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昌玉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理
  • 2篇肾小球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新辅助化疗治...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抗体
  • 1篇乙醇
  • 1篇游离DNA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肾小球...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肾病
  • 1篇肾病患者
  • 1篇肾穿
  • 1篇肾穿刺

机构

  • 6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甘昌玉
  • 4篇易韦
  • 3篇涂贵兰
  • 2篇杨迎春
  • 2篇文建力
  • 2篇王剑
  • 2篇褚明亮
  • 2篇洪琴
  • 1篇张著学
  • 1篇文安智
  • 1篇黄平
  • 1篇吴倩
  • 1篇林永顺
  • 1篇文敬
  • 1篇达静静
  • 1篇陈祎
  • 1篇龙昭玲
  • 1篇杨通印
  • 1篇谢青梅
  • 1篇杨文君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甘肃医药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肾穿刺活检病理资料224例临床分析
2009年
易韦文安智杨迎春甘昌玉王剑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资料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判断预后
不同病理分级IgA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自噬体数目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分型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足细胞自噬体数目的变化,探究IgAN发展过程中足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2020年有完整临床资料并确诊为原发性IgAN患者的肾组织石蜡标本,分为IgAN1组(2017—2019年206例)和IgAN2组(2018—2020年30例),选择肾结石患者石蜡标本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IgAN1组不同性别患者的血清肌酐、尿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异;对3组被检者肾脏组织切片进行HE及PASM染色,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区的增生情况、有无节段性硬化或球形硬化、有无新月体及肾小管有无萎缩;对IgAN1组和IgAN2组肾脏组织标本Haas病理分级,荧光显微镜观察Haas病理分级各组肾小球C3c及IgA免疫荧光沉积,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及IgAN2各Hass分级组肾小球足细胞自噬体的数量,分析自噬体数量与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IgAN1组男性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女性(P<0.05);与IgAN1组HassⅤ级组患者比较,IgAN1组HaasⅠ级组患者尿蛋白量及24 h尿蛋白量增加,血肌酐降低(P<0.05);肾组织学观察显示,IgAN1组和IgAN2组肾小球系膜区增宽,系膜基质和系膜细胞不同程度增生,Hass分级越高,肾小球病变越重,且多样;免疫荧光显示,IgAN1组及IgAN2各Hass病理级别组肾小球均可见IgA、C3c沉积(≥2+);电镜下观察显示,随着IgAN2组Hass病理分级的进展,自噬体数量随着病理级别增加而增多(P<0.01)。结论IgAN患者足细胞自噬体数目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加,足细胞自噬可能参与了IgAN的进程。
洪琴王娅粟凤甘昌玉达静静胡建军
关键词:IGA肾病足细胞自噬体
组织脱水机脱水剂中添加伊红在病理组织标本预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在组织脱水机中添加伊红试剂对临床病理标本进行预染色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在组织脱水机的无水乙醇中添加伊红,使其浓度达到0.2~0.4g/L,经过全自动脱水完毕后,观察组织标本的颜色。结果:经过全自动脱水后,所有的组织标本显示艳红色。结论:在组织脱水机中添加伊红试剂可以使得所有的组织标本颜色鲜艳,与包埋用的白色石蜡对比明显,利于后续的包埋和切片。
王剑文建力涂贵兰张荣英甘昌玉梁溢升杨文君褚明亮
关键词:无水乙醇
胸水游离DNA的结核杆菌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18年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临床有多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如血清抗体检测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荧光PCR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如血清抗体检测灵敏度高但特异度差,细菌培养法耗时长,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快捷但灵敏度差等。
寿娟谢青梅龙昭玲吴倩甘昌玉林永顺黄平涂贵兰褚明亮易韦
关键词:结核病诊断游离DNA结核杆菌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
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探讨金龙胶囊抑制乳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将200例患者按新辅助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进行新辅助化疗,试验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同时给予金龙胶囊口服。参照Miller & Payne分级系统(MP),依据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改变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3.0版的分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治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结果试验组83例有效,有效率为83.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试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P-gp、GST-π和TopoⅡ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0%(65/100)、61.0%(61/100)和69.0%(69/100),化疗后分别为80.6%(75/93)、78.5%(73/93)和37.6%(35/93),P-gp和GST-π表达阳性率化疗后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均P<0.05),TopoⅡα表达阳性率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后P-gp和GST-π表达强度增高,TopoⅡα的表达强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化疗前P-gp、GST-π和TopoⅡ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0%(62/100)、63.0%(63/100)和69.0%(69/100),化疗后分别为68.2%(60/88)、67.0%(59/88)和63.6%(56/88),试验组患者化疗前后P-gp、GST-π和TopoⅡα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金龙胶囊可抑制乳腺癌的多药耐药,能提高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杨通印易韦文敬甘昌玉杨迎春戴明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多药耐药金龙胶囊
肺腺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肺腺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腺纤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女性,分别为74岁和40岁,CT均显示肿块,边界较清楚,位于右肺下叶及左肺上叶;病理改变主要由腺样、裂隙状上皮结构及纤维间质构成;免疫组化:上皮成分:广谱CK、TTF-1、CK7、EMA、Napsin A均为阳性,Ki67<5%;间质成分:Vimentin、SMA均为阳性,Desmin、S-100均阴性。结论肺腺纤维瘤是一种发生于肺内的罕见的良性肿瘤,由上皮及纤维间质混合构成,CT示边界较清的肺叶类圆形结节,需要根据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排除其他肿瘤。
洪琴易韦张著学陈祎文建力涂贵兰甘昌玉
关键词:腺纤维瘤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