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30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蟾蜍
  • 4篇东北小鲵
  • 4篇组织学
  • 4篇小鲵
  • 3篇中华蟾蜍
  • 3篇神经元
  • 3篇生物学
  • 3篇胚后发育
  • 3篇两栖
  • 3篇林蛙
  • 2篇丁草胺
  • 2篇动物区系
  • 2篇蝇科
  • 2篇区系
  • 2篇胁迫
  • 2篇两栖动物
  • 2篇寄蝇
  • 2篇寄蝇科
  • 2篇肝脏
  • 2篇除草

机构

  • 30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沈阳金贸医药...

作者

  • 30篇王勇
  • 12篇王丽文
  • 9篇梁传成
  • 8篇李丕鹏
  • 8篇陆宇燕
  • 7篇周正彦
  • 4篇彭霞
  • 3篇卜宁
  • 3篇张春田
  • 3篇崔惠生
  • 2篇付超
  • 2篇杨明
  • 2篇马莲菊
  • 2篇陶思源
  • 2篇周莹莹
  • 2篇卜军
  • 2篇周媛烨
  • 2篇晁贺
  • 1篇范书国
  • 1篇葛振萍

传媒

  • 14篇沈阳师范大学...
  • 3篇蛇志
  • 2篇Agricu...
  • 1篇野生动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Neuros...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肾脏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肾脏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影响,探讨除草剂对蟾蜍的毒害作用.方法:将蟾蜍随机分4组进行染毒,染毒后3 d、6 d和9 d,取出并观察肾脏形态变化,计算肾脏系数,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除草剂丁草胺的染毒时间和浓度均可影响蟾蜍肾脏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递增,肾脏膨大,严重时甚至产生萎缩,肾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间隙扩大和自溶,肾小体增大.结论:除草剂丁草胺能改变蟾蜍肾脏的形态和组织结构,提示使用除草剂应注意环境保护.
王畅官桂红王勇王丽文
关键词:除草剂丁草胺肾脏形态
达乌尔黄鼠冬眠模式年龄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野外环境中达乌尔黄鼠冬眠的模式存在年龄性别的差异,为研究这种差异是否与冬季可利用的能量有关,我们将动物按年龄和性别分为成年雄性、成年雌性、亚成年雄性和亚成年雌性4组,在实验室条件下监测冬眠前能量贮存和冬眠季节冬眠模式和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的入眠和出眠时间基本为先雄性后雌性,先成年后亚成年;成年黄鼠冬眠季节的持续时间和深冬眠的累计时间短于亚成年组,与野外的研究基本一致。代表能量贮存量的最大体重值为成年大于亚成年,雄性大于雌性;最大体重出现时间也是先雄性后雌性,先成年后亚成年,这与冬眠模式的年龄性别差异相一致。达乌尔黄鼠冬眠模式的年龄性别差异本质上可能受体内能量的贮存状况的影响,黄鼠能够利用可利用的能量减少冬眠表达。
王有袁丽丽彭霞王勇杨明
关键词:达乌尔黄鼠年龄性别
卷蛾寄蝇族(双翅目:寄蝇科)分类研究(一)被引量:2
2006年
卷蛾寄蝇族昆虫主要寄生于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昆虫,是重要的农、林业天敌.全世界有243属,约600种,中国有22属66种.以沈阳师范大学昆虫所馆藏各地标本为材料,对该族进行了系统研究.报告7属15种,补充了8个种的省级新分布地,发现2个中国新纪录种:毛奥斯渥寄蝇Oswaldia hirsutaMesnil和银奥斯渥寄蝇O.glaucaShima.
刘家宇张春田葛振萍王勇
关键词:双翅目寄蝇科卷蛾寄蝇族
中华大蟾蜍原始海马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胚后发育(英文)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原始海马神经元自发电活电生理学特性的胚后发育变化。[方法]应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对中华大蟾蜍胚后原始海马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进行在体胞外记录。[结果]原始海马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分为单个放电、连续单个放电、簇状放电、连续簇状放电和不规则放电五种形式。胚后发育的早期为4种,以簇状放电和连续单个放电为主,没有记录到不规则放电;胚后发育的后期为5种,以单个和簇状放电为主。单个放电和连续放电的幅度随着发育的进行而增大,在变态期达最大;连续单个放电和连续簇状放电频率在变态期、亚成体期和成体期相近,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原始海马的发育,神经元电活动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变态期原始海马的发育程度接近亚成体、成体。
王维邓昕旸梁传成王勇王丽文
关键词:中华蟾蜍
