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青霞

作品数:32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炎症与免疫性疾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6篇蛋白
  • 8篇蛋白酶
  • 7篇内皮
  • 6篇胰蛋白酶
  • 6篇人脐
  • 6篇人脐静脉
  • 6篇肿瘤
  • 6篇内皮细胞
  • 5篇胃癌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血清
  • 4篇脐静脉内皮
  • 4篇胃癌诊断
  • 4篇胃肿瘤
  • 4篇静脉内
  • 4篇静脉内皮
  • 4篇抗原
  • 4篇白细胞
  • 3篇刀豆

机构

  • 22篇汕头大学
  • 15篇河南省肿瘤研...
  • 5篇汕头大学医学...
  • 5篇汕头市澄海区...
  • 4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32篇牛青霞
  • 9篇赵承彦
  • 8篇靖志安
  • 5篇陈卓毅
  • 5篇郑坚
  • 4篇陈少英
  • 4篇周艳春
  • 3篇曾一峰
  • 3篇王福让
  • 3篇何韶衡
  • 3篇谢燕飞
  • 2篇柳晓金
  • 2篇张玲
  • 2篇李明才
  • 2篇管泽民
  • 2篇许燕璇
  • 2篇龚文广
  • 1篇苏绍波
  • 1篇张景伟
  • 1篇耿建华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河南医学研究
  • 4篇海南医学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癌变.畸变....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蛋白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
2011年
目的:研究胰蛋白酶对IL-8释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标志和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表达,ELISA检测HUVECs培养上清中IL-8水平。结果:HUVECs表达内皮细胞标志和PAR-2。刺激16 h,1 g/ml胰蛋白酶和100M PAR-2激活肽组HUVECs单层均匀性降低。胰蛋白酶能够显著刺激HUVECs释放IL-8,PAR-2激活肽也诱导IL-8水平升高。蛋白酶抑制剂和PAR-2抑制肽均能够显著抑制胰蛋白酶诱导的IL-8释放。PAR-2激活肽和胰蛋白酶诱导升高的IL-8水平之间成正相关性。结论:胰蛋白酶很可能通过PAR-2激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IL-8。
牛青霞陈卓毅林洁莲郑坚
关键词:内皮细胞胰蛋白酶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2抗癌原理与临床使用方法被引量:9
1998年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白细胞介素-2(IL-2)制剂的产业化,IL-2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很多临床医生不太了解IL-2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失当,影响了临床效果。本文概要介绍IL-2的作用原理,并推荐一些使用方法。1IL-2的抗...
牛青霞靖志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Toll样受体2配体对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配体(Pam3CSK4)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及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在Con A注射前24 h腹腔注射Pam3CSK4。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γ-干扰素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Con A模型组比,Pam3CSK4预处理组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γ-干扰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Pam3CSK4对Con A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γ-干扰素水平的下调有关。
周艳春牛青霞柳晓金谢燕飞李明才
关键词:TOLL样受体2刀豆蛋白A肝损伤
血清及胃液铁蛋白测定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1996年
血清及胃液铁蛋白测定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牛青霞1赵荣庆2王福让铁蛋白(Ft)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调节体内的铁代谢。初时,主要作为缺铁性贫血及铁负荷过多的诊断指标。以后发现某些恶性肿瘤患者血清Ft水平升高,而且与体内铁贮存量无关。但关于胃癌患者Ft水平,文...
牛青霞赵荣庆王福让
关键词:胃肿瘤铁蛋白
癌胚抗原及铁蛋白联合测定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8例胃癌、43例胃起性疾病、24例食管癌患者及158例健康成人血清与胃液中的CEA及Ft。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胃良性疾病及食管癌纽问的差异不明显;胃癌患者血清Ft水平低于各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的胃液CEA及Ft水平均高于各对照组,P<0.01。54例胃癌患者联合测定了血清CEA、胃液CEA及胃液Ft,胃癌胃液中的CEA、Ft双项阳性28例,敏感性为51.85%、特异性为99.04%、阳性诊断价值为96.55%。由此提示,胃液CEA及Ft联合测定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牛青霞谢长义赵荣庆吕国安张景伟韩杰杨树军
关键词:癌胚抗原铁蛋白胃肿瘤
B16黑色素瘤皮内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建立B16黑色素瘤细胞(简称B16细胞)皮内移植瘤模型。材料与方法:制备商品源B16细胞悬液,按每只C57BL鼠接种0.1 ml(3×105个)B16细胞于后肢外侧皮内;分离、培养移植瘤源B16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移植瘤出现时间为(9.6±1.2)d,致瘤率为100%;皮内注射B16细胞18 d内,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移植瘤源原代B16细胞多为圆形、类圆形或短梭形,商品源B16细胞为梭形或不规则形;HE染色表明移植瘤内有大量B16细胞。结论:B16细胞皮内移植瘤模型易于对肿瘤生长的观察和测量,是早、中期肿瘤研究的合适模型之一。
牛青霞周艳春许燕璇谢燕飞陈少英郑晓璇
关键词:C57BL小鼠移植瘤模型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与支气管哮喘被引量:6
2003年
As an important mediator of allergic inflammation, mast cell tryptase is involved in the induction of hypersensitivity,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and tissue remodeling in respiratory tract. The effects of tryptase inhibitors on the actions of tryptase show further the potential of trypta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sthma and its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牛青霞何韶衡
关键词:哮喘类胰蛋白酶肥大细胞
胃液癌胚抗原测定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1991年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8例胃癌患者、43例胃良性疾病患者、24例食管癌患者及37例健康成人胃液中的癌胚抗原。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胃液CEA水平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1)。以95%上限36.57μg/L为界值,敏感性为65.52%、特异性为91.35%、符合率为82.10%、阳性诊断价值为80.85%。由此提示,胃液CEA对胃癌的辅助诊断和高胃癌危险人群的筛选具有一定意义。
牛青霞黄自明谢长义刘蕴珍刘法文张玲任华丽祝遵英
关键词:胃癌肿瘤标志癌胚抗原
氯喹抗氧化还原作用的检测与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氧化还原反应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化学反应形式之一,氧化剂、还原剂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常用物质。实际工作中,有时需要两者相互作用,有时需要各自稳定。例如维生素C是个还原剂,也是个医用药物,在体内通过化学反应发挥生理作用,在体外希望它稳定。过氧化氢(H2O2...
牛青霞管泽民管泽民赵承彦
关键词:氯喹
GM-CSF和HMGB1的血清水平及其在稽留流产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为探讨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其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48例正常孕期女性(对照组)及139例稽留流产患者(流产组)血清中GM-CSF及HMGB1的蛋白水平。并制备稽留流产病人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的GM-CSF阳性检出率为27.08%,平均浓度为(72.00±13.21)pg/ml,流产组血清GM-CSF的阳性检出率为46.76%,平均浓度为(414.98±75.80)pg/ml,流产组血清GM-CSF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9例稽留流产患者中,绒毛染色体异常的有81例,染色体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血清GM-CS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流产组血清HMGB1检查结果均低于检测下限(0.39 ng/ml)。血清GM-CSF水平与稽留流产有密切关系。GM-CSF可能在妊娠期细胞因子网络中起重要的平衡作用。
方丹古艳牛青霞谢建生苏绍波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稽留流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