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晓东

作品数:17 被引量:1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肾病
  • 4篇肾脏
  • 4篇间充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肾脏疾病
  • 2篇单抗
  • 2篇肾脏损伤
  • 2篇特发性膜性肾...
  • 2篇小鼠
  • 2篇利妥昔
  • 2篇膜性
  • 2篇膜性肾病
  • 2篇IGA肾病
  • 1篇大网膜
  • 1篇大网膜包裹
  • 1篇代谢
  • 1篇单抗治疗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军区北戴...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7篇耿晓东
  • 11篇吴镝
  • 8篇洪权
  • 5篇郑维
  • 3篇陈香美
  • 2篇蔡广研
  • 2篇耿俊
  • 2篇范萌
  • 1篇傅博
  • 1篇谢院生
  • 1篇张建英
  • 1篇段维勋
  • 1篇金振晓
  • 1篇赫荣智
  • 1篇吕杨
  • 1篇丁瑞
  • 1篇易定华
  • 1篇杨阳
  • 1篇宿晓伟
  • 1篇周宇楠

传媒

  • 6篇中华肾病研究...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妥昔单抗或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0
2019年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或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间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分别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小剂量激素(利妥昔单抗组)和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他克莫司组)治疗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水平的变化,评估治疗总体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49例,其中利妥昔单抗组62例,他克莫司组87例,2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利妥昔单抗组的总有效率(70.97%)与他克莫司组(64.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利妥昔单抗组复发率远低于他克莫司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效降低(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升(P<0.01),且2组对24h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肌酐变化方面,利妥昔单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肾功能稳定,他克莫司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提示出现肾功能损害。在不良反应方面,利妥昔单抗组主要表现为感染、输注反应,他克莫司组则表现为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血糖升高、胃肠道反应、脱发等,利妥昔单抗组的不良反应类型和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更少。结论利妥昔单抗与他克莫司均能有效缓解特发性膜性肾病,降低蛋白尿,但与他克莫司比较,利妥昔单抗具有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更经济便利的优点,有望成为一线治疗药物。
刘纯玲王述蔷耿晓东郭满地洪权吴镝
关键词:膜性肾病利妥昔单抗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
干细胞在肾脏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终末期肾病加剧了世界医疗资源的负担。现在迫切需要有效的策略,即通过肾脏再生来预防进一步的肾损伤以及恢复肾功能。除防止肾脏损伤外,再生受损的肾组织对于延缓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也是非常重要的。肾脏再生的最新进展包括了胚胎干细胞向肾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肾小管损伤后的增殖加强;内皮祖细胞和肾祖细胞在肾损伤修复中的作用;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病和肾脏组织工程等。然而就目前的研究,在上述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争议,如成体上皮干细胞究竟是不是存在;如何探寻并研究最好的肾损伤治疗策略以及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来预防肾损伤等。本文总结了干细胞和再生方法在肾损伤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耿晓东吴镝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重编程
IgA肾病发病机制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7年
IgA肾病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诱发系膜细胞增殖、分泌各种炎性因子及趋化因子介导肾小球炎症损伤。目前IgA肾病的确诊仍依赖于肾穿刺活检。本文综述了IgA肾病发病机制的进展,包括异常糖基化IgA1,针对异常糖基化IgA1的自身抗体的产生,IgA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对由IgA免疫复合物诱导炎症损伤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事件等在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包括了对亚、欧、美洲等不同种族人群IgA肾病患者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此外,也对近年来IgA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郑维耿晓东吴镝
关键词:IGA肾病免疫学生物标记物
干细胞在肾脏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5年
终末期肾病加剧了世界医疗资源的负担。现在迫切需要有效的策略,通过肾脏再生来预防进一步的肾损伤以及恢复肾功能。除了防止肾脏损伤,再生受损的肾组织对于延缓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也是非常重要的。几种类型的干细胞,包括骨髓来源的细胞,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都可应用于肾脏再生。基于这些研究和知识,我们希望能够创新更可靠的生物工程方法来应用于肾脏再生领域。
耿晓东耿俊张航崔杰吴镝
关键词:干细胞
以海藻酸三维支架接种iPS细胞对5/6肾切除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负担越来越大.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衰竭已受到广泛关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同时iPS 细胞的出现使人们可以获得具有自...