爪鲵生长与耗氧率的胚后发育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揭示爪鲵(Onychodactylus fischeri)胚后生长发育过程中体重、体长与年龄的关系,探讨不同发育阶段的耗氧率及体重与耗氧率的关系。[方法]对139尾爪鲵的胚后发育进行观察,测量其体重、体长,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聚类分析;应用封闭式能量代谢仪测定静息状态下幼体、亚成体、成体爪鲵的耗氧率。[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爪鲵的体长、体重与年龄,体重与体长均呈正向指数相关,且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在静息状态下,亚成体爪鲵的耗氧率最高,成体最低,而且耗氧率与体重呈负指数相关,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结论]爪鲵生长与耗氧率的胚后发育表现出冷水溪流型动物的特点。
晁贺张永冈王勇梁传成王丽文
关键词:爪鲵耗氧率胚后发育
中华蟾蜍胚后嗅球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发育变化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胚后嗅球神经元自发电活的电生理学特性的发育变化。[方法]应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对中华蟾蜍胚后嗅球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进行在体胞外记录。[结果]随着嗅球的发育,其神经元的放电形式逐渐增多,单个放电振幅逐渐增大,且在变态期达最大;连续放电振幅在胚后发育的中期变化不大,但高于发育的早期和成体期;连续簇状放电频率随着发育时期而降低,但在成体期再次升高,而连续单个放电频率只在成体期增大。[结论]随着嗅球的发育,神经元的兴奋性逐步提高,神经元电活动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
彭霞孙敏梁传成王勇王丽文
关键词:中华蟾蜍嗅球
黑龙江林蛙繁殖期两性皮肤组织结构的差异比较被引量:12
2011年
报道了繁殖期黑龙江林蛙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两性差别。研究发现:黑龙江林蛙雌雄个体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表皮厚度和皮肤总厚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雌蛙各部位真皮致密层都比雄蛙相应部位的致密层厚,且有显著差别。雌雄性蛙色斑不仅存在两性差异,而且构成色斑的色素细胞数量雄蛙明显多于雌蛙;皮肤腺在组成类型和分布上雌雄也有差别,最明显的是雄蛙躯干的背、腹部存在有大量的特殊黏液腺,讨论了这种特殊的黏液腺在生殖行为中可能产生一些化学交流信号和辅助抱对作用。
吴文英李丕鹏陆宇燕周正彦王勇
关键词:黑龙江林蛙显微结构皮肤
UV-B和Cd胁迫对大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镉(Cd)污染、紫外(UV-B)辐射增强及2者复合胁迫对大豆(Glycine max)生长及根、叶片中果胶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Cd、UV-B单独还是复合胁迫对大豆株高及地上部干、鲜重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UV-B胁迫明显抑制根的伸长生长,复合胁迫对大豆根生长略有促进作用,但降低地下部干鲜重。Cd连续处理6d明显抑制叶片中PG和Cx活性,UV-B及复合处理6 d降低叶片中Cx活性;复合处理3 d根系中PG和Cx活性呈现增高趋势,但UV-B和Cd单独处理未引起酶活性的显著改变。结果表明Cd、UV-B辐射增强及复合胁迫对细胞壁酶活性的影响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陈亮左欢刘思源王勇陈强李雪梅
关键词:紫外线-B果胶酶纤维素酶
辽宁本溪铁刹山寄蝇科昆虫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报告分布我国辽宁东部本溪铁刹山的寄蝇科昆虫4亚科17族60属121种,其中有1个中国新纪录属:塞寄蝇属CyzenisRobineau-Desvoidy,1836和2个中国新纪录种:灰白塞寄蝇Cyzenis albicans(Fallén),喜锥腹寄蝇Smidtia laeta(Mesnil),13个中国特有种,以及27种辽宁新分布;讨论了铁刹山的区系成分和山顶效应现象。
付超王强周媛烨张春田王勇
关键词:寄蝇科动物区系
针叶树皮土有机肥料发酵及理化性质检验被引量:3
2010年
实验利用采自林场落叶松林下树皮(含有大量树皮及少量土壤)通过过筛和未过筛的针叶树皮土为堆肥材料,分别以设置尿素、粪肥为外施氮源进行堆肥比较。通过物理及化学检测堆肥过程中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相同氮源不同树皮土基质之间相比电导率与pH值变化不十分明显;相同针叶树皮土基质施加不同氮源的对发酵过程中的电导率与pH值相比变化较大,外施氮源是针叶树皮土发酵过程中电导率和pH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发酵前后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易碎度比较发现,发酵后树皮比发酵前树皮易粉碎,更有利于被植物吸收利用。2)对发酵树皮土挥发酚与总酚含量测定发现针叶土在外施氮源下,挥发酚含量上升速度较快,而以粪为外施氮源对针叶树皮土总酚含量降低速率优于以尿素为外施氮源的树皮土,故针叶树皮土发酵时应选用针叶土,氮源为粪肥最佳。同时发现挥发酚含量随pH降低而增高,而总酚含量随pH的降低而降低,说明在发酵过程中pH值是发酵效果好坏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贺海升马纯燕卜军王勇牟虹伊崔惠生
关键词:有机肥电导率PH值挥发酚总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