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杰

作品数:33 被引量:11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肾脏
  • 15篇肾脏病
  • 15篇慢性
  • 15篇慢性肾脏
  • 15篇慢性肾脏病
  • 8篇证论治
  • 8篇辨证
  • 8篇辨证论治
  • 6篇中医
  • 5篇肾病
  • 5篇海派
  • 4篇名医
  • 4篇结石
  • 3篇原发性
  • 3篇肾气
  • 3篇肾气虚
  • 3篇输尿管
  • 3篇尿管
  • 3篇脾肾
  • 3篇脾肾气虚

机构

  • 33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3篇王杰
  • 21篇何立群
  • 5篇葛旻垚
  • 5篇赵建华
  • 4篇华金骏
  • 3篇顾坚毅
  • 3篇丁毅
  • 3篇张昕贤
  • 3篇蔡志钢
  • 2篇袁岚
  • 2篇徐虹
  • 2篇刘滋伟
  • 2篇柳国斌
  • 2篇沈茜
  • 2篇王大伟
  • 1篇唐英
  • 1篇夏嘉
  • 1篇曹和欣
  • 1篇顾颖莉
  • 1篇张新志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家庭用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慈颗粒通过改善神经再生损伤及胶质增生缓解5-FU诱导的小鼠认知障碍
2022年
目的:观察黄慈颗粒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5-FU干预小鼠诱导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FU,60 mg/kg)、黄慈颗粒低剂量组(1.8 g/kg)和高剂量组(5.4 g/kg)。利用旷场实验和新旧事物识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运动能力及记忆能力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考察小鼠神经再生及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①各组小鼠运动能力未见明显差异;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的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而黄慈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小鼠记忆能力的受损(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和侧脑室室管膜下层双皮质素(DCX)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低、高剂量黄慈颗粒均可显著提高DCX的表达(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生及活化(P<0.05),而黄慈颗粒能够显著减少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增殖及激活(P<0.05)。结论:黄慈颗粒可通过改善神经再生受损及胶质增生缓解5-FU诱导的小鼠认知障碍。
王杰贾茹马福祺荣汶青李静茹冯琴
关键词:5-氟尿嘧啶神经再生胶质增生
何立群教授从虚、瘀、湿、风论治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要被引量:14
2020年
何立群认为慢性肾脏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多为虚实夹杂,尤以脾肾亏虚为本,风邪、水湿、血瘀为实,因此何立群论治慢性肾脏病,常常从虚、瘀、湿、风入手,制订了补肾健脾、祛风胜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一系列治法治则,扶助正气的同时,兼顾祛除邪气,多法联用,随证治之。
王杰何立群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辨证论治
清化祛瘀法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
何立群沈沛成李屹张昕贤陈刚唐英曹和欣杨雪军王杰张新志邹赟侯卫国蒋宇
一、2771例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性肾脏病的关键病机为“瘀血湿热”。围绕慢性肾脏病各类致病因素,收集520例IgA肾病、477例CKD1-4期、939例CKD2-5期、835例社区血尿患者,通过对中医证侯和临床资料的...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医防治
膀胱壁囊肿误诊为膀胱结石1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对膀胱壁囊肿误诊为膀胱结石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3岁。因右侧腰背部酸痛不适1a,加重1周。由门诊拟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中段结石,膀胱结石于2011-05-29T12:00收治入院。
葛旻垚赵建华王杰王大伟
关键词:误诊
海派名医童少伯论治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萃被引量:9
2018年
童少伯为全国名中医,上海丁氏内科流派传人。童老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提出了治疗肾脏病应掌握以下要点:第一,和调阴阳,肺脾肾三脏兼顾;第二,注重表里,上中下三焦通调;第三,扶正祛邪,补调泻三法共用。童老认为慢性肾脏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多为虚实夹杂,尤以脾肾亏虚为本,继而出现水湿、痰浊、血瘀等实邪,这些实邪继续作用于机体,影响机体功能失常,病情迁延,反复发作难愈。因此童老论治慢性肾脏病,常常兼顾肺脾肾三脏,注重阴阳表里的调和,扶助正气的同时,兼顾邪实,制订了一系列治法治则,多法联用,随证治之。
王杰陈文浩孙蓓蓓吉晶李雨婷余弘吉何立群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肾病Ⅰ号方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1、2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微炎症状态影响
目的:观察肾病Ⅰ 号方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CKD)1、2 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CKD1、2 期脾肾气虚型患者72 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肾病Ⅰ 号方,...
王杰何立群
关键词:脾肾气虚微炎症
用中药给前列腺“消消炎”
2008年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和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统计结果显示。前列腺炎在我国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总数的33%。该病病因复杂,常常久治不愈,给患者造成了生活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
王杰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消炎中药常见疾病门诊患者久治不愈
何立群教授从虚、瘀、湿、风论治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要
何立群认为慢性肾脏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多为虚实夹杂,尤以脾肾亏虚为本,风邪、水湿、血瘀为实,因此何教授论治慢性肾脏病,常常从虚、瘀、湿、风入手,制定了补肾健脾、祛风胜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一系列治法治则,扶助正气的同时,...
王杰何立群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辨证论治
肾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生存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肾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分析浸润模式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预测患者生存期及肿瘤进展。方法在肿瘤癌症基因图谱(TCGA)中下载肾癌转录本数据和临床信息数据,运用开源数据包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计算肾癌22种免疫细胞浸润比例。采用R软件包绘制免疫细胞相关性热图。利用R软件包对肾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肾癌临床分期进行分析。运用Log-Rank法评估肾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TCGA下载肾癌免疫细胞浸润数据,经过CIBERSORT运算和P值过滤后,得到10例正常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分布信息和558例肾癌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分布信息。在TCGA下载943例肾癌患者临床数据,经过剔除筛选后获得526例肾癌患者有效临床信息。肾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M2巨噬细胞水平较高(P<0.05);幼稚B细胞、浆细胞、未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静息态树突状细胞水平较低(P<0.05)。随着肾癌进展,未活化的NK细胞、单核细胞、未活化的肥大细胞和未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水平逐渐降低;M0巨噬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CD8^(+)T细胞、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浆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逐渐增加。根据生存分析发现,低水平调节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患者5年生存率更高;高水平单核细胞、静息态树突状细胞、未活化的肥大细胞的患者5年生存率更高。结论肾癌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细胞不同程度浸润,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肾癌生存、临床分期进展密切相关,未来可以根据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开发出更好的靶向治疗药物。
华金骏李兴王杰
关键词:肾癌生存预后
肾病Ⅰ号方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1、2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微炎症状态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CKD)1、2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CKD1、2期脾肾气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肾病Ⅰ号方)和对照组(氯沙坦钾片)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24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测治疗前后炎症指标(IL-6、IL-10、TGF-β1);观察中医临床症状,治疗后评价中医症状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4周24hUPro、GFR均下降,SCr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8周、16周、24周24hUPro明显下降(P<0.05),治疗16周、24周SCr、BUN均下降,GFR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24周24hUPro、SCr、BUN低于对照组,GFR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10水平均显著增加,IL-6、TGF-β1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能改善原发性CKD 1、2期脾肾气虚型患者中医症状,明显降低患者24hUpro、SCr、BUN,升高GFR,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微炎症状态。
王杰何立群
关键词:脾肾气虚微炎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