球的健康意义重大,然而这一领域缺乏强有力的全球机构来进行管理。全球公域的环境治理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新的技术和行为体的涌现考验着国际社会的治理能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具备的思想内涵和品格从多个方面指引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公域环境治理,积极提供全球生态公共产品,并为全球公域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 沈鹏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全球公域环境保护
- 美国草根凭什么成功被引量:1
- 2011年
- 所谓"美国梦"包含了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平等产生效率,人们在崇尚平等、追求平等的文化氛围里。
- 沈鹏
- 关键词:美国梦草根文化氛围权利
- 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使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并向地球之外开拓。各国为了保证其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于是在本国资源已被大量开发的前提下,各国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射到国境之外...
- 沈鹏
- 关键词:美国外交
- 文献传递
- 试论美国“全球公域”资源开发政策被引量:1
- 2016年
- "全球公域"中所蕴藏的资源丰富,经济价值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对各类"全球公域"资源的利益博弈未曾间断。美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其他国家更有可能深入探索"全球公域",发现其中的资源。资源开发问题与主权问题、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常常纠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需要平衡多种国家利益。在国际社会为任何一种"全球公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美国都在发挥其影响力,力图使国际制度向美国期望的方向发展。
- 沈鹏
- 关键词:全球公域
- 美国的中东战略从维持稳定变为推进民主化被引量:1
- 2012年
- 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于2010年底爆发了迅猛的民众抗议运动。以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被民众抗议运动推翻为起点,统治该地区数十年之久的诸多政治强人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运动浪潮波及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尔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乃至非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场一夜之间出现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令美国政府深感震惊,
- 周琪沈鹏
- 关键词:美国政府民主化阿拉伯国家多米诺骨牌
- 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对美国内政的多重影响
- 2015年
- 首先简要回顾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胜利与民主党败北的原因,探讨中期选举对于未来美国内政的影响。主要分析奥巴马代表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将面临何种挑战和困境,有可能采取何种方式应对这些挑战。美国中期选举后的政治僵局还会继续,几个重要的政策领域是双方无法绕开的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国内政策议程不能在某些方面取得进展。
- 沈鹏
- 关键词:奥巴马中期选举
- “占领华尔街”:以99%的名义?
- 2011年
- 2011年9月17日,“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首先由加拿大杂志《广告克星》通过网络发起。活动最初只有几十名年轻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安营扎寨,看似一群嬉皮士的嘉年华。随之而来的参加者既有失业的工人和大学生,也有越战老兵和家庭主妇。他们把大本营安在纽约的祖科提公园。由于既无领导人也无明确的纲领,开始时这些人的叫嚷并未得到美国政治精英和主流媒体的重视。
- 周琪沈鹏
- 关键词:纽约证券交易所抗议活动家庭主妇主流媒体美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