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D-二聚体浓度(D-dimer,D-D)与冠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ACS患者8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D-D浓度,对ACS组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ACS患者被分为: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25例,三支病变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D-D浓度。结果:血浆D-D浓度在ACS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51±0.202)mg/L:(0.320±0.170)mg/L,P<0.01],且AMI组的明显高于UAP组的[(0.976±0.405)mg/L:(0.684±0.106)mg/L,P<0.01];多支病变组的D-D浓度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的[(0.832±0.225)mg/L:(0.488±0.162)mg/L,P<0.01]。结论:血浆中D-D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有关。
- 赵勇牛翠刘燕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血栓形成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42例)和低剂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20 mg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每晚1次;低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0 mg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每晚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总胆固醇、LDL-C、hs-CRP、IL-6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4.2±1.0)mmol/L比(5.5±0.8)mmol/L、(1.7±0.6)mmol/L比(3.0±0.8)mmol/L、(3.1±1.0)mg/L比(7.2±2.2)mg/L、(17.9±3.0)ng/L比(30.1±5.0)ng/L],低剂量组总胆固醇、LDL-C、hs-CRP、IL-6的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4.6±0.6)mmol/L比(5.5±0.7)mmol/L、(2.0±0.6)mmol/L比(3.0±0.7)mmol/L、(4.0±0.9)mg/L比(7.2±2.2)mg/L、(20.4±4.2)ng/L比(29.3±5.2)ng/L],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DL-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1.4±0.4)mmol/L比(1.2±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有4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低剂量组有3例,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ASC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高剂量的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牛翠赵勇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血脂炎性因子
- 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
- 2008年
-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比较我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8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与同期住院的281例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较男性晚(P<0.05);绝经为女性冠心病的特殊危险因素;女性不典型心绞痛多于男性,而劳累性心绞痛少于男性;女性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于男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少于男性;女性冠脉病变以多支为主,男性病人以双支病变为主(P<0.05);女性选择介入治疗者明显少于男性(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具有发病年龄晚、典型症状少、三支病变多、介入治疗少等临床特征。
- 张红卫刘燕牛翠朱正炎
-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系统化干预对心功能状况和再住院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系统化院外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北京顺义医院心内科住院CHF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79例,对照组81例.干预组患者根据心功能的变化和临床症状进行系统化干预,包括规范治疗方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并滴定其靶剂量等措施.对照组不做系统化干预,了解记录自用药情况和其他相关内容.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的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价,使用再住院率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进行评价.结果 6、12个月时干预组6分钟步行距离[(345.27±123.95)、(368.94±121.62) m]明显高于对照组[(282.53±94.63)、(260.07±86.13)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8.01,P<0.01;F组内=19.62,P<0.01;F交互=48.36,P<0.01).干预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个月(43.48±8.42)%,12个月(41.21±6.23)%]明显高于对照组[(37.70±7.13)%、(37.15±6.83)%](P<0.01).6个月时干预组再住院率有下降趋势,12个月时干预组再住院次数(2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结论 CHF患者采用系统化干预可以改善其心功能并降低再住院率.
- 刘小娟董宏伟沈彬朱正炎刘燕张爱华牛翠吕建华唐立荣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再住院率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北京顺义区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施治前,两组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24 hSBPV、24 hDBP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的方案,可获得确切疗效,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 牛翠
-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 心率震荡对无并发症肥胖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的意义
- 2010年
- 完整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是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的重要保护因素。肥胖会导致心血管病及病死率的增加。肥胖者比非肥胖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肥胖是猝死重要预测因子,
- 李计娥朱正炎啜玉娟牛翠
- 关键词:心脏自主神经肥胖者心率震荡并发症心脏猝死自主神经调节
- 32例老年患者心室颤动抢救成功的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分析高龄心血管病患者合并心室颤动抢救成功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各种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室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抢救全部成功,其中2例遗留肢体肌力减弱。结论高龄患者病种多,病情重,尤其在发生室颤时病死率极高,如果尽早合理的救治,可明显降低院内室颤患者的病死率。
- 李计娥吕建华牛翠
-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病心室颤动抢救
- 系统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分别使用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和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MLHFQ对生活质量的评价:与对照组12个月时比较,干预组各领域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简明量表对生活质量的评价:与对照组12个月时比较,干预组各维度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系统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小娟朱正炎沈彬张红卫牛翠刘燕吕建华张建国唐立荣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 2010年
- 近年来,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年龄等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率和预后的影响已有了深入的研究,但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冠心病不同危险因素的作用强度是否存在差异,尚未引起完全重视。本研究主要分析危险因素与不同性别冠心病的危险关系。
- 牛翠
-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性别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发病率
- 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明显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其中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已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已发现低13综合征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就此对比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48例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T3、T4及TSH,以进一步探讨其中相关性,并对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实际指导意义。
- 牛翠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T3综合征内分泌改变甲状腺激素心内科T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