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诊断
  • 2篇恶性
  • 2篇X线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 1篇影像诊断
  • 1篇增强磁共振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活性
  • 1篇上皮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病变

机构

  • 9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王军
  • 4篇张晓
  • 3篇周海
  • 3篇付风魁
  • 2篇刘希运
  • 2篇朱丙烟
  • 2篇张善华
  • 2篇赵猛
  • 1篇朱荣广
  • 1篇王国卿
  • 1篇唐金祥
  • 1篇齐丽贞
  • 1篇刘百百
  • 1篇刘玉元
  • 1篇张盼盼
  • 1篇张惠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脑灌注剂量CT扫描评价
2016年
背景: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移植后大多采用CT脑灌注扫描的方式了解缺血区血流改善情况,但CT脑灌注X射线照射可能会影响所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并影响到治疗效果。目的:探讨大鼠CT脑灌注扫描剂量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第5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3组,每组6管。从每组6管中随机选择1管不进行照射,其余5管分别进行1-5次CT脑灌注扫描。扫描结束之后,连续计数培养10 d的细胞数量,描绘各管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管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连续计数10 d,各管细胞数量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管细胞的生长曲线基本重合。各管细胞的不同细胞周期比例和细胞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常规进行CT脑灌注扫描对骨髓间质干细胞活性无影响。
付风魁周海王军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螺旋计算机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CT脑灌注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预防卒中后痫性发作的临床有效率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预防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有效率。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6年4月间符合标准的卒中后痫性发作的高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与不用预防药物(对照组);随访观察2年左右时间,研究对早发痫性发作、迟发痫性发作及癫痫预防作用。结果①两组在基线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痫性发作及早发癫痫:发病率(χ^2=16.87,P=0.01)、发作时间持续(χ^2=68.51,P=0.01)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迟发型痫性发作及癫痫:发病率(χ^2=0.03,P=0.87)、发作时间持续(χ^2=0.14,P=0.74)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④首次痫性发作时间:观察组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P=0.01)。结论卒中后痫性发作的高危人群早期、短期应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发性痫性发作、癫痫较高的预防作用;但对迟发痫性发作及癫痫无预防作用。
王国卿王军沈象鹏
关键词:拉莫三嗪丙戊酸钠脑卒中卒中后癫痫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诊断
2009年
目的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OCD)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及MRI表现,全部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生在股骨4例,胫骨3例,肱骨及腓骨各2例。在X线平片上FOCD病灶表现为三角形或碟形骨质破坏边缘有硬化,CT表现为半圆或三角形骨缺损,内含软组织密度,MRI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低或低信号。结论X线、CT和MRI可显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特征,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付风魁张晓王军张善华周海朱丙烟
关键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X线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ADC值对上颌窦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上颌窦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上颌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组(28例)及恶性组(34例),比较两组A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及DCE-MRI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ROC)比较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病变28例,MRI示形态较规则,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膨胀性生长为主。恶性病变34例,MRI示形态不规则、囊变坏死多见、边界欠清、侵袭性生长、周围组织结构受累。良、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病变TIC曲线以A型为主,恶性病变TIC为B或C型。良、恶性病变Tpeak、WR、K^trans有统计学差异(P<0.05)。K^trans灵敏度最高(84.52%),WR特异度最高(67.71%),K^trans和WR均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论MRI常规序列结合DWI与DCE-MRI对上颌窦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综合评估图像征象与量化指标,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一定帮助。
刘希运王军张毅张晓赵猛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上颌窦
医院CT诊断与技术质量的管理要点分析
2021年
由于我国医疗行业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导致CT室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不利于医务人员CT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浅析CT室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使用CT技术的相关措施,希望为医院CT诊断与技术质量管理效率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王新民王军
关键词:CT诊断管理要点
小儿髋关节骨折医院感染临床特征与滤线器对X线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儿髋关节骨折医院感染特征及滤过对正位X线摄片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的影响,为降低辐射剂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82例小儿髋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滤过组41例和常规组41例,两组患儿均行X线检查,常规组不使用滤线器,滤过组使用滤线器,比较两组患儿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率4.9%;4例感染患儿共分离出1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株占54.5%;与常规组比较,滤过组辐射剂量显著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骨折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进行髋关节摄片时采用滤线器不影响图像质量,且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对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唐金祥齐丽贞王军刘百百张惠
关键词:X线髋关节骨折病原菌图像质量
特发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磁共振成像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idiopathic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IATM)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IATM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经临床治疗或病理证实的31例IATM患者影像资料,分析病变的分布区域、累及的脊髓节段长度、灰白质受累程度、病变脊髓肿胀以及病变的增强特征。结果脊髓MRI表现异常者29例,占93.5%,脊髓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2例,占6.5%;6例患者为多区域病变,单区域病变以胸段脊髓最多;所有病例均可见灰质受累,6例患者可见灰白质同时受累;25例累及长脊髓节段,占86.2%;病变的平均脊髓节段(5.7±0.9)个;14例存在脊髓肿胀,占48.3%;增强扫描17例脊髓无强化,占58.6%,12例病变区呈条状或结节状强化,占41.4%。结论 IATM的MRI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当MRI表现不典型时,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并严格执行诊断标准尤其重要。
朱荣广刘玉元朱丙烟王军张盼盼
关键词:特发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磁共振成像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非骨化性纤维瘤的CR、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CR、CT及MRI表现,全部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非骨化纤维瘤发生在股骨8例,胫骨6例,腓骨与肱骨各2例,髂骨1例。CR及CT表现为囊状骨质缺损,边缘有硬化,内含软组织密度,无钙化。MRI表现为T1WI稍低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少部分T2WI为稍高信号,无软组织肿块。结论CR CT与MRI三者综合分析,对非骨化性纤维瘤有较高诊断价值。
付风魁张善华张晓周海王军
关键词:非骨化性纤维瘤影像诊断
经阴道超声联合CDE与MRI在诊断上皮来源卵巢恶性肿瘤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上皮来源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和MRI征象,对比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上皮来源卵巢肿瘤患者经阴道的二维超声表现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同时总结分析其MRI征象,对比分析超声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二维超声显示良性病灶形态规则、包膜连续,内部回声囊性为主,少有乳头及腹腔积液,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乏血供为主;恶性病灶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包膜不连续,内部回声实性为主,乳头及腹腔积液多见,CDFI显示富血供为主。MRI显示良性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囊性为主、信号多均匀、多无强化、少腹腔积液、周围器官不受累、无淋巴结转移;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实性为主、信号不均匀、均有强化、多腹腔积液、周围器官受累、有淋巴结转移。结论MRI联合经阴道超声及CDE检查可有效提升上皮来源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当上皮来源卵巢恶性肿瘤不典型或病灶较小时,两种方法相联合更佳。
刘希运王军张毅张晓赵猛
关键词:经阴道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