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肝细胞癌中AFP蛋白表达与P^(53)、P^(16)、nm^(23)-H_1、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中 AFP蛋白表达与 P53、P1 6、nm2 3-H1 、C-myc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0例肝癌组织中 AFP、P53、P1 6、nm2 3-H1 、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AF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70 % ,癌旁组织中 1 6% ;AFP蛋白表达与 P53、C-m 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与 P1 6和 nm2 3-H1 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AFP基因在肝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AFP基因与 P53、P1 6 、nm2 3-H1 。
- 刘清峰周晓峰刘效恭李国威王英
- 关键词:肝细胞癌甲胎蛋白类P^53基因P^16基因NM23-H1基因
- C-myc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 C-myc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 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C-myc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60 % ( 3 0 / 50 ) ,癌旁组织 46% ( 2 3 / 50 ) ;C-myc蛋白与 AFP正相关 ( P<0 .0 5)。结论 :C-myc基因的激活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C-myc基因与
- 刘清峰周晓峰刘效恭李国威王英
- 关键词:肝肿瘤C-MYC基因免疫组织化学C-MYC蛋白肝细胞癌
-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
-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号滑块固定,二号连接块上固定有弹簧伸缩杆,脚踏板与二号转轴旋接,三号连接块穿过一号滑槽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二号电动伸缩杆,四号...
- 王利王小闯王岗张翠红王英李红玲马晓灵刘媛媛付静郭永
- 文献传递
- ICU93例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2022年
- 探讨ICU93例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93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病人信息、导管的类型、脱管后的处理、主管护士信息等,查找相关原因。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与病人配合程度、医生穿刺后固定不牢、护士工作日工作量大、夜班时间长、护士工作年资低、工作经验不足等有关。结论:运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加强约束与导管固定的管理、加强医护及医患间的沟通、建立合理的弹性排班制度、加强低年资护士业务能力培训、建立非惩罚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等措施可有利于减少导管脱落发生。
- 陈江郭绵黄研王英王利
- 关键词:ICU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对策
- P53基因产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P53基因产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肝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2%(16/50),癌旁组织均为阴性;有门静脉癌栓31例,P53蛋白阳性率为45%(14/31),而无门静脉癌栓19例仅2例为阳性(P<0..05);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 36例,P53蛋白阳性率为41%(15/36),AFP<400μg/L 14例仅1例阳性(P<0..05)。结论 P53基因的突变发生在肝癌启动阶段之后;P53基因突变与AFP关系密切;P53蛋白对判断肝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 刘清峰刘效恭李国威王英
- 关键词:肝细胞癌P53蛋白AFP门静脉癌栓免疫组织化学
- 重症患者体位支撑防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重症患者体位支撑防压装置,涉及体位支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重症患者体位支撑防压装置,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表面铺设有体位支撑机构,体位支撑机构的底部依次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
- 崔彦飞王利王英贺晓星高清华
- 断流术加丝线胃网膜右动脉慢性栓塞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在断流术基础上加做丝线胃网膜右动脉慢性栓塞术防治断流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 ( PHG)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于 1 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断流术中 ( A组 ) ,同时与同期只作单纯断流术的 1 2例病人 ( B组 ) ,通过手术前后的胃液隐血试验、胃镜下胃粘膜的病理学变化、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加做丝线胃网膜右动脉慢性栓塞术 ( A组 )费时一般都不超过 1 0 min,术后均无明显胃缺血表现 ,PHG所致出血的程度和发生率均明显轻于单纯断流术组 ( B组 )。结论 :加做丝线胃网膜右动脉慢性栓塞术是防治断流术后 PHG的有效方法 ,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持久 。
- 李宗芳刘效恭王英刘振堂刘清峰张煜
- 关键词:断流术门静脉高压并发症
- 一种新中式危重患者病员服设计被引量:2
- 2018年
- 由于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并且需要连接监护用导联线,或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管路、血液净化用管路、各种输液泵、深静脉置管、各种引流管等治疗管线非常多。且危重症患者卧床时间相对较长、生活不能自理,穿着普通病员服存在穿脱困难、费时、增加患者的痛苦、治疗护理及病情观察时会暴露患者的隐私等问题。更严重的是病员服更换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多种意外情况,比如意外拔管、脑疝、体位性低血压、出血等不安全因素。
- 张翠红王利王英
- 关键词:危重患者病员服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置管病情危重
- 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与结扎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比较断流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时离断与结扎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 48只SD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离断组、结扎组及假手术组 3组 ,另选 6只SD大鼠作正常对照组 (仅行剖腹探查 )。前 3组动物分别于术后 3 0d及 10 0d各处死 8只 ,正常对照组于术后 3 0d全部处死 ,观察贲门及胃底与周围组织粘连及新生侧支血管情况和食管下段粘膜下层及固有层的相对平均血管数及静脉口径。结果 术后贲门胃底与周围组织粘连及新建侧支血管以离断组为著 ,结扎组较轻。食管下段粘膜下层及固有层的相对平均血管数和相对平均静脉口径 ,假手术组不同时相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术后 3 0d ,离断组及结扎组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P<0 .0 5 ) ;术后 10 0d ,两指标水平都有所回升 ,离断组已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P>0 .0 5 ) ,但结扎组仍低于假手术组 (P<0 .0 5 )。结论 结扎法与离断法在对贲门周围血管进行断流时具有等同的近期效果 ,结扎法手术创面少 ,创伤小 ,术后粘连轻 ,新生血管较少形成 ,其断流的远期效果可能相对持久。
- 李宗芳胡晔陈宏雄王英刘效恭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血管离断血管结扎贲门周围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