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前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7篇盆地
  • 15篇鄂尔多斯盆地
  • 15篇奥陶系
  • 10篇马家沟组
  • 8篇勘探
  • 6篇盐下
  • 6篇成藏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储层
  • 4篇天然气
  • 4篇古隆起
  • 4篇白云岩
  • 4篇成藏特征
  • 3篇奥陶系马家沟...
  • 2篇油气
  • 2篇溶蚀
  • 2篇勘探方向

机构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低渗透油气田...
  • 5篇中国石油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作者

  • 28篇王前平
  • 15篇武春英
  • 15篇魏柳斌
  • 13篇包洪平
  • 9篇任军峰
  • 6篇黄正良
  • 3篇郭玮
  • 3篇闫伟
  • 3篇白海峰
  • 3篇蔡郑红
  • 3篇井向辉
  • 3篇刘新社
  • 3篇张建伍
  • 2篇桂小军
  • 2篇张立军
  • 2篇张才利
  • 2篇杨帆
  • 1篇方芳
  • 1篇王红伟
  • 1篇谭秀成

传媒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1篇世界地质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被引量:54
2017年
白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最重要的有效储集岩类,由于岩石结构及产状特征复杂多变,对其成因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综合宏观区域地质背景、微观岩石结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研究成果,将该区奥陶系白云岩划分为泥—细粉晶、粗粉晶、细(中)晶3种类型,指出其分别形成于"蒸发泵吸准同生云化""淡水与富镁卤水混合水云化""回流—渗透云化"3种不同的白云岩化成岩作用环境,并在层位及空间展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控性"及"区位性"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白云岩的成因,结果认为:① 3种白云岩化作用在时空演化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即均与蒸发背景下的膏盐矿物沉淀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②白云岩中所发育的溶孔、白云石晶间孔及生物格架孔等主要孔隙类型分别形成于3种白云岩类型中,对白云岩类型表现出一定的"专属性",表明孔隙成因与白云岩化成岩作用环境密切相关;③白云岩有效储层的发育与分布主要受原始沉积相带、大区白云岩化的成岩作用环境、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层序界面等3类要素的控制。
包洪平杨帆蔡郑红王前平武春英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白云岩成因
低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热成熟度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低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热成熟度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不同温度下生烃模拟天然气样品的模拟气碳同位素,并对每种生烃模拟天然气样品进行热成熟度测定;对不同热成熟度的待测泥页岩样品进行吸附气碳同位素测定,并对待...
魏柳斌任军峰张才利王前平包洪平 师平平武春英白海峰郭玮闫伟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被引量:17
2023年
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交互的沉积体系,但对其沉积发育的规律性及其内部天然气成藏聚集的基本地质特征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通过对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形成时的构造与古地理背景、沉积特征、储层发育、烃源供给及圈闭聚集等方面的分析,形成新的观点与地质认识:(1)受盐洼周边古隆起影响,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形成于与外部广海周期性隔绝的局限海蒸发环境,导致其岩性“相控”与“层控”分布特征极为显著;(2)首次提出“非层状沉积分异”的概念,并认为它是控制奥陶系内幕“溶孔型”储层发育的决定性因素;(3)受区域岩性相变及后期构造反转的控制,奥陶系盐下层系具有形成大区域分布的岩性圈闭体系的有利条件;(4)盐下层系虽自身的海相烃源岩生烃潜力有限,但由于燕山期东部构造抬升与西侧上古生界煤系烃源“供烃窗口”及膏盐封盖层区域性连续分布等要素密切配合,仍具有规模供烃、大区带成藏的潜力。
包洪平王前平闫伟蔡郑红蔡郑红郑杰黄正良魏柳斌
关键词:奥陶系
黑龙江省东部盆地群构造热事件的研究
本文在查阅多种古地温恢复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今东部盆地群大量镜质体反射率和钻井测温数据,选择了与镜质体反射率有关的古地温恢复方法。通过常见几种与镜质体反射率有关的古地温恢复方法比较,以及用包裹体测温、伊利石结晶度和...
王前平
关键词:构造热事件古地温成熟度热演化
文献传递
细分小层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沉积学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鄂尔多斯地区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被引量:32
2017年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旋回性沉积,地层厚度达500~900m。对其上部厚约200~350m的马家沟组第五段岩性、沉积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内部仍发育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通过细分小层的沉积学研究和岩相古地理编图,对马五段的岩性相变规律及沉积演化特征的认识则更为明晰,对该区奥陶系的沉积学研究与天然气勘探部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有利沉积相带(尤其是相控储层)的预测更为精准,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对主力目的层的研究分析更具针对性;二是对白云岩化机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基本明确了短期海侵层序中的白云岩化受继承性古地理格局与层序演化的共同控制;三是推动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马五5-马五10)岩性圈闭大区带成藏认识的形成,勘探发现了千亿方规模储量接替区;四是催生奥陶系盐下"侧向供烃成藏"模式的建立,指导近期盆地中部奥陶系盐下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可以初步认为,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可能代表了古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对相带展布、层序演化及白云岩化等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对油气勘探工作中的有利储集体预测及圈闭成藏规律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包洪平杨帆白海峰武春英王前平
关键词:蒸发岩碳酸盐岩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成藏特征被引量:13
