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文良

作品数:112 被引量:46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1篇动脉
  • 48篇冠状
  • 48篇冠状动脉
  • 30篇心肌
  • 24篇血管
  • 20篇心肌梗死
  • 20篇血压
  • 20篇梗死
  • 18篇介入
  • 17篇高血压
  • 16篇急性心肌梗死
  • 15篇动脉疾病
  • 15篇冠状动脉疾病
  • 15篇冠状动脉介入
  • 12篇心室
  • 12篇血流
  • 12篇慢血流
  • 11篇造影
  • 11篇左室
  • 10篇心绞痛

机构

  • 10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4篇石家庄市第四...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5篇肖文良
  • 34篇姜志安
  • 28篇张晓光
  • 21篇王士昌
  • 20篇赵淑健
  • 18篇苏瑞瑛
  • 16篇戴华
  • 16篇李远
  • 15篇殷洪山
  • 15篇邰炜彦
  • 13篇王治乾
  • 13篇赵维江
  • 10篇王涛
  • 9篇陈亚丽
  • 8篇田帅
  • 6篇孙平
  • 6篇赵娟
  • 5篇申艳霞
  • 5篇秦淑辉
  • 5篇李海滨

传媒

  • 25篇临床荟萃
  • 12篇河北医药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心脏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1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7篇2000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QRS波碎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QRS波碎裂是心电图领域的一个新预测改变,是冠心病患者不良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判断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邰炜彦肖文良王璟王治乾吕秀华谢雪玲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病变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5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共92枚支架),同期行64SCT冠状动脉扫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用64SCT的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测定,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与64SCT诊断支架开通或再狭窄的特异度、敏感度和一致性。结果64SCT对92枚支架显影良好72枚支架中直径≥3.0mm者57枚(79.2%),64SCT显示支架内狭窄程度>50%有21枚,CAG证实17枚,CAG和64SCT对其余51枚支架均显示无再狭窄或支架内狭窄程度为0~50%。在64SCT不能进行影像学评价的20枚支架中,支架直径<3.0mm者8枚(40.0%)。64S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腔内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0.9%,一致率为91.7%,阳性预测值76.2%,阴性预测值98.0%,因其无创性特点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64S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形态、支架远近端血管及支架腔内情况,能较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尤其对大直径支架的评估价值较高。
张海军靳文军花霞李曦朱国英王献忠冯乐赵君苏瑞瑛肖文良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CCU病房心肺复苏程序的探讨
2000年
目的 :探讨发生在 CCU病房中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的程序 ,以便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近年来在 CCU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 16例患者 ,其中 6例心跳骤停患者尚存不规则的呼吸 ,首先给予心脏电除颤 ;7例呼吸完全停止的患者先进行人工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再给予电除颤 ;3例心脏静止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2 m g,异丙肾上腺素1m g,阿托品 2 m g治疗。结果 :16例心脏骤停的患者按上述程序复苏 ,心肺复苏取得了成功。结论 :对发生在 CCU病房中心跳骤停的患者采取上述程序进行复苏 ,能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
姜志安赵维江肖文良张晓光戴华刘芳田凤军陈亚丽赵淑健崔艳茹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CU病房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采用99 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m 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研究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选首次发病时间超过12小时但不超过72小时,未行溶栓治疗且无持续胸痛的 AMI 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1),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延迟 PCI 组(n =31)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发病后7-14天行 PCI 治疗。两组均于发病1周及治疗后4周行99 m Tc-MIBI 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缺血面积(ischemic area,IA)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发病1周时的LVEDV、LVESV、LVEF 及 I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延迟 PCI 组 LVEDV、LVESV 明显下降,分别为(73.87±5.90)ml vs (81.20±7.14)ml,(26.51±3.51)ml vs (30.90±3.84)ml(P 〈0.01);与对照组比较 LVEF明显升高,(66.23±5.20)% vs (60.97±4.58)%(P 〈0.01)、IA 明显缩小(10.67±3.01)% vs (12.93±3.54)%(P 〈0.01)。结论对于 AMI 患者,延迟 PCI 可以更完全地血运重建,明显改善心肌灌注及恢复心室功能,可以改善预后;99m Tc-MIBI 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可以定量分析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变化,可以准确评价延迟 PCI 治疗 AMI 效果。
王治乾肖文良李远邰炜彦魏玲格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灌注成像
络德与倍他乐克对心力衰竭病人血压及心率影响的比较
2002年
赵淑健肖文良陈亚丽崔丽娟康胜群
关键词:络德倍他乐克血压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CSF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者85例(对照组),CAG示CSF者85例(慢血流组),以及CAG示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者85例(狭窄组)。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浆中NO、ET-1的水平。结果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ET-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ET-1低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N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血浆NO高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和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慢血流组和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T-1升高、NO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尿酸升高以及吸烟为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吸烟可能参与CSF的病理生理发生过程,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王涛李远肖文良姜志安张晓光殷洪山赵淑健张松杨增芯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1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窦性心率震荡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探讨UA患者PCI后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A患者120例,进行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各20例(PCI组,均行PCI治疗),每组设药物治疗对照者各20例(药物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并比较HRT的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治疗前,高危组与中、低危组间TO、TS均有明显差异,中危与低危组之间TO、TS无明显差异。治疗后,PCI组患者HRT参数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高危组TO、TS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高危组较治疗前TO明显降低,T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低危组治疗前后TO、TS无明显变化。PCI组较药物组治疗后TO、TS改善明显(P<0.05)。结论UA患者HRT指标明显异常,与危险分层有关。经过PCI治疗后TO、TS得到改善,尤其是高危组患者改善明显。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HRT参数在高危组有所改善,而在中、低危组无明显改善。因此对UA患者尽早进行介入干预(尤其是对高危者)可有利于改善预后。
邰炜彦妇产科肖文良王璟王治乾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窦性心率震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秦淑辉封彦凤吕志平肖文良
关键词: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连续气道正压通气血压监测仪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早期中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5例分析
2024年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个月内意外中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45例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进行PCI并置入至少1枚支架(除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或非药物球囊治疗以及同时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者487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术后1个月内意外中断DAPT患者45例进行分析,随访其临床结局。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8~80(61.7±15.3)岁。中断DAPT原因包括:出血35例;恶性肿瘤手术3例(含2例出血患者);创伤5例;血液病2例;自行终止DAPT 2例。停药期间有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的6例患者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其他MACE;无抗栓替代治疗的39例患者中,5例发生了支架内血栓和急性心肌梗死(11.1%,5/45),除1例为PCI术后2周自行停用DAPT者,其余4例均为PCI术后2周内合并出血患者,停用DAPT时间均在10 d以上,支架内血栓形成分别发生于停用DAPT后第10天、第11天、第11天、第13天,其中2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例死亡;另有1例因脑干出血死亡。结论PCI术后过早停用DAPT潜在很大风险,停药时间早、停药持续时间长、无替代治疗者风险尤高。
肖伟哲王传强杨扬陈柯刘婧肖文良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左心室瘘1例
2009年
殷洪山郝亚逢肖文良苏瑞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畸形超声心动描记术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