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黄河
  • 5篇冲淤
  • 4篇黄河下游
  • 4篇冲淤量
  • 3篇淤积
  • 3篇三门峡水库
  • 3篇水库
  • 2篇河道
  • 1篇断面法
  • 1篇淤积物
  • 1篇数据库
  • 1篇水流
  • 1篇水沙
  • 1篇水沙条件
  • 1篇下游河道
  • 1篇库区
  • 1篇黄河洪水
  • 1篇黄河下游河道
  • 1篇含沙
  • 1篇含沙水流

机构

  • 3篇黄河水利委员...
  • 3篇黄委会三门峡...
  • 3篇黄河水利委员...
  • 2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10篇程龙渊
  • 3篇张留柱
  • 3篇张松林
  • 2篇席占平
  • 2篇刘彦娥
  • 2篇薛晟
  • 2篇郑艳芬
  • 2篇马新明
  • 1篇牛长喜
  • 1篇郭相秦
  • 1篇高德松
  • 1篇申冠卿
  • 1篇张原锋
  • 1篇王玉平
  • 1篇曹卫东
  • 1篇李峰旭
  • 1篇龙毓骞
  • 1篇梁国亭
  • 1篇李杨俊
  • 1篇李连祥

传媒

  • 6篇人民黄河
  • 3篇泥沙研究
  • 1篇水文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量平衡法计算冲淤量的不确定度——兰州到花园口河段被引量:14
2001年
本文主要讨论内容有三 :一是研究分析兰州以下无实测冲淤变化资料河段的主河槽冲淤厚度。二是对有实测断面法冲淤量河段 ,可用沙量平衡方程计算综合误差值 ;如用沙量平衡计算的冲淤量实际上包括了综合误差。三是用无实测冲淤变化资料河段 ,本文用同流量水位法和沙量平衡法估算兰州以下各个河段的冲淤厚度。还引用不同研究人员用沙量平衡法计算的头道拐—龙门河段 195 9~ 1989年冲淤量 ,说明其沙量平衡法计算的冲淤量不能反映实际的河道冲淤情况。
程龙渊弓增喜和瑞莉李静宋海松
关键词:冲淤量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库区冲淤演变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 ,黄河潼关 1974~ 1986、1987~ 1995、1996~ 2 0 0 2年均水量较 195 0~ 195 9年减少9 1% ,35 5 %、5 5 5 % ,沙量减少 4 0 9%、4 9 6 %、6 6 2 %。潼关以下三个时段年均淤积量为 0 0 4 2、0 16 1、0 2 0 8亿m3。呈水沙量递减 ,淤积量递增趋势。潼关同流量水位 2 9年升高 2 31m ,受上游冲淤下延影响升高 1 0 5m占 4 5 5 % ,其他因素影响升高 1 2 6m占 5 4 5 %。小北干流非汛期冲刷、汛期淤积格局未变 ,反映了水库运用对小北干流没有明显影响。渭河华县站 1974~ 1986年水量较大 ,渭淤 1~ 10断面仅淤积 0 0 6 5亿m3,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0 0 3m。以 1974~ 1986年为准 ,1987~ 1995年、1996~ 2 0 0 2年华县年均水量减少 2 2 8%、5 6 2 % ,年均沙量减少 11 6 %、34 4 %。渭淤 1~ 10断面 1987~ 1995年淤积 1 72亿m3,特别是 1994和 1995年的中小洪水 ,汛期淤积 0 85亿m3主河槽萎缩 ,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1 0 7m。
程龙渊张松林马新明刘彦娥薛晟郑艳芬
关键词:冲淤量
黄河下游断面法和沙平衡法冲淤量精度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以沙平衡方程计算了历年各站输沙量较三门峡站的系统偏差δ,反映了花园口、夹河滩、高村三站系统偏小40亿t左右,相对差为-8%--10%,小浪底,艾山,利津三站偏小15亿t左右,相对差为-2%--4% 。计算了历年沙平衡法冲淤量V,综合误差△E和△E占断面法冲淤量的比重。如孙口--艾山段断面法淤积2.57亿t,而△E则达13亿t,为断面法冲淤量的5倍,反映了沙平衡法计算冲淤量的失真情况。根据花园口河床演变观测资料进行了11次淤积断面精简分析,绘制了以断面平均间距为参数的冲淤量与相对误差关系图。以断面平均间距10km为例,冲淤量为0.7亿m^3时,相对误差为26.9%。
程龙渊张留柱
关键词:冲淤量断面法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淤积物初期干密度观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收集了位山水库、东平湖和1983年熊贵枢等实测淤积物干密度资料共509个,并进行了泥沙颗粒级配分析。据此对美国垦务局公式、韩其为公式和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方程为y=1.0725x,即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小7.25%;美国垦务局公式、韩其为公式计算值突出系统偏小。1958-1997年汛前、汛末两次实测深槽床沙质总计1750个断面次,并计算了各区段的各年汛前、汛的平均干密度。统计1982-1991年实测15个断面77个测点的滩地淤积物平均干密度为1.39t/m^3,用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计算平均值为1.30t/m^3,较实测值偏小6.5%,与回归方程偏小7.25%大体一致。相应深槽床沙质用三门峡潼关以上库区经验公式计算的干密度为1.55t/m^3,按偏小6.5%改正则为1.65t/m^3。床沙质干密度较滩地干密度偏大15.8%。按滩槽比7:3计算区段历年平均干密度,花园口以上或铁谢-花园口段为1.54t/m^3,花园口--高村段为1.51t/m^3,花园口--艾山段,艾山-利津段均为1.47t/m^3,利津以下为1.43t/m^3。
