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侠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牦牛EPOR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克隆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以处于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牦牛品种即巴州牦牛、大通牦牛、九龙牦牛为研究对象,对各牦牛品种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基因编码区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在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得到牦牛EPOR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牦牛的EPOR基因编码区全长1527bp,编码508个氨基酸;EPOR信号肽由25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225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2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236个氨基酸组成;EPOR基因编码区在牦牛品种间及其与普通牛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与牦牛的适应性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廖伟璇钟金城王侠马志杰陈思李军
- 关键词:牦牛克隆
- 犏牛HSFY2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正>引言牦牛与普通牛杂交的杂种一代犏牛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和产奶量高,使役能力强,对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好等优点。但由于种间生殖隔离,公犏牛不育,不能达到改良牦牛遗传本质和
- 王侠钟金城陈思廖伟旋
- 关键词:犏牛实时荧光定量PCR
- 文献传递
- 牦牛、普通牛及其杂种HSFY2、DAZAP2基因表达的研究
- 牦牛与普通牛的种问杂种犏牛雄性不育机理一直是畜牧研究者极为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杂种雄性不育,种间杂交不能达到改良牦牛遗传本质和充分利用牦牛遗传资源的目的,限制了在生产中对杂种优势的利用,而雄性不育的最终表现是精子发生受阻...
- 钟金城王侠陈智华
- 关键词:雄性不育种间杂交遗传资源养牛技术
- 文献传递
- 豚鼠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的研究
- <正>引言豚鼠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工作起始于1966年,Watson首次报道了豚鼠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64,后来其他学者又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豚鼠G带、C带和Ag-NORs带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骨
- 王侠刀筱芳王姑固陈智华钟金城
- 关键词:染色体带型
- 文献传递
- 豚鼠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的研究
- 2010年
- 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法研究了豚鼠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结果表明:豚鼠染色体核型为2n=64,雄豚鼠为XY,雌豚鼠为XX;在常染色体中,亚中着丝粒或近端着丝粒的染色体有14对、端着丝粒的有17对;X染色体为中着丝粒,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所有染色体均能出现明显的C带带型,其中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被深染,两个臂均为浅染;Y染色体几乎全部深染,极易识别。染色体标本经G显带技术处理后,豚鼠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均浅染,两臂上显示出清晰的G-带带型。Ag-NOR s位于1、19、20号染色体上,Ag-NOR s的众数为3个,分布范围1~6之间,Ag-NOR s具有多态性,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银染的颗粒大小、深浅度不同。
- 陈雪梅王侠刀筱芳王姑固陈智华钟金城
- 关键词:带型
- 牦牛、普通牛及其杂种犏牛HSFY2、DAZAP2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牦牛与普通牛的种间杂种犏牛雄性不育机理一直是畜牧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普通牛及其杂种犏牛的HSFY2、DAZAP2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HSFY2基因在牦牛和普通牛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犏牛(P<0.01);DAZAP2基因在牦牛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犏牛和普通牛(P<0.01),但在普通牛和犏牛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牦牛、普通牛和犏牛的睾丸组织中这些基因表达的差异是导致犏牛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 柴志欣王侠姬秋梅张成福信金伟钟金城
- 关键词: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