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甜

作品数:34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会议论文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细胞
  • 15篇淋巴
  • 9篇血细胞
  • 9篇噬血细胞
  • 8篇表达及临床意...
  • 7篇增多症
  • 7篇噬血细胞性
  • 7篇噬血细胞性淋...
  • 7篇组织细胞
  • 7篇组织细胞增多
  • 7篇组织细胞增多...
  • 7篇细胞性
  • 7篇细胞增多
  • 7篇淋巴组织
  • 7篇淋巴组织细胞...
  • 6篇淋巴瘤
  • 5篇继发性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血清

机构

  • 34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34篇田甜
  • 18篇李建勇
  • 14篇徐卫
  • 12篇许戟
  • 12篇王莉
  • 12篇范磊
  • 9篇张闰
  • 8篇段丽敏
  • 8篇仇红霞
  • 7篇王菊娟
  • 6篇王冬娇
  • 5篇钱思轩
  • 4篇洪鸣
  • 4篇葛峥
  • 4篇朱雨
  • 4篇杨玉琼
  • 3篇仇海荣
  • 3篇张苏江
  • 2篇王蓉
  • 2篇丁重阳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祝您健康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冬娇王菊娟段丽敏田甜仇红霞
Castleman病合并贫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astleman病(CD)合并贫血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33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贫血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探讨贫血类型及其治疗和疗效。结果:13/33(39%)例CD初诊时有贫血表现,多为轻度,正细胞正色素型。多中心CD(multicentric CD,MCD)贫血发生率高于单中心CD(unicentric CD,UCD)(85%vs 10%)(P<0.001)。与无贫血者相比,CD合并贫血者多具有系统性表现,且血沉、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及自身抗体阳性的发生率均升高(P均<0.05)。进一步分析贫血类型发现,除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1例脾亢继发贫血外,余10例均具有慢性病贫血(ACD)的特征,其血红蛋白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17、-0.717,P均<0.001)。UCD合并贫血者经肿瘤切除后治愈,MCD合并贫血者经免疫和/或化疗治疗后贫血好转。结论:贫血为MCD常见的系统性表现,亦可见于UCD。除少数表现为AIHA外,多数具有ACD特征。CD合并贫血的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孙道萍王莉张闰许戟田甜范磊徐卫李建勇
关键词:CASTLEMAN病贫血
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CD14+单核细胞TLR-4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
王冬娇王菊娟段丽敏田甜仇红霞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7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预后因素及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例初诊EAT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
杨玉琼王莉范磊张闰许戟田甜李建勇徐卫
文献传递
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1阳性白血病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评价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或继发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中心27例原发或继发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或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给予达沙替尼10...
朱雨潘良琴钱思轩宋萍于慧张苏江葛峥洪鸣田甜李建勇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 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 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 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 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 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例,其中2例患者因CMV所致间质性肺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
吴汉新钱思轩洪鸣张亚平陆化张闰张晓艳陈丽娟卢瑞南张苏江刘澎葛峥范磊王莉许戟田甜朱雨仇红霞徐卫盛瑞兰李建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分型预后价值研究与探索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分别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生发中心型(GCB型)、non-GCB型、活化B细胞型(ABC型)和第三型4种分型分别进行检测,并对其分型后各亚型的预后差异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共纳...
陆庭勋贡其范磊王莉许戟田甜张闰张智弘徐卫李建勇
文献传递
PET-CT检查在评价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浸润的价值
目的:探讨骨髓的PET参数在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LA-HLH)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住院的34例初治LA-HLH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初始治疗前均接受PET-CT以及骨髓...
杨玉琼丁重阳许戟范磊王莉田甜李天女李建勇徐卫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7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7例初诊EAT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案。结果 7例既往均无肠道疾病病史,均因消化道症状就诊。Ann Arbor及Lugano分期均以Ⅰ+Ⅱ期为主(6/7,85.7%)。6例完成6个疗程化疗,最大疗效均达完全缓解(CR),其中1例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25个月),5例(包括ASCT)死亡。2年总生存率为25.7%。结论 EATL呈高度侵袭性,化疗可使患者短期获益,但容易复发。采用ASCT作为一线巩固治疗也难以获得长期疗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线巩固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
杨玉琼王莉范磊张闰许戟田甜李建勇徐卫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那位“讲究”的患者
2020年
林老是一位"很讲究"的患者,即使在住院时,也总要在病员服外穿上一件熨烫整齐的黑色开衫,扣子扣得整整齐齐,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她的病床,被褥叠放有序,桌面收拾得干净、清爽。她的饮食很讲究,每餐都是自己定好菜谱,请阿姨做好送来,餐餐不能重样,自己还要常备一些水果、零食。
田甜
关键词:菜谱熨烫零食扣子病员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