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怡超

作品数:32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11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2篇宗教
  • 16篇外交
  • 7篇基督
  • 6篇宗教自由
  • 6篇基督教
  • 4篇福音派
  • 3篇政治
  • 3篇政治参与
  • 3篇全球公民社会
  • 3篇宗教复兴
  • 3篇公共外交
  • 2篇中国周边外交
  • 2篇人文交流
  • 2篇社会资本
  • 2篇周边外交
  • 2篇资本
  • 2篇宗教文化
  • 2篇文化
  • 2篇美国外交
  • 2篇民社

机构

  • 31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丽水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音乐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共上海市委...
  • 1篇杭州市社会科...
  • 1篇浙江省政协办...
  • 1篇上海市委党校
  • 1篇中共余姚市委
  • 1篇浙江社会主义...
  • 1篇中国基督教两...

作者

  • 31篇涂怡超
  • 2篇黄平
  • 1篇徐以骅
  • 1篇林国锦
  • 1篇黄飞君
  • 1篇李峰
  • 1篇赵可金
  • 1篇陆银辉
  • 1篇马丽蓉
  • 1篇张祝平
  • 1篇涂怡岚
  • 1篇郑筱筠
  • 1篇孔陈焱
  • 1篇张志鹏
  • 1篇李睿
  • 1篇邹磊

