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东
- 作品数:53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遂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更多>>
- 伤寒副伤寒37例误诊原因分析
- 2001年
- 张建生潘立东
-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误诊
- 异丙酚诱导睡眠治疗急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应用异丙酚诱导睡眠治疗方案治疗急性失眠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急性失眠症患者,入院后均经全面系统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排除颅脑及全身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在生活习惯指导、精神娇正和行为干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星壮神...
- 潘立东盛佩池
- 文献传递
- 静脉和硬膜外双路预给微量舒芬太尼预防阑尾牵拉反应效果观察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静脉和硬膜外双路预给微量舒芬太尼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行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按自然数随机排列法分为四组:A组(静脉和硬膜外双路预给舒芬太尼组)、B组(静脉预给舒芬太尼组)、C组[静脉预给氟哌利多、芬太尼复合液(氟芬合剂)组]和D组(术中给药组),每组各30例,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中阑尾牵拉反应程度、进腹前和术毕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手术时间均较D组短(P<0.05);Ramsay评分进腹前A、B组低于C组高于D组(P<0.05),术毕A组低于B、C、D组(P<0.05).A组无阑尾牵拉反应率为60.0%(18/30),均高于B组(23.3%,7/30)、C组(26.7%,8/30)、D组(0)(P<0.05).A组低脉搏血氧饱和度、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均低于B、C、D组(P<0.05).结论 静脉和硬膜外双路预给微量舒芬太尼,类似于超前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理论,抑制阑尾牵拉反应,效果满意.
- 潘立东颜小珍盛佩池
- 关键词:静脉硬膜外腔舒芬太尼阑尾牵拉反应
- 脑卒中康复期线栓SD大鼠模型的改良制备和死亡原因浅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创伤较小的脑卒中康复期线栓动物模型,并分析模型死亡的相关原因。方法雌性SD大鼠209只分为传统手术组63只、改良手术组109只和手术对照组37只。传统手术组采用Zea-Longa法,从左颈外动脉(ECA)经颈内动脉分叉进入左颈内动脉(ICA);改良手术组只结扎左颈总动脉(CCA),并从CCA下线栓;手术对照组只结扎左CCA不下线栓。所有实验动物观察时间2个月。结果两个月存活比例分别为:改良手术组54.13%、传统手术组31.75%,两组动物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前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大脑中动脉阻断大鼠死亡率高,多在术后12~48h,约占总死亡率的81%。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改良手术方法制备线栓SD大鼠模型具有稳定可靠、存活期长等优点,符合脑卒中康复期基础研究的要求;实验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大面积脑水肿,其次是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失衡。
- 赵春禹钮竹张通潘立东裴志胜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期改良手术方法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 2008年
-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利用重物撞击法制作成年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实验组给予经皮0.5Hz大脑皮质区磁刺激,每天500个脉冲,共4周。通过运动行为学BBB评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荧光法观察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5-羟色胺(5-HT)在脊髓损伤区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组织学表现符合慢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病理变化;实验组GAP43及5-HT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损伤头端增加明显著高于尾端(P<0.01)。结论rTMS有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轴突生长锥可塑性及残存下行5-HT能纤维神经递质分泌增加有关。
- 张新李建军霍小林戴红潘立东
- 异丙酚诱导睡眠治疗急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 2007年
- 潘立东徐建红盛佩池
- 关键词:异丙酚诱导睡眠质量失眠症急性主观体验社会功能
- 医院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临床分离各类标本中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TE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5 796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635株,检出率为11.0%,呼吸道痰标本占89.8%;主要集中在ICU、内科、外科等;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8.0%,其次为多黏菌素B、黏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25.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及针对性管理措施,减少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及扩散。
- 张姝潇潘立东张青锋周华锋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硬膜外腔持续输注低浓度镇痛液实施术后镇痛的观察
- 2002年
- 潘立东盛佩池
- 关键词:术后镇痛氟哌啶布比卡因
- 强迫性上肢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传导束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强制性功能训练对大鼠模型的神经传导束的影响。方法5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模型自然恢复(NR)组和模型强制训练(CIMT)组。CIMT组每天束缚健侧上肢强制进行滚筒、平衡木、网屏训练;NR组放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饲养。CIMT组在术后5d、10d、15d、30d、60d分别训练,行为学评分。最后的时间点各取5只大鼠,分别行核磁共振扫描,取大脑脚和脊髓进行髓鞘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结果CIMT组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患侧上肢的肌力较NR组恢复快(P<0.05)。CI-MT组患侧大脑脚和脊髓的神经纤维明显增粗,较少脱髓鞘,细胞数也略增多。结论CIMT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募集患侧存在功能的神经纤维(神经传导束),降低其脱髓鞘的神经传导束的数目。
- 赵春禹张通钮竹裴志胜潘立东
- 关键词:神经纤维
- 可吸收肋骨钉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 朱建和王启斌兰雷均兰伟峰潘立东
- 课题组开展了可吸收肋骨钉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组共行可吸收性肋骨钉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10例,共60根73处,全部治愈出院。研究结果显示: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后胸痛明显减轻、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
- 关键词:
- 关键词:肋骨骨折治疗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