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梅
-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从汉语偏正短语中的实体隐喻看隐喻的系统性被引量:2
- 2006年
- 在汉语基本句法结构之一——偏正短语中,通过考察其实体隐喻(主要是容器隐喻和导管隐喻)的构成和使用特点,认为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偏正短语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这些隐喻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汉语隐喻研究还有较大拓展空间。
- 王霜梅
- 关键词:偏正短语实体隐喻容器隐喻隐喻系统
- 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语义与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主要考察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定中结构——隐喻式定中结构的语义和结构特点,从定语标记的有无、定语语义指向、结构的自足与否三个标准先将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揭示隐喻式定中结构的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 王霜梅
- 关键词:定中结构隐喻语义
- 喻体的选择与文化——以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的手段。隐喻作为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具有人类共性,但在不同的语言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又具有民族个性。共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个性是造成交际误解的主要原因。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着隐喻式定中结构,从语序来说,英语中的定中结构包括顺行和逆行两类,汉语定中结构则属于逆行结构;从对喻体的选择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塑造了喻化过程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语言中的大多数隐喻在表现文化特征时,只是部分对应甚至根本不对应。对隐喻的准确理解要求理解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性,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
- 王霜梅
- 关键词:定中结构隐喻喻体语言文化
- 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被引量:18
- 2006年
- 本文研究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这三位语言学家关于意义的不同的理论观点,并分析产生的根源及其对各自语言理论及语言研究的影响,进而分析说明现代语言学说和语义学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王霜梅
- 关键词:普通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语义学韩礼德
- 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隐喻映射及功能被引量:2
- 2009年
- 传统观点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方法,当代认知观将隐喻看作是"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隐喻映射包括映射层次和映射方式两方面,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中来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层次分为单层和多层(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两种,映射方式有一对多和多对一两种,一对多映射体现了语义泛化的过程。语义泛化是构成新词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定中结构中隐喻的功能主要是认知和修辞两个方面。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是表达新概念和复杂概念的手段。修辞功能体现在通过超常的搭配,以新奇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二者相比认知是第一位的,修辞是第二位的。
- 王霜梅
- 关键词:定中结构隐喻映射语义泛化
- 《红楼梦》人物语言中感叹句的言语行为类型初探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人物语言中感叹句的言语行为类型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感叹句除了具有"表达强烈情感"这一直接言语行为类型外,还具有断定、指令、反诘等丰富多样的间接言语行为类型。这是由感叹句与其它句类之间存在着功能交叉决定的。感叹句间接言语行为的实现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红楼梦》人物语言中丰富的、可以实施不同言语行为的感叹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 王霜梅
-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语言感叹句间接言语行为
- 汉语定中结构实体隐喻
- 2011年
- 本文主要考察和研究定中结构实体隐喻的映射方式以及主要类型。定中结构实体隐喻以映射方式来划分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实体直接向目标域映射,二是实体特性向目标域映射。定中结构实体隐喻主要有拟人隐喻和拟物隐喻以及容器隐喻等类型。
- 王霜梅
- 关键词:定中结构实体隐喻目标域
- 从修辞到认知——浅析两种不同隐喻观被引量:15
- 2009年
- 本文从传统隐喻观与认知隐语观的定义研究入手,探讨了这两种不同隐喻观的本质区别。
- 王霜梅
- 关键词:隐喻修辞
- 《红楼梦》句法与现代汉语句法组合差异性初探
- 2017年
- 本文从句法组合角度入手,对《红楼梦》语言的句法结构进行考察、鉴定和描写,将它和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作对比,存同求异,揭示《红楼梦》句法和现代汉语句法组合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实词和实词组合差异,实词和虚词组合差异,构形重叠,组合语序问题,特殊句式等方面。
- 王霜梅
- 关键词:实词虚词语序
- 隐喻研究发展轨迹探微被引量:1
- 2010年
-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至今为止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纵观其研究发展轨迹,虽然使用的术语不尽相同,但国内外隐喻研究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即由传统的修辞学研究对象发展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从作为语言的附属物发展为将其视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类认知过程的深化。
- 王霜梅
- 关键词: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