程龙渊张留柱
关键词:淤积物床沙质黄河下游
三门峡水库淤积测量方法初步分析被引量:2
1993年
三门峡水库库区淤积测量有地形法和断面法两种。地形法虽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库区冲淤的程度和具体部位,但工作量较大,施测一次需150多人,历时两年才能完成,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因此,地形法测量只能作为布设淤积断面和检验断面法测量精度的依据。
程龙渊席占平高德松赵赛生牛长喜
关键词:水库淤积
黄河潼关站洪水组合对渭河北洛河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黄渭洛河汇流区三条河流的水沙量和汇合口段的比降差异 ,导致各种洪水组合对潼关以上黄渭洛河影响差异较大。以华阴 2 0 0m3/s的水位差作为各种洪水组合影响下渭河河口拦门沙的淤积厚 ,统计三门峡建库以来潼关站 6 7次洪水组合 ,其中黄洛型洪水 9次 ,华阴断面淤积厚 8 19m ,占总淤积厚的 5 8% ,峰均淤积0 91m ,北洛河影响占 37% ;黄单型洪水 18次 ,华阴断面峰均淤积厚 0 33m。 196 7年 8月洪水组合 10次 ,黄洛型和黄洛渭型洪水 4次 ,华阴淤积厚达 5 17m ,占 10次洪水总淤积厚的 91% ,北洛河影响占 73% ;黄单型洪水2次 ,淤积厚为 0 5 1m ,占 9%。 1994、1995年 2次黄洛河洪水组合 ,华阴断面淤厚 1 4 5m ,占总淤积厚的 5 1% ,北洛河影响占 33%。形象地说 ,北洛河是渭河的一条盲肠 ,若将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河 。
程龙渊郭相秦张松林郑艳芬刘彦娥马新明
关键词:黄河洪水高含沙水流淤积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量计算问题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沙量平衡方程中,悬沙量差等于测沙误差加区变量。潼关至大坝段,悬沙量差只占断面法冲淤量的35%。三门峡站实测悬沙即为金沙,精度较高,推算下游各站1952~1990年沙量测验误差(含缺测推沙),小浪底、利津站分别偏小2.3%和2.4%,花园口、夹河滩站分别偏小9.3%和9.2%,偏小绝对量为9.0~42.4亿t。黄河下游现统测断面较稀,单次测验精度达68%以上的占77%;加密实测与现测较少断面13次的冲淤总量相差0.582亿m3,相对差为12.8%,若增加部分统测断面,则可提高断面法冲淤量精度,能较真实地反映河段冲淤变化,为治黄服务。
程龙渊刘栓明肖俊法张留柱李连祥
关键词:冲淤计算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断面资料数据库及冲淤分布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利用所建立的断面资料数据库及分析系统软件,采用体积法对黄河下游冲淤数量进行了计算,并利用与本系统软件直接接口的通用软件,研究了黄河下游冲淤量的时空分布特点。计算分析表明,近半个世纪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量达64.4亿m3。进入下游的水沙条件既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又受水库运用所制约。不同时期河道冲淤量及其分布的差异是黄河下游冲积性河道对不同水沙条件所作出的反应。
龙毓骞梁国亭张原锋申冠卿张留柱程龙渊
关键词:黄河下游冲淤量河道水沙条件
走出沙平衡法计算河段冲淤量的误区被引量:3
2008年
用实测断面法、沙量平衡法和同流量水位法计算了兰州—利津相邻水文站间的时段平均冲淤厚度,结果显示:①沙平衡法冲淤量计算公式的缺陷是很难克服的;②实测断面法可信度最高,悬沙平衡法可信度最低,同流量水位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③用同流量水位差反映主河槽的冲淤变化,定性无误,可信度较高;④建议在无实测断面法冲淤量的河段,用同流量水位法计算区段主河槽冲淤厚度。
程龙渊薛晟李杨俊张松林李峰旭曹卫东王玉平
关键词:黄河
三门峡水库淤积物干容重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介绍了三门峡水库淤积物干容重的观测情况,分析了淤积物干容重的变化特点。根据实测资料建立水库不同运用方式下淤积物干容重与泥沙级配之间的相关经验公式。对淤积物干容重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程龙渊席占平刘彦娥
关键词:三门峡水库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