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财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保护区
  • 1篇断裂带
  • 1篇生物地理
  • 1篇兽类
  • 1篇鸟类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组成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相机
  • 1篇裂带
  • 1篇阔叶
  • 1篇阔叶林
  • 1篇黄牛
  • 1篇鸡足山
  • 1篇红河断裂
  • 1篇红河断裂带
  • 1篇红树

机构

  • 4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八岭国家级自...

作者

  • 5篇王新财
  • 3篇卢学理
  • 1篇罗康
  • 1篇邹发生
  • 1篇吴兆录
  • 1篇彭红元
  • 1篇苏栋栋
  • 1篇胡锦矗
  • 1篇肖治术
  • 1篇高建云
  • 1篇江海声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林业与环境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东连平黄牛石保护区兽类初步调查被引量:3
2006年
2002年1-5月我们对广东连平县黄牛石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7目12科20种,东洋型14种占70%;南中国型3种占15%;古北型3种占15%.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II级保护动物2种;“三有”动物7种,说明该地区物种珍稀程度较高.翼手类共记录到3种,占所有物种总数的15%;啮齿类有9种,占种数的45%.
彭红元王新财江海声胡锦矗
关键词:兽类
云南大围山和鸡足山常绿阔叶林林下鸟类群落比较被引量:9
2014年
西双版纳的林下层鸟类以多物种、低密度为特征,而华南地区普遍以灰眶雀鹛单优势种为特征。为了探究云南其他地区林下层鸟类群落的特点是否类似于西双版纳以及云南的地形地势对林下层鸟类的影响,于2011年11月—2012年9月,采用雾网法研究了位于红河断裂带以东的滇东南大围山、滇西北鸡足山常绿阔叶林的林下鸟类群落。大围山张网5614网·h,捕获林下鸟类52种735只,隶属于13科3目;鸡足山共张网4731网·h,捕获林下鸟类45种413只,隶属于15科2目。大围山和鸡足山林下鸟类物种多样性低于西双版纳勐养林下鸟类物种多样性,大围山和鸡足山优势鸟种占的比例高于勐养优势种的比例、尤其是灰眶雀鹛占的比例高,大围山和鸡足山两地的留鸟物种组成相似性高、而与勐养相差较远,大围山和鸡足山两地的候鸟的比例也高于西双版纳勐养地区候鸟的比例。本文分析了大围山、鸡足山和勐养的自然地理格局及其林下鸟类群落组成特点,认为云南红河断裂带对林下鸟类群落组成有明显影响。
苏栋栋吴兆录高建云罗康王新财邹发生
关键词:生物地理红河断裂带
南岭森林哺乳动物多样性的红外相机监测被引量:22
2016年
从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进行连续监测。经鉴定,红外相机拍摄的哺乳动物有23种,隶属4目13科20属。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准确反映了南岭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和区系的基本特征,并能记录到珍稀哺乳动物的代表种类。这表明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哺乳动物多样性监测的主要方法。建议建立红外相机监测标准或规范,开展哺乳动物多样性长期监测。
蔡玉生龚粤宁卢学理肖治术王新财
关键词:哺乳动物红外相机物种多样性
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被引量:4
2015年
在2013年至2015年间,利用路线法、笼捕法、访谈法和红外相机监测法,调查和分析了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区系特征和保护物种。据统计,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有18种,隶属于5目9科14属,其中,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豹猫(Prionailurus benglensis)和黄鼬(Mustela sibirica)为保护物种。综合分析表明,红树林哺乳动物区系存在多种起源和演化途径。针对红树林哺乳动物的主要致危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
卢学理王新财黄志荣徐华林
关键词:红树林
广东省水鹿的分布格局与保护对策被引量:3
2016年
水鹿(Cervus equinus)保护及其生境的规划需要明确其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格局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该文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广东省水鹿在省级和保护区级两种空间尺度下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水鹿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区,其分布区域属省级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较好,保护地位重要;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鹿多活动于人为干扰大的缓冲区与实验区,保护程度有待提高。建议以自然保护区为节点基础,开展就地保护;在条件较好的保护区之间建设大型生态廊道,增加破碎化生境的连通性,加强水鹿个体交流;同时应在保护区实施"全区覆盖"式管理,特别是在缓冲区和实验区严格控制人为干扰,加强对水鹿及其生境的巡护管理。
束祖飞卢学理王新财肖荣高宋相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