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
- 作品数:82 被引量:3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诱导TK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及两类突变集落机制研究
- 非整倍体是人类健康中非常严重的遗传问题,因此非整倍体诱变剂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用人类淋巴母细胞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纺锤体毒物遗传毒性的报道,本研究使用人类淋巴母细胞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对非整倍体毒物的...
- 王亚男
- 关键词:非整倍体杂合性丢失长春花碱
- 用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土荆芥精油的遗传毒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采用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土荆芥精油的遗传毒性,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方法:土荆芥精油浓度设置分别为体积分数0.002%、0.004%、0.006%和0.008%,对L5178Y细胞进行3 h染毒处理;同时分别设二甲基亚砜(DMSO)和环磷酰胺(CP)为溶剂对照和阳性对照,微孔板法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土荆芥精油对L5178Y细胞的细胞毒性及TK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结果:随土荆芥精油浓度的增大,L5178Y细胞相对存活率(RS)、相对悬浮生长率(RSG)和相对总生长率(RTG)较溶剂对照组有下降趋势;0.008%剂量组时,RS、RSG和RTG分别为溶剂对照组的29.38%、38.13%和5.75%,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突变频率(TMF)随土荆芥精油浓度增加则呈上升趋势(F=410.5,P=0.00)。TMF在土荆芥精油各浓度组间以及和阳性、溶剂对照组间的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集落百分比(SC)均超过95%。结论:土荆芥精油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可诱导L5178Y细胞TK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增高,有一定的致突变性。
- 王亚男李辛欣王煜张杜宇杨军马丹炜
- 关键词:土荆芥精油遗传毒性
- 土荆芥挥发油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Caspase依赖性凋亡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土荆芥挥发油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人正常肝LO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体外抗肿瘤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凋亡效应;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土荆芥挥发油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24、48、72 h处理其对SMMC-7721细胞的IC50均小于LO2细胞(P<0.05);土荆芥挥发油阻滞SMMC-7721细胞周期于G0/G1期;形态学观察表明细胞皱缩,粘附性降低;细胞核着橘红色,呈固缩状等晚期凋亡特征;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加入Caspase抑制剂,土荆芥挥发油100μg/m L组晚期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土荆芥挥发油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性凋亡有关。
- 王亚男朱晓换马慧杜润元李德容马丹炜
- 关键词:土荆芥挥发油SMMC-7721细胞CASPASE抑制剂体外抗肿瘤
- 大豆根边缘细胞对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的响应被引量:20
- 2012年
-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和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大豆根边缘细胞对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作用下,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边缘细胞数量和存活率持续下降。游离的根边缘细胞周围聚集了一些颗粒状物质,根边缘细胞可能螯合土荆芥根系分泌物。土荆芥根系分泌物能促进根冠果胶甲基酯酶活性上调,但是随着处理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这种促进效应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对大豆根边缘细胞具有一定的胁迫效应,根边缘细胞通过加速死亡并分泌一些活性物质螯合土荆芥根系分泌物,可在一定范围内缓解根系分泌物的毒害作用。
- 李安奇王亚男张红汪利沙马丹炜
- 关键词:土荆芥根分泌物边缘细胞果胶甲基酯酶
- 硒对蚕豆胚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Se4+对蚕豆胚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e4+浓度的升高,SOD活性一直升高,而CAT活性下降;当Se4+浓度低于0.01μmol/L时POD活性随着浓度升高而下降,Se4+浓度高于0.01μmol/L时POD活性开始升高;Se4+浓度低于0.005μmol/L时MDA含量随浓度升高而降低,Se4+浓度高于0.01μmol/L时MDA含量开始升高.对POD同功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的Se4+处理蚕豆根POD同功酶没有特异性条带的表达,但活性强弱不同,有的带已经消失了.
- 张苗苗韩善华王亚男杜凤移王阚王安喜
- 关键词:硒抗氧化酶系统同功酶蚕豆
- 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叶绿素的抗诱变性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用人的类淋巴母细胞TK6的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叶绿素的抗诱变性。方法:不加S9活化的条件下,用叶绿素10、20、40、80μg/ml与阳性致突变物丝裂霉素C(MMC)0.5μg/ml同时处理TK6细胞3 h,采用微孔板法进行平板接种效率和突变频率的测定。结果:随受试物剂量的增加,叶绿素对MMC诱变性的拮抗作用增大,当剂量达到40μg/ml以上时总突变频率较MMC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叶绿素具有拮抗MMC诱导的tk基因突变的作用。
- 郭亚杰王亚男张立实
- 关键词:TK6细胞TK基因突变叶绿素
- 土荆芥醇提物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为研究土荆芥醇提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抗氧化酶相对活性和丙二醛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土荆芥醇提物对MCF-7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效应(P<0.01),作用12、24、48 h后,其IC_(50)值分别是3.85、3.70和3.28 mg/m L;形态学观察显示,细胞核出现凋亡小体、染色质凝集、呈边缘化分布等典型的凋亡特征;随土荆芥醇提物浓度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相对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相对含量先升高,而后保持恒定,在质量浓度3.50 mg/m L时三者均达到最高值.结论:土荆芥醇取物抑制MCF-7细胞增殖是通过扰乱细胞抗氧化系统,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 朱晓换张杜宇钟守慧任秋蓉王亚男
- 关键词:土荆芥醇提物MCF-7细胞细胞凋亡
- 一种抗冲击可穿戴材料和可穿戴传感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抗冲击材料以及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可穿戴材料和可穿戴传感材料及制备方法。其中,抗冲击可穿戴传感材料同时具备抗冲击和传感性能,且遭受外部冲击后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和稳定的传感性能。
- 黄鑫王亚男石碧
- 土荆芥挥发油化感胁迫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入侵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抑制本土植物生长。为了进一步诠释土荆芥化感作用机制,采用温室培养瓶法,探讨了其挥发油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油不同程度降低了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P<0.05);较高剂量的挥发油处理组显著促进了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处理初期挥发油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影响较大,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其影响逐渐减弱;处理16 d后,较高剂量(20μL和50μL)的挥发油处理组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挥发油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表现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的效应;PCR-DGGE分析表明,随着挥发油处理剂量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增大。结论:土荆芥挥发油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胞外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王亚男李睿玉朱晓换马丹炜张红
- 关键词:土荆芥挥发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人源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中的IgG含量被引量:1
- 2003年
- 采用山羊抗人IgG作为包被抗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人IgG作为标记抗体 ,建立一种双抗体夹心法用于定量检测人源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的IgG含量。以纯化的IgG作标准 ,用平行线法测得亲和层析纯化的人源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G2的含量为 0 .5 12 μg/ml,与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因而样品检测采用纯化G2作参考标准 ,制作标准曲线 ,测定了已知样品和未知样品的抗体含量。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好 ,特异性强 。
- 赵红桥爪秀一王棣李晓进龟井优德林卫王亚男马瑞
- 关键词:双抗体夹心ELIS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