耿晓东周宇楠洪权傅博陈香美吴镝
肾脏疾病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目前,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肾脏病及肾脏肿瘤的确诊均需要进行有创性组织检查来进行病理诊断。而作为一种无创、可反复收集的生物样本,尿液含有的蛋白质约70%来源于泌尿系统,30%来源于血液滤过,因此是寻找泌尿系统疾病生物学标记物的最佳来源。自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提出后,蛋白质组学研究便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后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的不断完善更促进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本文着重对尿蛋白质组研究的发展史、蛋白质组学技术及不同肾脏疾病尿蛋白质组的最新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王述蔷耿晓东吴镝
关键词:肾脏疾病蛋白质组学尿液
生物膜包裹间充质干细胞对甘油所致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生物膜(一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包裹间充质干细胞对甘油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小鼠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12周龄,体质量20-25g)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双肾包膜剥离手术+0.9%氯化钠注射液(Sham+NS);AKI模型组,双肾包膜剥离手术+甘油注射(RM);生物膜组,生物膜包裹无肾包膜双肾+甘油注射(RM+BM);生物膜包裹间充质干细胞组,生物膜包裹间充质干细胞包裹无包膜双肾+甘油注射(RM+BM+MSCs)。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变化及肾组织学变化。结果 RM组、RM+BM组与Sham+NS组比较,小鼠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及肉眼血尿,进食进水量明显减少。RM+BM+MSCs组小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及肉眼血尿的状况较RM组和RM+BM组有所缓解。RM组小鼠与Sham+NS组比较,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221.75±24.60)μmol/L vs(20.64±2.68)μmol/L,P〈0.01;(87.31±13.90)mmol/L vs(10.71±1.52)mmol/L,P〈0.01]。RM+BM组小鼠的血肌酐、尿素氮较RM组无统计学差异[(206.68±21.75)μmol/L vs(221.75±24.60)μmol/L,P〉0.05;(87.62±11.23)mmol/L vs(87.31±13.90)mmol/L,P〉0.05]。RM+BM+MSCs组小鼠的血肌酐、尿素氮较RM组和RM+BM组明显改善[(34.30±6.69)μmol/L vs(221.75±24.60)μmol/L、(206.68±21.75)μmol/L,P〈0.01;(12.32±1.57)mmol/L vs(87.31±13.90)mmol/L、(87.62±11.23)mmol/L,P〈0.01]。RM组和RM+BM组肉眼可见肾大,PAS染色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刷状缘消失和部分上皮细胞坏死,伴有肌红蛋白管型形成。RM+BM+MSCs组肾大不明显,肾损伤较RM组和RM+BM组明显减轻,肾小管内管型减少,上皮细胞坏死减轻,可见不连续的刷状缘。结论生物膜包裹间充质干细胞对甘油所致急性肾损伤小鼠肾具有保护作用。
范萌耿晓东郑维洪权吴镝
关键词:生物膜间充质干细胞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
生物微胶接种胚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衰竭
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肾脏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并且CKD终末阶段的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目前,透析和肾移植仍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方式,...
耿晓东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胚胎干细胞
矿泉对亚健康调节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矿泉对于亚健康的调节机制。方法从矿泉浴对亚健康生化指标,代谢及各系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矿泉浴如何调节人群亚健康进行分析。结果临潼矿泉是一种复合型矿泉,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可降低疲劳素等亚健康因素,能够调节免疫,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脑部血流,促进肾排泄,强身健体,是远离亚健康的有效医疗保健方法。结论临潼矿泉对亚健康可以从多方面调节。
耿晓东耿俊宿晓伟
关键词:亚健康矿泉血生化代谢心肺功能
IgA肾病患者肾脏组织中差异细胞因子的探索研究
2018年
目的筛选IgA肾病(IgAN)患者肾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质-细胞因子,进一步探讨IgAN的发病机制。方法入选年龄18~60岁,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住院肾活检确诊为IgAN患者10例;泌尿外科行肾癌肾脏切除的患者10例,取癌旁6 cm以外正常肾脏组织作为对照。肾脏组织利用L-493细胞因子抗体芯片进行检测,筛选差异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以IL-33(白介素-33)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验证。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对差异蛋白质进行筛选,P<0.05,并且差异蛋白质差异倍数>1.4认为是差异蛋白质。结果 L-493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在20例患者中(IgAN组10例,对照组10例),发现了25种差异蛋白质,GO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与应激、细胞粘附、蛋白质代谢、信号转导相关。ELISA验证结果显示:IgAN患者肾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IgAN患者肾脏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直接或间接调控着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及纤维化过程。IL-33可能与IgAN发病机制有关。
郑维吕杨耿晓东洪权吴镝
关键词:IGA肾病生物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