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病毒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 1991年
- 采用免疫扩散技求检测小儿病毒性肝是166例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76例之血清前白蛋白(PA),正常儿童对照108名.结果表明:正常儿童血清PA值为229.53±7.14mg/L(X±SE),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期血清PA为86.39±6.25mg/L,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其下降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平行,与病原关系不明显;恢复期PA恢复正常.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清PA变化不明显(P>0.05)。急性肝是血清PA与SGPT,TTT均呈良好负相关;PA与SGPT符合串为91.67%。PA特异性强.恢复较SGPT更快,动态观察能准确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害及恢复情况,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肝功能指标。
- 童雪瑾毛开新肖虹熊先柱镇春先王能河张早安
- 关键词:小儿血清前白蛋白PA迁延性肝炎
- 小儿病毒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1年
- 用免疫扩散法检测小儿病毒性肝炎166例及健康儿108人之血清前白蛋白(PA),结果表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期PA显著下降,恢复期恢复正常。血清PA变化与病原类型关系不明显,与SGPT同样敏感、比TTT敏感,动态观察能准确、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害与恢复情况,可作为急性肝炎旰功能试验常规项目。慢性迁延性肝炎PA变化无显著性意义。
- 童雪瑾毛开新肖红熊先枝镇春先王能河张早安
-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前白蛋白
- 新生儿窒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测定新生儿窒息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丙二醛 ( MDA)。方法 SOD采用邻苯三酚直氧化法 ,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结果 急性期 SOD显著下降 ,MDA明显升高 ,且重度窒息的改变明显高于轻度。结论 新生儿窒息急性期抗氧化功能下降 ,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 ,脂质过氧化物增多 ,提示自由基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 ,病情轻重程度可能与体内 MDA增加程度有关。
- 卢红艳镇春先童雪瑾但青周玉香赵红琳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氧自由基的变化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检测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60例与过氧化脂质(LPO)含量28例,并以正常儿童为对照。结果表明,患儿血清SOD活力为24.517±7.369u/ml,较对照组39.66±13.24/ml显著降低;患儿血清LPO含量为1.512±0.841μmol/L,较对照组1.098±0.488μmol/L显著升高。说明氧自由基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建议临床应用抗自由基药物治疗。
- 童雪瑾镇春先杨淑文
-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氧自由基LPO歧化
- 132例营养性贫血患儿红细胞形态观测分析
- 1996年
- 我们于1995年6月,对咸宁地区某幼儿园583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同时检测其外周血Hb、RBC值,对132例贫血患儿进行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和红细胞直径的观测,结果分析如下:
- 孙艳萍童雪瑾镇春先
- 关键词:红细胞形态外周血患儿营养性贫血成熟红细胞健康体检
- 127例正常人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 1989年
- 采用免疫扩散法检测正常人血清前白蛋白(premlbumin,FA)127例,其中成人41例,学龄儿童56例,足月新生儿30例。结果表明,血清PA值因年龄而异,成人组为31.05±1.53mg/dl(x±SE),学龄儿童组为23.98±1.14mg/dl,后者较前者低,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新生儿脐血组PA为19.28±1.45mg/dl,较学龄儿童组更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PA值男女间差异不明显(P>0.05)。
- 童雪瑾毛开新熊先枝肖红王能河张早安
- 关键词:血清前白蛋白FA免疫扩散
- 伴巨块状淋巴结肿大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附一例报告并探讨其血管改变)
- 1984年
- 本文报告一例伴巨块状淋巴结肿大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SHML),其淋巴结除一般典型改变外,见有以血管为中心的玻璃样灶。淋巴滤泡的数量增多,而反应状况表明有过活跃增生,现正转为退缩,设想上述血管改变是造成退缩的直接原因。
- 孔道彰童雪瑾
- 关键词: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结肿大颈部包块血管
- 红细胞形态诊断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价值被引量:1
- 1997年
- 结合外周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值,用油镜观测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对583名3.5~6.0岁儿童进行贫血的普查。结果显示:贫血患病率为22.64%,且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不同性别儿童之间的患病率,以及各年龄组的贫血程度均无显著差异。贫血患儿中确诊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23例,占93.18%,说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仍为儿童贫血最常见的类型。此方法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性贫血的普查是简易而实用的。
- 孙艳萍童雪瑾镇春先但青
- 关键词:儿童红细胞形态贫血
- 112名健康学龄前儿童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活性测定
- 1989年
- 所测112名健康学龄前儿童ANAE阳性率平均值为58.39±4.66(ˉX±SE),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同时对43例健康学龄前儿童进行Ea花结试验,平均值为39.98±7.47(ˉX±SE),与ANAE阳性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 肖红童雪瑾镇春先熊先枝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T淋巴细胞酸性活性测定
- 101名9-12岁儿童营养状况个体评价
- 1992年
- 测定101名9~12岁儿童身长、体重、上臂围,接Broca改良式标准体重和POHRER指数进行个体评价,结果肥胖1人,占1%;营养过剩2人,占1.9%;消瘦12人,占11.9%;营养不良1人,占1%,正常儿童上臂围9~12岁各年龄组平均数相接近,均值为17.41cm,而消瘦儿童上臂围均值为16.19cm,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可供参考。
- 镇春先童雪瑾肖红毛开新
- 关键词:儿童营养状况上臂围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