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
- 作品数:32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华南木姜子的1个新苯乙烯二聚体衍生物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华南木姜子树枝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个新苯乙烯二聚体衍生物(1),经IR,UV,MS和NMR(1D和2D NMR)波谱学方法鉴定为(E)-2,4-双(对-羟基苯基)-2-丁烯醇[(E)-2,4-bis(p-hydroxyphenyl)-2-butenol],命名为木姜子醇(listeanol)。在1×10-5mol·L-1浓度下,它在肿瘤细胞毒(MTT法,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细胞株)、抗氧化(Fe2+_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神经保护(去血清和谷氨酸损伤模型)和抗糖尿病(PTPIB酶抑制模型)体外模型上均未显示出显著药理活性。
- 王亚男王玲燕曲郁虹姜明武玉卓李瑞邱博琳王素娟林生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基于NMR和MS技术代谢组学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衰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的有益作用
- 吕雪琪刘启凤郭聪聪毋艳王亚男王映红
- 华南木姜子的阿朴菲型生物碱成分被引量:6
- 2015年
- 通过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华南木姜子乙醇提取中的水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阿朴菲型生物碱,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2,9-二羟基-1,10-二甲氧基-4,5-二氢-7酮-阿朴菲碱(1),樟苍碱(2),N-甲基樟苍碱(3),异南天竹种碱(4),异紫堇定碱(5),去甲异紫堇定碱(6)。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曲郁虹姜明王玲燕李彦程王亚男郭庆兰李永吉林生
- 关键词:木姜子属化学成分
- 基于NMR和MS技术代谢组学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衰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的有益作用
- <正>心力衰竭(HF)的高死亡率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首要问题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1],单纯西药治疗难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芪参益气滴丸(QDP)是用于HF临床治疗的有效复方中药制剂[2],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
- 吕雪琪刘启凤郭聪聪毋艳王亚男王映红
-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含有其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提取物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这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和式(Ⅱ)所示结构:<Image file="DDA0001840699060000011.GIF" he="385" imgConte...
- 林生夏桂阳王玲燕张景芳王亚男夏欢
- 文献传递
- 一类四聚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四聚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四聚苄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Image file="DDA0003119941930000011.GIF" he="184" imgContent...
- 石建功朱承根王亚男郭庆兰徐成博杨永春
- 文献传递
- 药学创新人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以药物分析课程为例
- 2024年
- 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民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以培养药学创新人才为切入点,围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需求调研,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将专业知识传授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机融合,加强哲学思辨能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药学创新人才提供参考,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 符瑜王喆王亚男侯雪莹任晓辰张金兰
- 关键词:药物分析教育教学
- 天麻中具有神经细胞保护活性的多聚苄类衍生物
- 本发明公开了天麻中具有神经细胞保护活性的多聚苄类衍生物,具体涉及中药天麻中分离鉴定的一类新型化合物,所述新型化合物为多聚苄类衍生物,优选三聚苄和四聚苄衍生物。还公开了这类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这类化合物对去血清和鱼藤...
- 石建功陈乃宏王亚男苑玉和林生吴苗苗郭庆兰朱承根
- 文献传递
- 白及中1个新颖含氯甾体化合物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低极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 ,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运用MTT法测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在白及化学成分研究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含氯甾体化合物,其结构为4-氯-β-谷甾酮(1);细胞毒活性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正常的293A人胚肾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结论该新化合物为人工产物,为白及甾体化合物在三氯甲烷中经过长时间的强阳光照射后产生,反应机制推测为强光诱导下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 仰莲彭成杨雨婷王亚男郭力戴鸥
- 关键词:白及甾体化合物肾毒性
-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含有其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提取物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这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和式(Ⅱ)所示结构:<Image file="DDA0001840699060000011.GIF" he="529" imgConte...
- 林生夏桂阳王玲燕张景芳王亚男夏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