传媒

  • 7篇宗教与美国社...
  • 5篇美国问题研究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国际政治研究
  • 2篇阿拉伯世界研...
  • 2篇中国周边外交...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国际观察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主义...
  • 1篇公共外交季刊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契合与冲突:美国基督教福音派的全球扩展与全球公民社会被引量:1
2011年
全球遍传福音向为基督教福音派之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基督教福音派逐渐取代主流教会,成为世界传教运动的领头羊。其全球扩展一方面有利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巩固,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公民社会发展的障碍。本文旨在厘清基督教福音派与全球公民社会巩固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契合与冲突。
涂怡超
关键词:基督教福音派全球公民社会
宗教与沙特外交:战略、机制与行动被引量:9
2013年
以得天独厚的伊斯兰教传统为基础、丰富的石油财富为依托,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沙特长期致力于成为全球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借以增强其国家合法性和全球影响力。沙特通过传统外交和公共外交大力构建和发展伊斯兰国际机制,支持和掌控多个以宗教为纽带的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大力资助伊斯兰教瓦哈比学派的发展及其全球扩张,这对世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沙特宗教的高度外交化引起多国高度警觉,其宗教与外交的关系走向受沙特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中政教关系的发展、美国中东战略走向、中东国家乃至伊斯兰世界民主化转型中宗教、教派冲突的发展等三方面的制约,正进入调整与平衡阶段。
涂怡超
关键词:外交宗教伊斯兰教
宗教与当前非传统外交:理论、战略与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20世纪后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宗教复兴改塑了世界格局,集信仰与组织为一体的各类宗教在国际、地区和国内政治中影响不断上升。在全球公民社会深入发展与各类大众媒体争相勃兴的格局中,宗教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其跨国性、草根性、议题包容性、目的和手段超宗教性、泛阶层化、组织化与弥散化相结合而重新纳入多国对外战略考量。各国在外交实践中正逐步打破数百年来将宗教边缘化的传统,宗教成为当前非传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在归纳作为非传统外交资源、手段的宗教在当前多国非传统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机制和政策层面分析当前各国如何运用宗教话语、采纳宗教理念和借助国内外宗教组织形塑大国外交软实力、构建国际话语权、在国际及相关国家游说乃至引导或诱发社会运动;并进而分析其地位、作用与前景。
涂怡超
关键词:软实力
“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笔谈被引量:2
2016年
宗教中国化: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开出新课题孔陈焱经过长期准备,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年4月22日至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2016 23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上次召开这样规格的宗教工作会议是在2001 1990年,再上一次是年。每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都决定着其后十多年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富含新意和深意。
孔陈焱张志鹏李峰李睿涂怡超莫幸福沈关祥杨乾忠黄飞君张祝平陆银辉林国锦
关键词:宗教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
宗教因素与当前美国-沙特关系
2013年
沙特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长期盟友,尽管两国宗教背景迥异,但在冷战期间的世界格局中,宗教因素并未成为美沙关系的障碍。冷战结束以来,由于沙特国教瓦哈比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理念、组织和行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沙特宗教传统对沙特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掣肘之于美国中东民主进程的阻碍,宗教开始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摩擦因素。由于地区安全和石油安全仍是美国现阶段中东政策的首要考虑,且当前美国的中东政策仍需要沙特的大力支持,宗教自由在其政策考虑中只居末席,但美国一直通过政府和社会两大层面介入沙特推动其宗教实现渐进式变革。沙特虽在安全上仰赖美国扶持,但在内政外交领域仍坚持借助宗教渠道以达成其根本国家战略。两国均以现实主义为导向维持两国的特殊关系,力争在尽量不触动对方重大关切的情况下实现已方国家利益,因此在近阶段宗教议题不会在实质上损伤两国关系,但对两国关系形成长远挑战。
涂怡超
关键词:宗教
中美音乐交流五十年:在“协奏”与“合奏”中建构国家间信任被引量:1
2022年
“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音乐是世界各国人民沟通情感、增进互信的重要桥梁。本文以1972年中美签署《上海公报》以来的中美音乐交流为研究对象,以国家间信任建构为理论研究视角,概述两国音乐交流从恢复接触、深入合作到互学互鉴的50年历程,分析音乐交流辅助中美信任生成、发展和修复的过程与机制。尽管中美之间长期缺乏深层战略互信,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多元音乐交流促进了两国人民的情感信任和文明互鉴,在建构中美国家间信任的过程中发挥难以替代的协调、稳定与补偿作用。面临中美关系变局和全球疫情的双重挑战,音乐交流的持续与发展有利于守住中美人文交流的下限,协力增加中美合作和互信的空间。
涂怡超涂怡岚
关键词:音乐交流信任国家间信任
宗教民间外交与中国外交空间的拓展
<正>民间外交是以民间组织、民间人士为主体所开展的外交活动,可具体划分为民间对民间、民间对官方、官方对民间三种方式。冷战结束后,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逐渐增加。由于宗教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
涂怡超
文献传递
美国基督宗教与当代美国移民政策
2014年
美国是建立在移民基础之上的国度。自16世纪北美殖民地初创以来,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在内的基督宗教组织亦伴随着接纳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而不断发展壮大,众多教会对移民事务长期保有特别关注,并为移民提供大量服务。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基督宗教为保护移民权利、尤其是非法移民的权利而一直努力影响美国移民政策。本文旨在研究美国基督宗教以宗教价值观为基本,凭借遍布全国的组织体系,对自1980年至今美国联邦和州两大层面的移民政策如何产生影响,进而分析以信仰为基础的组织在处理移民问题时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局限。
涂怡超
关键词:宗教基督移民
宗教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
2012年8月,察哈尔学会与南方报业集团在张家口共同举办了"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张家口2012"。期间,举办了"宗教文化的国际传播"专题论坛,来自全国政协外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领导和学者对这一问题...
林影潭黄平陈思徐以骅顾梦飞涂怡超马丽蓉吴思科郑筱筠
宗教自由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2015年
自20世纪末以来,促进国际宗教自由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关切,并逐步机制化。美国通过传统外交、支持美国等多国宗教和人权非政府组织海外扩展而广泛介入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社会转型。当前美国推进国际宗教自由的话语和实践从本质上可对中国核心利益形成挑战,同时有助于美国遏制中国的海外利益。基于当前世界体系,该战略对当前两国关系的直接影响有限。但由于该战略及其机制的长期确定性、宗教和人权全球接触效应的草根性与滞后性,宗教自由可成为中美长期战略互动中的重要变量。
涂怡超
关键词:宗教自由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外交民主促进中关关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