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维持性
  • 4篇静脉
  • 3篇血透
  • 3篇血透患者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维持性血透
  • 3篇维持性血透患...
  • 3篇留置
  • 3篇静脉留置
  • 3篇静脉留置针
  • 3篇护理
  • 2篇肾病
  • 2篇肾穿
  • 2篇肾小球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2篇罗芳
  • 6篇刘小兰
  • 4篇温怡
  • 3篇刁永书
  • 3篇唐晓娟
  • 3篇张华
  • 2篇王艳
  • 1篇温月
  • 1篇周芹
  • 1篇罗燕
  • 1篇付琴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2012全国...
  • 1篇全国静脉输液...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穿术6小时后下床排尿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术(肾穿术)6小时后患者下床排尿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将86例行肾穿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术后6小时采取不同的排尿方法:下床排尿(实验组)和卧床排尿(对照组),观察两种排尿方法对术后并发症及尿潴留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尿潴留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穿术6小时后患者下床排尿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且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
温怡刁永书温月罗芳付琴
关键词:肾穿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磷摄入现状及与钙磷代谢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磷摄入情况,并分析饮食中磷摄入量对血营养指标及钙磷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成都市某医院诊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资料收集、3 d 24 h膳食调查、营养状态评估及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磷摄入量进行分析。结果共对15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年龄25~75岁,以60~75岁为主,占64.9%,男女性别比为1.25∶1,疾病分期以3期为主,占49.0%,原发病以肾小球肾炎为主,占70.9%,主观营养评估(SGA)法评定结果以B级(可疑营养不良)为主,占86.1%。饮食磷摄入量以中等水平(600~800 mg/d)为主,占58.6%,其次是高水平(>800 mg/d),占23.6%,摄入量低水平(<600 mg/d)的占17.8%。不同饮食磷摄入量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磷、血磷钙乘积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转铁蛋白、血钙水平在不同饮食磷摄入量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磷及血钙磷乘积与饮食磷摄入量呈正相关(rs=0.736、0.809,均P<0.05)。结论饮食磷摄入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磷代谢有一定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注意按营养师的指导注意挑选钾含量较低的食物,在保证机体生理需求前提下,有效控制磷的摄入量,预防高磷血症的发生。
罗芳朱雪丽刘小兰唐晓娟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钙磷代谢
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以及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本次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社会支持及心理韧性与自我感受负担相关性,同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98份问卷调查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27.58±5.22)分,处于轻度水平,其中无明显负担15例(15.31%),轻度负担19例(19.39%),中度负担38例(38.78%),重度负担26例(26.53%)。经维度分析显示: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以身体负担为主,依次为情感负担、经济负担;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自我感受负担各维度以及总分与社会支持及心理韧性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严重程度与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方面制定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干预措施。
刘小兰罗芳唐晓娟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韧性血液透析自我感受负担
糖尿病肾病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6
2021年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疗过程中,尿白蛋白(urinary albmin,UAlB)具有重要检测价值,但是其诊断特异性与灵敏度有待提升,很多学者致力于发现更理想生物标志物。由于DN发生与进展均和肾小管、肾小球间质损伤有关,故通过尿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可更准确评估患者肾脏损伤程度。本文主要从肾小球损伤、肾小管损伤、肾纤维化、炎症及应激反应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对DN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作简要综述。
朱雪丽罗燕苏东美罗芳高雪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液尿白蛋白生物标志物
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1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6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57例,其中由于封管方法不正确10例(17.54%),测量血压回血后未及时处理27例(47.37%),留置部位活动过度14例(24.56%),输入高浓度药物后冲管不足6例(10.53%).结论 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合理选择留置部位,避免测量血压对留置针的影响,做好日常的维护,以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温怡张华罗芳周芹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导管堵塞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优越性在于: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既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利于紧急抢救;又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护患者血管,减少其痛苦,临床应用愈加广泛...
温怡刁永书罗芳张华
文献传递
静脉留置针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科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治疗的228例病例,在输液治疗前,向患者解释留置静脉留置针性输液治疗的优势及必要性,取得主动配合,并根据患者测量血压的方...
温怡刁永书罗芳张华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
文献传递
70例肾小球疾病肾穿刺活检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70例肾小球疾病肾穿刺活检结果,了解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进行肾穿刺活检的7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取标本均进行光镜检查、免疫荧光检查和电镜检查,结合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类型。结果 7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3例(75.7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7例(24.29%),无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中IgA肾病占比最高(41.51%),其次为膜性肾病(30.1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不同,其病理分型也存在差异。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和血管性疾病肾损害占比最高(均为35.29%),其中狼疮性肾病发生率最高(35.29%),其次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3.5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性别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存在差异(P<0.05),年龄分布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为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男性较为多见,其病理分型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等,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女性较为多见,其病理类型以狼疮性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主。
王艳刘小兰唐小娟罗芳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肾穿刺活检病理学
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132例建立自体动静脉瘘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根据动静脉内瘘是否发生栓塞分为栓塞组和未栓塞组各66例.应用超声稀释技术对132例患者分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动静脉内瘘栓塞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患者基本情况、各阶段内瘘功能、生化指标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年龄、病程、透析次数、平均超滤率、EPO用量、内瘘、低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功能7~12个月阶段栓塞组与未栓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栓塞组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全段甲状旁腺素等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钙离子、磷离子等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内瘘流量、再循环率、心输出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全段甲状旁腺素为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规定时间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相关指标,维持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影响内瘘栓塞的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罗芳刘小兰欧红春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
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布细节管理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护理可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提升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的满意程度。
罗芳刘小兰
关键词:细节管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