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冠浩
- 作品数:2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告别中世纪的三次理性革命——从霍布斯到马克思
- 2012年
- "基督教中世纪"对于在其解体过程中出现的现代世界具有持续而重大的影响。这体现在:第一,现代理性从中世纪政治、思想方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并非是在它的早期阶段一劳永逸地完成了的课题,在诸如自由主义(洛克)、道德主义(康德)、国家主义(黑格尔)等根本性的现代社会方案的创制中实际上都混入了重要的基督教中世纪元素;第二,现代性危机始终伴有中世纪危机的影子,现代理性正是在与"中世纪"艰苦卓绝的竞争中实现的自我更新,以及克服或缓解它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缺陷;第三,这种与"中世纪"的持续竞争使现代理性保持了自我批判和调整的可能性。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尤为重要。
- 田冠浩
- 关键词:道德理性社会理性
- 重新发现市民社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史地位
- 2016年
- 黑格尔的国家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思辨考察。但由于过分强调国家意识对市民社会的支配和提升作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最终陷入了"精神与现实"分裂的"唯灵论"困境。此后,费尔巴哈虽然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虚幻性,但是黑格尔关心的市民社会问题却被遮蔽了。现代政治哲学只有经过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才能重新将对市民社会的反思、重建与提升作为自身的主题。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资本论》的伟大序曲。
- 田冠浩
- 关键词:国家哲学市民社会黑格尔费尔巴哈
- 卢梭的三组范畴对现代文明的重写被引量:3
- 2018年
- 卢梭开创了现代政治哲学的三个重要例外。他将自然的简朴、自足和恒久视为评判文明的标准和塑造文明的范本;他深刻意识到了理性的脆弱,转而强调德性对于政治社会和幸福人生的根本重要性;他蔑视和抨击古典经济学,主张保留经济的道德和政治品性,并通过重塑公民的欲望和荣誉感,使现代经济回归对简朴幸福和高尚人生目的的追求。卢梭思想的这些独特方面对反思和挽救现代文明的危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田冠浩
- 关键词:卢梭德性政治
- 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由观的改造及启示被引量:2
- 2015年
- 受制于自然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认知,早期现代性思想事实上并没有理解人类自由的超越性与社会性维度,对此康德哲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都曾试图作出修正,但是黑格尔决定性地扭转了这一局面。通过将现代经济解释为人类意志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领域,黑格尔重新树立了人类理解、掌控自身社会生活,进而以人类整体的力量实现人之自由的崇高信念。马克思高度重视黑格尔自由观的超越性和社会性维度,但又深刻批判了黑格尔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唯心论解释,进而从人类实践的现实条件出发,重新阐明了人类自由的丰富内涵和实现方式。马克思将现代自由观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重温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对于我们把握自身时代的处境和前途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田冠浩
- 关键词:黑格尔自由观
- 卢梭的问题 康德的回答——重思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动机被引量:6
- 2008年
- 康德伦理学的首要动机是为了回应卢梭对现代性的激烈批判,为启蒙辩护。通过回应卢梭对资产者的批判和建构"公意"的努力,康德伦理学第一次无矛盾地表达出启蒙的核心价值观:善并非自然,它是理性的产物,而理性则要取法于普遍性,人借助于普遍性摆脱了自然的监护,从而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赞扬启蒙是社会和道德的进步。
- 张盾田冠浩
- 关键词:卢梭启蒙
- 卢梭的问题 康德的回答——重思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动机和后果
- 学界一般认为,康德伦理学是先验的和高度形式化的,其动机是出于构造一个先验哲学的完整体系的需要,就是把人的超感性存在(即本体)从知识领域推广到道德领域,使其实在性得到证实。然而,仅仅从理论的理由来解释康德伦理学的动机是不够...
- 田冠浩
- 关键词:卢梭黑格尔伦理学
- 文献传递
- 重思马克思生产观点的内涵与旨趣——从柄谷行人对《资本论》的误读谈起
- 2019年
- 就对资本主义的解释与批判而言,马克思哲学无疑构成了众多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出发点,并且在根本上规划了反思乃至重建现代性的的最大论域。但是,伴随20世纪晚期至今的全球社会经济形态变化,例如信息产业和金融资本的崛起、实体经济的转移、发达国家劳动者待遇的改善以及消费社会的到来,西方学术界开始怀疑马克思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解释能力,而其中受到质疑最多的就包括马克思的生产观点。
- 由阳田冠浩
-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信息产业《资本论》金融资本
- 马克思与启蒙理想的重建
- 2017年
- 虽然面临着来自现当代哲学的批评与挑战,但启蒙思想作为包含多重路径的整体,仍然以其深刻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构成了理解现代文明并在根本问题上对现代文明作出决断的前提。启蒙思想为回答所有重大政治哲学问题找到了一个新起点:个人自由。这一起点同时带来机遇和危机。直到黑格尔和马克思找到了自由的整全性和个人的自我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启蒙才有可能收拾自己的遗产,完成对自身多重路径的综合,从而将自身重建为一种具有深刻性和高贵品质的新文明。
- 田冠浩
- 关键词:启蒙思想黑格尔
- 技术革命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效应
- 2020年
- 当代技术革命会引起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吗?21世纪正在实现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基因工程和新能源等在内的众多令人瞩目的技术革命。几乎没有人能准确预见新技术的前景和潜在风险,但人们又不能不有所准备。就此而言,与其去想象新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也许人们更应该收缩关注点,先考虑一下新技术能否造成结构性社会变化的问题。任何技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发挥作用的。
- 田冠浩
- 关键词: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基因工程
- 社会主义与现代社会治理——从圣西门到恩格斯
- 2022年
- 何以实现社会善治是社会主义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圣西门试图开创一种科学地治理现代社会的新方案。他反对卢梭的抽象社会契约,转而在实业活动所体现的某种集体主义理性的基础上,构想出实业社会主义即技术专家主导的社会治理方案。恩格斯洞察到圣西门思想的现代意义,吸收其中关于“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观点,但恩格斯也注意到由于圣西门相对忽视个体自由与整全性,他的社会主义方案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克服圣西门思想的缺陷,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发展了马克思所创立的以无产阶级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和原则作出了更深刻的揭示。
- 杨朝霞田冠浩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社会治理恩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