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进

作品数:104 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帕金森
  • 19篇突变
  • 17篇共济失调
  • 16篇中毒
  • 15篇基因
  • 14篇线粒体
  • 13篇帕金森病
  • 12篇帕金森综合征
  • 12篇综合征
  • 11篇点突变
  • 11篇线粒体DNA
  • 11篇小脑
  • 11篇锰中毒
  • 9篇磁共振
  • 8篇中毒性
  • 8篇小脑性
  • 8篇小脑性共济失...
  • 7篇神经病
  • 7篇神经病学
  • 7篇慢性

机构

  • 8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0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厦门市中医院
  • 2篇崇左市人民医...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03篇王进
  • 18篇程道宾
  • 15篇罗曼
  • 14篇肖友生
  • 11篇罗曙光
  • 10篇秦超
  • 9篇罗杰峰
  • 8篇梁志坚
  • 7篇袁志刚
  • 6篇叶伟
  • 6篇郑金瓯
  • 6篇甘露
  • 6篇李桂冰
  • 6篇戴旖
  • 6篇林仲辉
  • 5篇梁秀龄
  • 5篇莫雪安
  • 5篇马朝桂
  • 5篇江山
  • 4篇卢翠玲

传媒

  • 20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国临床新医...
  • 3篇广西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2篇微创医学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遗传性共济失调家系分析
2007年
朱其锋黄懿罗曼王进马朝桂
关键词:遗传性共济失调家系分析丘脑下部分子遗传学病变部位交感神经
广西地区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Parkin基因4、10号外显子多态性位点S/N167、R/W366、V/L380等位基因频率与广西地区帕金森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7例临床确诊为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30例临床确诊为晚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以及110例对照者Parkin基因外显子4、10,再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多态性位点S/N167、R/W366、V/L38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早发性帕金森病组和晚发性帕金森病组及对照组间S/N167、R/W366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早发性帕金森病组V/L380多态性位点C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50岁对照组(χ2=4.232,P<0.05),帕金森病组女性患者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性(χ2=6.055,P<0.05)。结论:Parkin基因外显子10的V/L380多态性可能与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尤其可能与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有关。
罗曙光易祖芳王进程道宾林伟雄杨华丹卢翠玲
关键词:帕金森病PARKIN基因多态性位点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王进罗曼刘慧华李桂冰袁志刚王栋慧程道宾苏承华林仲辉肖友生
该项目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自选课题。遗传性共济失调(HA)也称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是一组临床表现以共济失调为主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性疾病。该研究系统探讨广西地区HA患者的临床特点、遗传学特点;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关键词:
关键词:遗传性共济失调
神经系统症状学授课体会
2001年
赵伟佳王进
关键词: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病学周围性面瘫周围神经系统面神经核
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损害被引量:3
2010年
近年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已成为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主要表现在注意、记忆、思维及电生理、形态学等方面的改变。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是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较为主要的相关因素。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机制除与代谢障碍有关外,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英王进
关键词: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
线粒体DNA 13731点突变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索线粒体DNA(mtDNA)突变位点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ER)对基因确诊的四个SCA家系10例患者及其亲属共34例与40例健康对照的线粒体ND5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对SSCP出现异常的样本进行相应mtDNA片段测序。结果在一家系的1名确诊患者及1名症状前患者检测到mtDNA13731(T〉C)点突变。结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tDNA突变有关。
王栋慧王进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线粒体DNA点突变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临床表现及病因,为诊断及防治CWI提供依据方法分析60例CWI患者的症状和体征,CT、MRI改变,临床分型和病因。结果60例CWI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病因及病变部位有关。CT/MRI的密度或信号改变与其它类型的脑梗死相同。单侧CWI 33例,双侧CWI 27例。皮层前型16例,皮层后型17例,皮层下型27例。以低血压起病者21例,其中双侧CWI 15例,单侧CWI 6例;以脑血管器质性病变为主因者28例,其中颈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例,双侧CWI 11例,单侧CWI 17例。单侧脑血管器质性病变者CWI常与病变血管同侧。CWI多有血液成分的异常(如精尿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论CWI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部位及病因;CWI主要病冈足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液成分异常(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
程道宾王进秦超曾丽郑金瓯罗杰峰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病因低血压颈动脉狭窄
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
目的验证线粒体DNA(mtDNA)点突变与早发性帕金森病(PPD)的相关性,并了解中国人mtDNA点突变特点。方法用PCR,斑点杂交、放射显影定性方法对38例PPD患者及24名健康对照
王进林仲辉程道宾马朝桂袁志刚
文献传递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1999年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进行性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常在病后3~5年内死亡(1,2)。多数国家ALS的患病率为5/10万~7/10万(3),高的可达40/10万,太平洋关岛地区为该病的高发区,我国尚无较准确的统计资料。发病年龄(成人型)20~8...
王进梁秀龄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因学ALS
线粒体DNA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2010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突变在帕金森病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改善线粒体功能为帕金森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路。
肖友生王进
关键词:帕金森病线粒体DNA发病机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