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变化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热力
  • 1篇热力差异
  • 1篇南海季风
  • 1篇南海季风爆发
  • 1篇黄土高原
  • 1篇季风
  • 1篇季风爆发
  • 1篇海陆
  • 1篇海陆热力差异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2篇王平
  • 1篇何金海
  • 1篇刘宣飞
  • 1篇沈润平
  • 1篇李青

传媒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CLM模型的植被覆盖变化对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结合GIMMS/NDVI遥感数据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开展诊断分析研究,并将其与模型模拟试验相结合,通过这种方法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的NDVI、气温和降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982—2006年,区域滑动平均NDVI、气温和降水的线性变化斜率分别为5E-04/10a、0.061℃/10a和-0.492mm/10a;研究区域内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同期滑动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和-0.23,且均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应用CLM陆面过程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增加后,植被覆盖发生变化地区的净短波辐射有所增加,净长波辐射有所减少,导致地表吸收净辐射有增加趋势;研究区域内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有所增加,且潜热通量的增加更为明显,这可能对植被覆盖增加后气温的降低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区域内的土壤含水量和地表蒸散均呈增加变化,这可能导致降水增加。但是,植被覆盖增加对区域气温降低和降水增加的影响作用有限。
王平沈润平
关键词:植被覆盖气候变化数值模拟
中南半岛与南海热力差异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1958—199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75—1998年OLR资料,分析了中南半岛与南海热力差异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及这种热力差异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南半岛与南海热力差异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从第3候开始,感热加热的作用使中南半岛地表温度高于南海并一直持续到第25候,之后,中南半岛与南海热力差异发生逆转,这种逆转是由于第22—23候出现在中南半岛的对流及降水造成中南半岛地表温度降低所致。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南半岛与南海热力差异的上述季节变化特征还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差异,这种年际差异对南海季风的爆发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上述热力差异的逆转是南海季风爆发的一个必要条件:1958—1998年,逆转时间均早于(或等于)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其次,中南半岛地表温度高于南海的持续时间与南海季风爆发日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即中南半岛地表温度高于南海的时间越早、转为低于南海的时间越迟,则南海季风爆发越迟。
刘宣飞李青何金海王平
关键词:南海季风爆发海陆热力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