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佩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晋中传统村落祭祀空间的特征性研究
- 2021年
- 祭祀空间是传统村落形成场所感的基础,而传统村落又是祭祀空间的载体。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晋中传统村落祭祀空间在地理位置上是村落和民居院落的核心,代表着村落建筑在工艺和形制上的至高级水平。同时它也是村落人文景观环境特质的象征,主导着传统村落的文化和精神,可谓聚落社会(宗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白佩芳
- 关键词:人文景观社会结构
- 榆次老城中的历史建筑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简述了榆次老城的历史,重点对榆次老城的城隍庙、县衙、文庙、清虚阁等进行了研究,向人们重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华,指出了榆次老城中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可为研究古城的礼制特色、宗教体系、建筑艺术和思想文化提供依据。
- 白佩芳
- 关键词:历史建筑建筑群传统建筑
- 榆次老城的现状分析及其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 山西榆次老城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城内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道路结构和整体布局,即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和古民宅,构成了一座典型的集传统文化、历史建筑于一体的结构完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文物群。这些遗产共...
- 白佩芳
- 关键词:街区保护历史文物传统院落旅游业
- 文献传递
- 关于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方法的思考被引量:4
- 2011年
- 从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二者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论以及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手段,旨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架构出传统村落中场所与行为活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厘清传统村落文化的脉络。
- 白佩芳杨豪中周吉平
- 关键词:研究方法系统论人类学田野调查
- 历史地段的重塑——山西榆次老城南北商业街修复设计
- 2008年
- 该文以榆次老城南北商业街的修复设计为例,针对这一历史地段的重塑,从提出问题开始,经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单纯地保存并没有达到保护文物建筑的目的,只有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的结论。
- 白佩芳周吉平
- 关键词:历史地段延续性
-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
- 当前社会有两种现状:1)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重物质轻文化;2)唯物主义思想彻底泛滥,信仰危机,为了个人利益毫无顾忌,道德缺失。面对以上这些状况,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以村落信仰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探索晋中地区传统村落...
- 白佩芳
- 关键词:传统村落
- 论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及传承--以山西榆次后沟村为例
- 本文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的方法,通过对山西榆次后沟村落的实地调查,在界定本文所研究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的基础上,归纳出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的类型及其存在状况,并分析了村落民俗活动的情感基础和活动空间的价值,进而针对榆...
- 白佩芳杨豪中周吉平
- 关键词: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
- 浅谈传统思想在中国民居中的运用被引量:8
- 2004年
- 论述了传统思想对中国民居的选址、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的影响 ,提倡人们正视这个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充分发挥它的有利因素 。
- 王金平白佩芳
- 关键词:中国民居天人合一
- 山西后沟村保护模式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通过分析山西后沟村所采用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整体保护模式,将民俗、自然、文物资源配套保护,提出对同类村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白佩芳杨豪中周吉平
- 关键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 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分析及传承——以山西榆次后沟村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的方法,通过对山西榆次后沟村落的实地调查,在界定该文所研究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的基础上,归纳出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的类型及其存在状况,进而针对榆次后沟村的现状提出适合本地民俗活动空间的传承模式建议,以期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 白佩芳杨豪中周吉平
- 关键词: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