2014年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为该盆地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层系。主要发育膏溶孔型和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综合分析表明,中组合中下段的气源为上古生界煤型气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气的混源气,但以煤型气为主。加里东末期,由于盆地整体抬升造成古隆起地区马家沟组五段遭受强烈剥蚀,致使其东侧中组合中下段储层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且海退沉积旋回中的局部洼陷也能提供一定的烃源,从而构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两类白云岩储层中,由于膏溶孔或晶间孔发育,因此物性明显好于周围白云岩体,空间上可形成岩性圈闭,当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及下古生界海相烃源运移至中组合中下段圈闭内,即可聚集成藏。整体上这种气藏具有"多层系叠合,混源成藏"的特点。
黄正良刘燕武春英王前平任军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气源对比混源气成藏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高含硫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盐下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马四段多次钻获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和来源尚不明确。通过系统采集马四段天然气、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和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样品,测定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结合盆地中东部地质实际开展天然气成因和气源研究。结果显示,马四段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干气,干燥系数平均值为0.97,乙烷平均含量为1.07%,丙烷平均含量为0.32%,其余重烃气平均含量0.38%;硫化氢平均浓度为124774×10-6,是TSR作用的产物,明显区别于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和乌拉力克组页岩气,研究区内由西向东硫化氢含量逐渐降低;马四段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介于-44.8‰~-36.4‰,平均值为-40.3‰;乙烷碳同位素组成介于-27.7‰~-19.1‰,平均值为-24.3‰;甲烷氢同位素组成介于-172‰~-140‰,平均值为-162‰;乙烷氢同位素组成介于-140‰~-112‰,平均值为-119‰;马四段天然气具有较轻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甲烷氢同位素组成,指示马四段天然气具有与上古生界煤成气不同的气源。以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及组分作为高含硫天然气的主要判识参数,识别出马四段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征,气源岩为马家沟组含膏层系发育的海相烃源岩;TSR促进了烃类向非烃的转化,重烃气向甲烷的转化,也会导致烃类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部分气藏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明显重于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超出了热演化的影响范围,凸显TSR作用对乙烷碳同位素影响较大。基于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的形成演化地质背景,初步估算TSR能导致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变重5‰~10‰。
魏柳斌刘文汇王前平罗厚勇武春英王晓锋师平平张东东陈晓艳张雯管晓涵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天然气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形成环境、成烃生物及岩矿特征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发育与盆地本部奥陶系沉积特征截然不同的沉积层,其中西缘的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发育较好的海相烃源岩层。近期,通过对该套烃源岩形成的构造—沉积环境、成烃生物特征及烃源岩层岩矿特征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有利烃源岩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盆地中-上奥陶统主力烃源岩主要形成于沉积水体不断加深的构造沉积背景,其中沉积水体能量较弱,陆源碎屑注入相对较慢的半深水斜坡环境最有利于富有机质烃源岩发育;2)西南缘奥陶纪虽然生物类型多样,种群繁盛,但能形成重要烃源岩层的母源生物(生烃母质)却多以浮游生物、疑源类(微体藻类)及蓝细菌为主,相对还原的介质环境和适宜的沉积埋藏速率对有机质的有效保存也起重要的控制作用;3)X-衍射物相分析及扫描电镜等微观研究显示,主力烃源层段所谓“泥页岩层”的造岩矿物类型仍以石英、长石类为主,次为伊利石类黏土矿物与碳酸盐矿物,少量黄铁矿等;黏土矿物及黄铁矿含量与有机质丰度关系密切。
包洪平黄正良郭玮王前平王前平井向辉王刚
关键词:岩矿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四大古隆起演化及其油气控藏意义的差异被引量:12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曾存在中央古隆起、乌兰格尔古隆起、渭河古隆起及乌审旗古隆起4个主要的隆起构造。作者通过沉积地层分布及构造演化过程剖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4大古隆起构造演化的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差异,并首次提出“渭河古隆起”的概念。研究表明,4大古隆起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代和区域构造环境,并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中央古隆起形成于早古生代拉伸构造环境,在印支期发生构造反转而转化为坳陷沉降区;乌兰格尔古隆起则是自盆地基底形成以来就已存在的长期继承性隆起,但在白垩纪及新生代发生差异隆升—沉降而分化为现今构造的不同单元;渭河古隆起形成于白垩纪的区域挤压构造环境,也是在新生代发生差异隆升—沉降而分化为今构造的不同单元;乌审旗古隆起是前寒武纪即已存在的古地形高地,早古生代并无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仅是在寒武纪海侵沉积时突显、奥陶纪开始沉积后即快速消隐。古隆起的控藏差异主要表现为:(1)古生代及之前形成的古隆起对盆地油气成藏多具有控相、控储及控制源—储配置等积极作用,且后期“由隆转坳”的古隆起对油气的成藏演化极为有利;(2)白垩纪以来的较晚期隆起对油气成藏总体以破坏性作用为主,尤以对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影响最为显著。
包洪平何登发王前平张雷张雷张建伍严婷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
一种盐下碳酸盐岩构造-岩性气藏井位优选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下碳酸盐岩构造‑岩性气藏井位优选方法,采用直观表现形式建立评价指标,以钻井数据、地震资料为基础,在综合研究确定的盐下构造岩性碳酸盐岩气藏天然气富集控制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古构造图、今构造图、地层厚度图等工...
任军峰魏柳斌王前平黄正良 师平平武春英包洪平刘刚井向辉王红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