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志铭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疫苗
  • 2篇免疫
  • 2篇肝炎
  • 1篇蛋白
  • 1篇医疗器械
  • 1篇医疗器械不良...
  • 1篇乙肝
  • 1篇乙肝免疫
  • 1篇乙肝免疫球蛋...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疫苗接种
  • 1篇上报
  • 1篇器械
  • 1篇器械不良事件
  • 1篇球蛋白
  • 1篇重组(酵母)...

机构

  • 3篇张家港市第一...

作者

  • 3篇潘志铭
  • 2篇郭明高
  • 2篇郭凤群
  • 2篇马新芳
  • 1篇张丽花
  • 1篇钱培新
  • 1篇赵青萍
  • 1篇郭玲
  • 1篇高锦萍
  • 1篇陈凤娟
  • 1篇孟玮

传媒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成人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2年免疫效果观察
2004年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调查于2000年1月—2002年1月来我院体检肝功能正常(GPT<40^u)、二对半全部阴性、体温正常、年龄20—60岁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20名,其中男38人,女82人,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mg/0.5ml。结果 免疫后3、7、12或24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4.8%、82.9%、66.1%、和33.0%,抗-HBs平均滴度分别为37.9、1191.2、210.0和60.3mIU/ml;抗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7个月时达高峰,以后又急剧下降;免疫后各月女性抗-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意义,免疫以后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其抗-HBs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35岁组的抗体阳转率高于≥35岁组,但12个月时两者比较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
郭明高潘志铭马新芳郭凤群钱培新张丽花郭玲
关键词:成人疫苗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
现今,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已成为各级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竞争力、扩大经济效益的重要物质手段,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控制,是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重头戏,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已成为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袁董瑶潘志铭
关键词:医疗器械上报
乙肝免疫球蛋白与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联用阻断HBV母婴传播被引量:1
2004年
从3035例孕妇中筛查出HBV无症状携带者166例,其中HBsAg单阳性113例,HBsAg、HBeAg双阳性53例,共生婴儿166例。HBsAg单阳性孕妇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HBIG 400 IU;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2周时各注射HBIG 200 IU,接着在出生1、2、7个月时各接种HBIG 10 μg重组(酶母)乙肝疫苗;接着在婴儿出生后1、7、12、24个月定期抽血作二对半测定。结果:婴儿出生后1、7、12、24个月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4.22%、3.61%、3.66%、3.68%,抗-HBs阳性率(保护率)分别为74.10%、81.93%、95.12%、98.16%,母婴传播阻断率达95%以上。提示HBIG与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免疫效果好,安全可采用。
郭明高郭凤群潘志铭马新芳陈凤娟孟玮赵青萍高锦萍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