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甜

作品数:9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发酵
  • 4篇豆酱
  • 3篇发酵过程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相色谱
  • 2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有效性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酯
  • 1篇中风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生态

机构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9篇田甜
  • 5篇岳喜庆
  • 5篇武俊瑞
  • 1篇乌日娜
  • 1篇陶冬冰
  • 1篇李欣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源硅对土壤吸附磷素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
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农业生产实践环节中,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磷素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施硅改变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较多,但并未考虑到硅酸盐的碱性和伴随阳离子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所以并不能准确判断硅素...
田甜
关键词:土壤磷有效性
文献传递
传统豆酱中脂肪酸酯化方法的选择与组成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为更好地研究传统豆酱中脂肪酸的组成,先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豆酱中的脂肪酸,分别利用酸酯化法、碱酯化法和酸碱酯化法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正己烷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根据标准谱库NIST11.L,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衍生化后,脂肪酸甲酯在33 min内完全分离,利用酸酯化法可分析出10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甲酯13.62%、油酸甲酯23.95%、亚油酸甲酯48.91%;利用碱酯化法可分析出4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油酸甲酯10.42%、亚油酸甲酯19.63%;利用酸碱酯化法可分析出10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甲酯13.64%、油酸甲酯24.16%、亚油酸甲酯49.07%。本方法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定性检测豆酱中的脂肪酸,结果准确、可靠。
田甜武俊瑞岳喜庆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质谱法
东北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风味品质与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
豆酱在我国已有3000年历史,传统工艺主要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经自然发酵而成。然而,传统工艺由于发酵时间长,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豆酱质量及安全性要求,工业豆酱虽然发酵时间短,但风味不足。豆酱发酵主要...
田甜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硅缓解水稻硼胁迫的效应及其土壤化学机制
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植物健康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的硼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会对植物造成胁迫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有关硅缓解某些作物硼胁迫的效应研究已有报道,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开展相关研究对于调控土壤硼素供应,...
田甜
关键词:水稻化学形态
基于因子分析研究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确定传统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以东北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P-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内标,对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构建传统豆酱香气品质评价模型,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16个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共检测出56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9种,醇类6种,醛类5种,酮类4种,酸类9种,酚类9种,杂环类7种,烃类5种,以及其他类2种。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变化明显,发酵45 d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最多,为8 176.422 ng/g,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香气成分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发酵70 d和发酵75 d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4 052.849和2 265.616 ng/g。因子分析得到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调和型香气因子、贡献型香气因子和增香型香气因子,比较不同发酵时期豆酱样品的香气品质综合得分可知,发酵45 d豆酱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发酵65 d和发酵55 d的样品,发酵70 d和发酵75 d的豆酱样品综合得分较低,因此豆酱的最佳发酵时间为45~65 d。
田甜武俊瑞岳喜庆
关键词:香气成分
沈阳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大规模进行土地开发,由此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造成许多地区的发展困境。本研究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以1992年、200...
田甜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化规律被引量:37
2017年
为研究豆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按照东北豆酱传统方法制作的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在检测蛋白质含量、氨基氮含量、氨基酸含量、非蛋白氮含量和水解指数等指标变化的基础上,对豆酱的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豆酱蛋白质含量、非蛋白氮含量、蛋白水解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氨基氮含量则先不断增加后减少至稳定。自然发酵豆酱中共含有17种氨基酸,但不同发酵时期豆酱中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成品豆酱中氨基酸总量维持在41.00 mg/g左右,明显高于生豆粉(11.42 mg/g)和熟豆粉(11.06 mg/g)中氨基酸总量。不同发酵时期豆酱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在0.48~0.77之间,提示豆酱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分析不同发酵时期豆酱的AAS、CS和EAAI可知,发酵20 d时EAAI最高达29.41,发酵50~75 d豆酱的EAAI保持在16.16~17.40之间。通过比较4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可知,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无味氨基酸。
武俊瑞顾采东田甜岳喜庆陶冬冰乌日娜
关键词:豆酱蛋白质氨基氮氨基酸
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质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对东北传统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硬度,黏着性,内聚性和胶着性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了测定参数的变化与感官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黏着性和内聚性呈上升趋势,硬度和胶着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黏着性和内聚性与感官评价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仪器测定参数硬度、黏着性、内聚性和胶着性为变量建立感官评定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黏着性和内聚性对感官评价指标影响较大。
田甜武俊瑞岳喜庆
关键词:豆酱TPA感官评价
大庆自然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耐酸菌株初步筛选被引量:37
2014年
从黑龙江大庆地区采集7份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自然发酵酸菜发酵液,从中分离和筛选出14株乳酸菌疑似菌株,提取其16S rDNA,并经测序、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等方法,对其属种进行鉴定。初步筛选出在pH值为2.5、3.0和3.5的酸性条件下均能够生长的耐酸菌株6株,并进一步利用活菌计数法得出菌株在pH3.0条件下的存活率。结果表明:14株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4株为弯曲乳杆菌(HD12-1、HD13-5、HD14-1和HD15-1),1株为短乳杆菌(HD18-2),3株为清酒乳杆菌(HD12-2、HD13-1和HD16-5),1株为肠膜明串珠菌(HD18-3),5株为植物乳杆菌(HD14-3、HD15-2、HD16-2、HD17-3和HD17-4),且筛选出pH 3.0条件下存活率在2%以上的6株菌株,分别为HD12-1、HD13-1、HD14-1、HD15-1、HD16-2和HD16-5。
李欣武俊瑞田甜岳喜庆
关键词:乳酸菌耐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