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登海

作品数:56 被引量:1,17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7篇地电
  • 27篇大地电磁
  • 19篇磁测
  • 17篇电磁测深
  • 17篇测深
  • 17篇大地电磁测深
  • 11篇瞬变
  • 11篇瞬变电磁
  • 11篇磁法
  • 10篇电磁法
  • 10篇电性
  • 9篇瞬变电磁法
  • 9篇青藏高原
  • 8篇电性结构
  • 7篇地震
  • 6篇深部
  • 6篇青藏
  • 5篇岩浆囊
  • 4篇地壳
  • 4篇地幔

机构

  • 31篇中国科学院
  • 30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福建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煤田地质...
  • 2篇海南省地震局
  • 1篇成都地质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吉林省地震局
  • 1篇晋城煤业集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国家地震局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56篇白登海
  • 15篇晋光文
  • 14篇孙洁
  • 14篇王立凤
  • 9篇孔祥儒
  • 7篇马晓冰
  • 7篇赵国泽
  • 6篇詹艳
  • 5篇汤吉
  • 5篇宣飞
  • 5篇何兆海
  • 4篇王继军
  • 4篇刘美
  • 4篇滕吉文
  • 4篇肖鹏飞
  • 4篇李鑫
  • 3篇朱金芳
  • 3篇黄宗林
  • 3篇闫永利
  • 3篇阮小敏

