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惠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偏振
  • 1篇巡天
  • 1篇银道
  • 1篇银道面
  • 1篇射电
  • 1篇射电连续谱
  • 1篇分子云
  • 1篇HII区
  • 1篇超新星
  • 1篇超新星遗迹
  • 1篇磁场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韩金林
  • 2篇石惠
  • 1篇高旭阳
  • 1篇孙晓辉
  • 1篇肖莉
  • 1篇王陈
  • 1篇石维彬
  • 1篇石惠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子云磁场与尘埃导致的偏振被引量:1
2008年
磁场对分子云及其中的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分子云磁场的探测方法主要是谱线塞曼效应、尘埃热辐射的偏振,以及谱线的线偏振观测.利用谱线的塞曼效应可以直接测量视线方向的磁场强度.尘埃热辐射偏振可以有效地示踪磁场方向在天球上的分布.分子云内部的磁场会受到不同物理过程的影响.高分辨率观测可以研究磁场扰动的细节,低分辨率观测可以得到分子云甚至银河系大尺度磁场的宏观信息.只有多波段的观测才能全面地认识分子云磁场与各种物理过程的联系.该文对分子云尘埃热辐射偏振的观测情况做了调研,总结了分子云大尺度磁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石惠韩金林
关键词:分子云磁场偏振
十年描银河:中德6 cm银道面偏振巡天的发现被引量:1
2021年
射电连续谱偏振观测是探测银河系星际介质性质的有力工具.中德6 cm银道面偏振巡天使用新疆天文台南山站25 m射电望远镜对银道面银经10°~230°、银纬±5°之间的区域进行了总强度和线偏振的巡测.历时10年,完成了世界上地基射电望远镜观测频率最高的银道面射电连续谱偏振巡天,揭示了银道面在6 cm波段的辐射分布和横向磁场取向.该巡天是国产数据描绘的银河系画卷,其较高的观测频率使得消偏振效应小,能够探测来自银河系更远处的偏振辐射.利用这些数据,巡天团队对银河系超新星遗迹、电离氢区、法拉第屏等多种射电目标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性结果:先后发现了4颗新的银河系超新星遗迹,其中在2011年发布的两个新超新星遗迹G178.2-4.2和G25.1-2.3是国内学者首次使用国内射电望远镜完成的发现工作;对70多个已知超新星遗迹进行了流量密度、偏振和谱的测量,首次探测到超新星遗迹G16.2-2.7、G69.7+1.0、G84.2-0.8、G85.9-0.6、G205.5+0.5和G206.9+2.3的偏振辐射,新的6 cm波段总强度测量还为确定20个超新星遗迹的谱指数提供了关键数据;完成了对巡天范围内可以准确估计6 cm波段流量密度的401个HII区的统计和测量,补充了国际HII区列表中对于延展HII区的数据缺失.在弥漫辐射偏振探测方面,发现了若干在低频射电偏振观测数据中无法显现的、在总强度辐射上没有对应体的高法拉第旋率结构.巡天数据已经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并一直被用于科学研究.
高旭阳孙晓辉孙晓辉肖莉韩金林石惠肖莉
关键词:巡天偏振射电连续谱超新星遗迹HII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