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生 作品数:13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粘接剂对陶瓷托槽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粘接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四种粘接剂粘接陶瓷托槽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的研究,为临床上一定的表面处理方法结合哪种粘接剂系统最理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个树脂面按每组10个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接剂、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3MESPE粘接剂和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粘接,树脂面均喷砂后涂硅烷偶联剂。结果:BISCO粘接剂效果好于3MESPE粘接剂,而京津釉质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不能获得正畸有效粘接强度,各组去粘接后破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和3MESPE粘接剂可用于陶瓷托槽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的粘接。 陈湘涛 李东 王发生 杨东红 刘亚梅关键词:光固化复合树脂 陶瓷托槽 剪切粘接强度 40例成人正畸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由于成人正畸治疗比例不断提高,现对成人正畸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对40例成人病例进行分析,并对成人正畸的治疗方法、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40例患者中显效31人,占77.5%;有效8人,占20.0%;无效1人,占2.5%.结论成人正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先进的矫治技术和高效能正畸材料,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顾晓琪 李东 郭晶 王发生关键词:成人正畸 可行性 矫治 邻近组织瓣即刻修复唇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癌术后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唇癌切除手术23例患者,对其缺损即刻修复,其中采用直接拉拢缝合或附加对偶三角瓣法7例,鼻唇沟组织瓣转移法3例,Abbe—Estlander法9例,Bernard法2例,矩形旋转组织瓣法2例。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组织瓣均成活,随访1~5年,肿瘤无复发或转移,供瓣区无明显继发畸形。结论应用邻近组织瓣即刻修复唇癌术后缺损,手术简单、安全,为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黄相道 王发生 段毅关键词:唇肿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足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结合解剖观测及应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体会,对足背皮瓣的解剖、制作、优缺点等进行论述。方法 22侧成人下肢标本,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足背皮肤的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布。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制备9.5cm×7.5cm和8cm×6cm大小的游离足背皮瓣,供-受区血管、神经吻合,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结果足背皮瓣主要由足背动脉和大、小隐静脉提供血液循环,腓浅神经为主要的感觉神经。临床应用2例,皮瓣均成活,随访2年,修复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游离足背皮瓣血供可靠,可成为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黄相道 王发生 段毅关键词:口腔颌面部 缺损 足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探讨 2010年 目的为足背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以指导其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侧成人下肢标本,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足背动脉及分支的起始部位、外径、走行、血供范围,观测皮瓣的回流静脉及皮瓣感觉神经的走行和分布。应用于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足背动脉起始处外径(2.8±0.3)mm,长度约为(8.8±0.3)cm。足背动脉及其分支在行程过程中发出皮支,分布于足背皮肤,各皮支间相互吻合,形成足背皮肤动脉网。由大、小隐静脉及足背静脉弓形成足背的静脉网,为皮瓣的主要回流静脉。腓浅神经分布于足背大部分皮肤,为足背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临床应用2例皮瓣均成活,颜面及口腔内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足背皮瓣血供可靠,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 黄相道 段毅 王发生关键词:足背皮瓣 口腔颌面部 成人与青少年正畸矫治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顾晓琪 李东 郭晶 王发生 金怡关键词:青少年患者 矫治效果 成人 随访时间 正畸 疗程 三种不同根充糊剂临床应用的体会 2014年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根充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0例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者共420颗牙齿,随机分为3组,A组: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加牙胶尖一次法充填根管;B组:替硝唑+地塞米松根充糊剂加牙胶尖一次法充填根管;C组: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根充糊剂加牙胶尖一次法充填根管。结果替硝唑+地塞米松根充糊剂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优于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和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根充糊剂,但氢氧化钙根充糊剂优于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根充糊剂。结论替硝唑+地塞米松根充糊剂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王发生 李东关键词:根充糊剂 替硝唑 术后疼痛 口腔 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鳞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鳞癌36例,Ⅰ期3例,Ⅱ期10例,Ⅲ期12例,ⅣA期11例。3例行原发病灶单纯扩大切除,33例行联合根治术,其中30例行同期重建修复。结果随访6个月~3年,33例术后无复发或转移,术后形态和功能恢复良好;1例术后复发,颅内扩散死亡,1例术后全身骨转移死亡,1例术后因其它疾病死亡。结论手术治疗是提高口腔颌面部鳞癌疗效的主要的有效方法,修复重建则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黄相道 王发生 段毅关键词: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外科手术 颈淋巴清扫术 钠钙交换体1型通道蛋白在人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钠钙交换体1(NCX1)型通道蛋白在人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解释牙髓组织的修复和传感功能。方法:选取就诊患者因正畸减数或阻生拔出的新鲜健康第三磨牙24颗。取牙髓行牙本质涎磷蛋白抗体染色、改良Bielschowsky银染色以分别定位成牙本质细胞层、神经组织;用特异性抗体染色分析NCX1在人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层、神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牙髓成牙本质细胞胞体和神经组织的NCX1型通道蛋白均为阳性表达。Image-Pro Plus 6.0半定量分析显示,牙冠部和牙根部上段成牙本质细胞中的NCX1型通道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52±0.023、0.135±0.02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5,P=0.352)。结论:人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层及神经组织中均存在明显的NCX1型通道蛋白表达,其在牙冠部及牙根部上段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不明显。 王发生关键词:神经纤维 通道蛋白 钠钙交换体 口外入路中晚期舌癌切除及腹直肌皮瓣重建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报道经口外入路中晚期舌癌切除、游离腹直肌皮瓣重建的方法及临床评价。方法常规颈淋巴清扫,完整保留下颌骨.将全舌及口底组织由颌下及颏下牵拉到口腔外切除。制备游离腹直肌皮瓣,皮瓣后分与会厌谷前方及舌骨上肌肉残端缝合后由口腔外转移到口腔内,周围与牙槽粘膜缝合固定,再造全舌及口底。受-供区血管显微吻合。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全部成活,面形无改变。术后随访12~30个月,5例重建的舌及口底形态满意,呈隆起型或半隆起型,咀嚼、吞咽及语音功能恢复良好;1例舌及口底形态呈平坦型,语音功能恢复尚可,饮食及吞咽功能恢复较差。3例味觉恢复良好,3例味觉恢复较差。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通过严格掌握适应证,经口外入路中晚期舌癌切除、腹直肌皮瓣重建是可靠和理想的方法。 黄相道 王发生 川口浩司关键词:舌癌 腹直肌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