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肺复苏仪
  • 2篇骤停
  • 2篇疗效
  • 1篇毒性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脑
  • 1篇心脑功能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心脏骤停患者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创伤
  • 1篇穴贴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机构

  • 10篇海南省第三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0篇符国平
  • 9篇朱勇德
  • 7篇高健敏
  • 2篇梁昌芬
  • 2篇林保冠
  • 1篇许志有
  • 1篇曾宗鼎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危象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诊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85例,按诊治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取降压沟、降压点、耳尖、神门、交感、内分泌耳穴按压,随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2.1%,对照组为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压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危象,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且快速下降血压、缓解神经系统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高健敏王远玲朱勇德符国平蔡德南
关键词:耳穴贴压高血压危象血压
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确诊为病毒性肠炎的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均1日1次,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改善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 78%(44/45)、93. 33%(4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愈显率分别为57. 78%(26/45)、91. 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 33%(15/45)、73. 33%(33/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症状积分和CK、CK-MB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肠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肌损害。
王远玲朱勇德符国平高健敏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性肠炎
外周血Th9和Th22细胞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0天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1年
目的评估外周血Th9和Th22细胞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ARDS患者95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55)和死亡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发病诱因及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和氧合指数(PaO2/FiO2);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h9和Th22细胞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ARDS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发病诱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6.33±5.51)分vs.(23.92±5.74)分]和Murray评分[(2.61±0.51)分vs.(2.38±0.44)分]均高于存活组,而PaO2/FiO2[(141.47±9.32) mm Hg vs.(145.53±10.13) mm Hg]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h9[(6.49±0.68)%vs.(10.38±1.99)%]和Th22细胞[(4.38±0.35)%vs.(14.08±1.76)%]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urray评分、PaO2/FiO2、Th9和Th22均是ARDS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h9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8,95%置信区间(95%CI)为0.697-0.879,当最佳截断值为0.514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80.0%;Th22的AUC为0.852,95%CI为0.773-0.931,当最佳截断值为0.657时,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85.5%。结论外周血Th9和Th22细胞水平均是ARDS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Th22对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Th9。
高健敏朱勇德符国平林传钦曾宗鼎
关键词:TH9细胞TH22细胞预后
血小板微粒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循环血小板微粒(PMP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3例ACS患者为ACS组,招募同期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SA)及体检的非冠心病(CAD)患者共53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即刻检测循环PMPs水平,同时随访ACS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分析PMPs在各组及亚组间差异性。结果:①PMPs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12.78%±3.61%)最高,不稳定性心绞痛(UA)亚组(8.64%±5.29%)PMPs水平显著高于SA(4.27%±2.45%)及非CAD亚组(3.55%±1.81%);②高危亚组患者PMPs水平显著高于中危及低危亚组(P<0.05);③发生MACE的ACS患者入院时PMPs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患者(13.53%±3.54%vs 7.57%±1.69%,P<0.05)。结论:PMPs是潜在的评估ACS疾病病情与近期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马牧欣符国平朱勇德王真奎赵继义
关键词:血小板微粒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血浆miRNA-145、miRNA-183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血浆miRNA-145(miR-145)、miRNA-183(miR-183)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64例,其中AECOPD 102例,稳定期62例,以同期体检健康者82例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miR-145、miR-183表达水平;进行肺功能测试。绘制血浆miR-145、miR-183水平鉴别诊断稳定期COPD和AECOPD的ROC曲线。以死亡为终点事件,分别以血浆miR-145、miR-183水平单独和联合为自变量,辅以性别、年龄作调整因素,进行Cox回归并绘制ROC曲线。结果:AECOPD组血浆miR-145、miR-183水平高于稳定期组,稳定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患者血浆miR-145、miR-183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均负相关(r_(P)为-0.744~-0.604,P均<0.05)。绘制血浆miR-145、miR-183水平鉴别诊断稳定期和AECOPD的ROC曲线,AUC(95%CI)分别为0.877(0.836~0.917)、0.951(0.942~0.974)。绘制3个回归模型预测预后的ROC曲线,AUC(95%CI)分别为0.883(0.819~0.947)、0.857(0.780~0.935)、0.935(0.889~0.981)。结论:血浆miR-145、miR-183水平可以用于AECOPD与稳定期的鉴别诊断,以及AECOPD预后评估。
高健敏朱勇德符国平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预测
三亚地区30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急性中毒患儿的流行病学现状,进而为本地区预防儿童急性中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6-2017年收治30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05例急性中毒患儿中,2016年收治171例,2017年收治134例,其男女比约为1.25:1;来自城区患儿66例(21.64%),镇区85例(27.87%)及农村154例(50.49%),其城、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与农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5例急性中毒患儿中食物中毒者居多,高达136例(44.59%),其次是农药中毒65例(21.31%)和药物中毒64例(20.98%),其余依次为化学药品中毒21例(6.89%)、鼠药中毒19例(6.23%);误食(服)患儿最多,共275例(90.16%),吸入21例(6.89%)和接触9例(2.95%);经治疗治愈者297例(97.38%),转院8例(2.62%)。结论三亚地区小儿急性中毒以农村最突出,4~7岁为高峰发病年龄段,食物、农药及药物是常见毒物,并以误食(服)为主,就近及及时就医是提高其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高健敏朱勇德符国平蔡德南
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致急性溶血1例
2005年
许志有符国平
关键词:儿童病例报告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对比心肺复苏(CPR)仪与徒手CPR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搏骤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徒手CPR组和CPR仪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ROSC)>24h及存活情况,分别于CPR前及CPR成功后1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CPR仪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短于徒手CPR组,而ROSC>24h比例及存活率均高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1h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1h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显著低于徒手CPR组(P<0.05)。结论:CPR仪较徒手CPR更能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同时能减轻患者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
梁昌芬朱勇德林保冠林传钦符国平邓托高健敏符番杰
关键词:心肺复苏仪徒手心肺复苏心搏骤停心脑功能
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以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126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使用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复苏,对照组使用人工徒手复苏;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ROSC)>24 h百分率、血气分析结果,血清心脏损伤因子水平、血清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88.89%)与ROSC>24 h百分率(74.6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7%,49.21%),观察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10.29±1.47)min明显早于对照组(17.52±2.13)min(均P<0.05)。CPR 5 min时,两组不同血气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CPR 15 min与30 min时两组不同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明显(P<0.05)。复苏后1 h,观察组cTnI(4.52±0.97)ng/L、NT-proBNP(3.21±0.27)μg/L与对照组(7.63±1.61)ng/L,(5.75±0.71μg/L)相比明显较低(P<0.05)。复苏后1 h,观察组NES(64.31±7.26)ng/L、S100(1.21±0.53)ng/L与对照组[(88.13±9.25)ng/L,(2.04±0.61)ng/L]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便携式心肺复苏仪能够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复苏成功率及ROSC>24 h百分率,使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提前,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并降低患者血清心脏与神经损伤因子水平。
高健敏朱勇德符国平卢大松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患者
并发胸部创伤的颈椎损伤患者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并发胸部创伤的颈椎损伤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颈椎损伤患者127例,单纯颈椎损伤患者71例为对照组,并发胸部创伤的颈椎损伤患者56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漏诊率、治疗方式、并发症、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病原因以及损伤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漏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需要呼吸机、需要切开气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治疗距离入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延期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障碍以及电解质紊乱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道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死亡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颈椎损伤相比,并发胸部创伤的颈椎损伤患者病情更重,需要切开气管、呼吸机的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并发症更多,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梁昌芬朱勇德林保冠林传钦符国平邓托
关键词:胸部创伤颈椎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