传媒

  • 10篇地震地质
  • 10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第六届中国国...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第十一届中国...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州煤炭
  • 1篇第8届中国国...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阻率层析成象理论和方法被引量:59
1995年
电阻率层析成象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主要用于对地球浅层精细结构的研究以及工程探测和监测。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基础理论、操作原理和解释方法,综述了国外发展的现状。最后着重介绍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反演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白登海于晟
关键词:电阻率层析成象地球物理勘探
Mohr圆分析方法在川西-藏东MT剖面资料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用Mohr圆分析法对川西—藏东全测区 76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测区以 2D区域构造为主要特征 ,横向各向异性不太强 ;区域构造走向大致呈近SN向 ,最大偏离不超过± 30°。文中介绍了
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
鄂尔多斯地块深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反应出鄂尔多斯地块岩石圈并不是一个具有深根的完整的刚性块体,尤其在鄂尔多斯北部以及河套地堑发现有大范围的下地壳-上地幔低速低阻物质,如果这一情况属实,那么人们对鄂尔多斯地块的认识将发生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布设了一条穿过鄂尔多斯地块、河套地堑和阴山造山带的南北向大地电磁剖面,试图通过深部电性结构的探测提供更多信息.该剖面全长约850 km,共布设54个宽频测点和17个长周期测点.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均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内部以38°N为界,南部和北部电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地壳至上地幔150 km深度范围内整体表现为高阻,具有刚性克拉通的特征;鄂尔多斯地块北部到河套地堑之间下地壳出现低阻层,特别是鄂尔多斯北端与河套地堑接壤地段,深部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下地壳-上地幔低阻异常体,该异常体从河套地堑开始,横向上向南延伸到鄂尔多斯地块内部约200 km,纵向上从下地壳向下延伸到上地幔(约100 km深度).根据该异常体的空间特征,参考该区地震波低速异常体的分布,我们认为鄂尔多斯北部及河套地堑中下地壳到上地幔存在热物质,其原因与深部的构造活动有关(软流圈热物质上涌、侧向流动等),这一情况可能反映出鄂尔多斯地块北部岩石圈深部正处于被改造(或者破坏)阶段,这对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与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深部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李晨晶白登海薛帅李鑫马晓冰闫永利孔祥儒
关键词:鄂尔多斯地块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
均匀半空间表面大定源瞬变电磁响应的快速算法被引量:23
2012年
大定源是地面瞬变电磁观测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方式在大深度、高密度的面积测量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当接收点偏离发射框中心时,由于场源的非对称性(即框边影响),数据处理和解释比较困难,特别是全程瞬变响应的精确计算相当耗时.本文介绍一种数值算法,它既能实现快速计算,又能满足精度要求.该算法通过对瞬变场垂直分量(bz)及其时间变化率(bz/t)的核函数Y(Z)和Y′(Z)表现特性的研究,以参数Z把整个瞬变过程分为早期阶段(Z→0),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Z→∞).计算全程响应时,早期和晚期阶段分别采用Y(Z)和Y′(Z)的渐近表达式;对中期阶段,内层积分(即误差函数erf)采用有理Chebyshev渐近展开式,外层积分采用Romberg数值积分法.理论模型计算表明,利用该算法可以快速计算空间任意点(除发射边框)的全程响应核函数Y(Z)和Y′(Z).当测点到边框的距离大于边长的25%时,计算速度比常规数值积分算法快7倍;其它测点处计算速度比常规数值积分算法快4倍.全程时段的相对误差<0.0002%.
丁艳飞白登海许诚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渐近展开式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及其构造意义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简称MT)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得到了该区具有特殊的电性结构特征.探测结果清晰揭示出:(i)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岩石圈断裂,它是川滇菱形块体的重要边界断裂;(...
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
文献传递
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水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瞬变电磁法(TEM)具有简便、快捷、对低阻体敏感等优点,在寻找地下水、查明采空区、探测岩溶发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以TEM法在广东兴宁"8.7"矿难采空区积水探测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其探测区内积水采空区的位置和大致范围,为矿难抢险提供了重要的水文地质依据。
海四洋张晗白登海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采空区积水
藏东、川西北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EHS3D 的前期试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岩石圈电阻率普遍偏低,常规大地电磁观测无法获得该区岩石圈完整的电性结构信息,须采用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来获取周期达数万秒的有效信号。在藏东、川西北地区开展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对于研究...
肖鹏飞白登海刘美马晓冰孔祥儒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长周期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文献传递
藏东、州西北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EHS3D的前期试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岩石圈电阻率普遍偏低,常规大地电磁观测无法获得该区岩石圈完整的电性结构信息,须采用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来获取周期达数万秒的有效信号。在藏东、川西北地区开展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对于研究东...
肖鹏飞白登海刘美马晓冰孔祥儒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岩石圈电性结构动力学机制
文献传递
2008汶川M_s8.0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被引量:221
2008年
汶川Ms8.0强烈地震发生在一条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构造带上,造成了以汶川、映秀为中心及其周边地域的严重破坏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然而强烈震发生前却未见有可能的确切征兆或浅表层异常活动,即浅层过程与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并不匹配.为此对这次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研究表明:①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挤压作用下,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构造结向NNE方向顶挤、楔入青藏高原东北缘,迫使高原深部物质向东流展,在受到以龙门山为西北边界的四川盆地阻隔下,一部分物质则转而向东南侧向运移;②龙门山地带在地形上差达3500±500m左右,而地壳厚度在龙门山西北部为60±5km左右,四川盆地为40±2km左右,而龙门山地带与其东、西两侧相比则为地壳厚度变化幅度达15~20km的突变地域,即为应力作用的耦合地带;③中、下地壳和地幔盖层物质以地壳低速层、低阻层(深20~25km)为第一滑移面,以上地幔软流层顶面为第二滑移面,且在四川盆地深部"刚性"物质阻隔下,深部壳、幔物质以高角度在龙门山构造带和四川盆地的耦合地带向上运移(或称逆冲),且在龙门山地表三条断裂构成的断裂系向下延伸到20km左右深处汇聚,二者强烈碰撞、挤压、震源介质破裂;在物质与能量的强烈交换下,应力得到释放,故形成了这次Ms8.0强烈地震.为此从深部初步揭示了这次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动力过程.
滕吉文白登海杨辉闫雅芬张洪双张永谦阮小敏
关键词:汶川地震动力学响应
川西—藏东地区大地电磁(MT)资料的阻抗张量畸变分解与分析
<正>“川西—藏东地区大地电磁(MT)探测研究”课题是“川滇地区活动地块的深部结构与强震活动的关系”专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MT方法获取研究区在十几米—上地幔范围内电导率在纵、横向上的分布及变化特征.从研究深部电性结构差...
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