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信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X线
  • 3篇成像
  • 2篇动脉
  • 2篇影像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X线表现
  • 2篇CT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蛋白沉积症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体瘤
  • 1篇断层摄影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平面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12篇王忠信
  • 6篇吴政光
  • 3篇张林海
  • 3篇何忠利
  • 3篇肖承江
  • 3篇陈延
  • 3篇陈秀萍
  • 1篇王成林
  • 1篇梁淑礼
  • 1篇黎永新
  • 1篇莫建坤
  • 1篇张智

传媒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恶性神经鞘瘤1例被引量:2
2001年
王忠信吴政光李华仁
关键词:X线照片病理检查
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影像方法结果比较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和E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对120例疑诊FHN患者同期进行了X线、CT、MRI和ECT检查,并进行随访。从中挑选出经随访或病理证实的75例作为统计对象。结果75例患者共累及114个髋关节,X线诊断42个股骨头;CT为100个股骨头;ECT为102个股骨头;MRI为114个股骨头;6例坏死股骨头,病理为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和成骨,结果与FHN影像相符。结论各种影像方法对股骨头缺血坏死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诊断价值最高。
张林海肖承江陈延何忠利陈秀萍王忠信吴政光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成人磁共振成像ECT
87例SARS患者临床、X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2004年
莫建坤梁淑礼王忠信吴政光黎永新张智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影像诊断病毒抗体
多层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HCC,)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HCC患者先行MSCT检查,分别观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肿瘤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其中15例行CT动脉造影(CTA)检查,45例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或多平面重建(MPR)观察腹腔动脉的解剖和走行,根据影像表现拟订治疗方案。结果60例患者发现HCC病灶250个,门静脉瘤栓10例,肝动静脉瘘19例。MSCT对肿瘤数目、门静脉瘤栓显示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于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三维结构优于后前位DSA,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MSCT发现肝动脉起源变异5例,与Ⅸ淑完全符合。结论MSCT对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林海肖承江陈延何忠利陈秀萍王忠信吴政光
关键词:肝细胞化学栓塞治疗性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CT表现 (附46例报告)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6例,所有病例经多次X线胸片检查,且每隔2d复查胸片,其中CT检查5例,分析其X线、CT表现特征。结果:46例胸片表现可分三期:①肺间质性炎变期;②肺实变期;③吸收消散期(转归期)。结论:X线表现是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CT能更清楚显示病灶的密度及范围。
吴政光周建辉陈秀萍王忠信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X线表现CT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ASD及PDA畸形1例
2001年
蒋松甫吴政光王忠信
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ASDPDA心脏畸形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新生儿纵隔气肿的X线及CT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纵隔气肿的X线、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X线摄片诊断新生儿纵隔气肿16例,其中CT检查3例,分析其X线、CT表现。结果16例中表现纵隔旁透亮气带13例,胸腺扬帆征8例,连续膈肌征3例,3例仅表现为前纵隔透亮积气(少量气肿),合并气胸5例。CT表现为纵隔内CT值为负值(-500^-900Hu)的低密度影。结论胸部X线摄片是诊断新生儿纵隔气肿的首选方法,侧位胸片有利于前纵隔少量气肿的诊断,CT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吴政光王成林王忠信
关键词:纵隔气肿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婴儿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X线、CT诊断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总结肺泡蛋白沉积症 (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的X线、CT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 :报道经支纤镜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 5例 ,复习文献资料 ,对PAP的X线、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该病X线表现 :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阴影 ,自肺门向外放射呈“蝶翼征” ;其中可见弥漫结节样阴影。CT表现 :1、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与磨玻璃样改变 ,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 ,呈地图样分布。 2、蝶翼征。3、支气管充气征。 4、铺路石征 (Crazy-Pavingsign)。结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具有上述典型的X线、CT表现 ,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 。
吴政光王忠信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X线诊断CT诊断病因
颈动脉体瘤的CT多平面成像诊断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CT多平面成像表现。方法 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票8个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术前行CT平扫和高分辨CT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成像(MPR)处理。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MPR显示颈动脉分叉扩大,其中2例肿瘤向上侵犯颅底并经颈静脉孔侵入颅后窝桥小脑角区。结论 高分辨CT增强扫描加多平面成像是诊断颈动脉体瘤及其周围侵犯关系的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
吴政光周建辉王忠信王松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多平面成像
马蹄肾并双肾铸型结石1例被引量:1
2004年
吴政光王忠信
关键词:马蹄肾结石铸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