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凯峰

作品数:20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手术
  • 6篇肠癌
  • 5篇肿瘤
  • 4篇直肠
  • 4篇外科
  • 3篇直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免疫
  • 3篇教学
  • 3篇肠肿瘤
  • 3篇穿刺
  • 3篇穿刺技术
  • 2篇受体
  • 2篇普外科
  • 2篇全腹腔镜
  • 2篇组织化学

机构

  • 14篇皖南医学院弋...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临泉县...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徽省望江县...
  • 1篇安徽省望江县...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20篇胡凯峰
  • 11篇夏亚斌
  • 9篇黄晓旭
  • 8篇许力
  • 6篇常家聪
  • 4篇李树仁
  • 4篇朱家胜
  • 3篇刘弋
  • 3篇李仁志
  • 2篇孔琦
  • 2篇王道明
  • 2篇周自炎
  • 2篇朱广玉
  • 2篇张强
  • 2篇姚凯
  • 1篇冯伟
  • 1篇王少波
  • 1篇韩真
  • 1篇王消防
  • 1篇魏宜胜

传媒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LR4与TLR9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TLR9在大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和TLR9在40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LR4和TLR9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7.5%(27/40)和82.5%(33/40),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0.0%(2/20)和5.0%(1/20)(P均<0.05);TLR4和TLR9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均<0.05);TLR4和TLR9的表达存在关联并有较好的一致性(r=0.398,P<0.05)。结论 TLR4和TLR9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胡凯峰常家聪刘弋朱家胜周自炎李仁志
关键词:大肠癌TOLL样受体免疫组化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索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实习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实施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模式,1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2种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观察并比较2组实习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2组实习学生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实习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学生的增加探索临床的兴趣、提炼科研思路的能力、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和促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和认可病例讨论教学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显著,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适合现代临床实践教学,更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要求,教学优势明显,能提高其考试成绩,增加探索临床的兴趣、提炼科研思路的能力、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和促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培养医学生强化创新思维和增强临床技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和使用。
许力胡凯峰黄晓旭程平夏亚斌
关键词:病例讨论胃肠外科临床教学
4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40岁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将1995年1月 ̄2001年12月收治并有完整手术资料的568例直肠癌病人分为两组:<40岁(青年组,109例),≥40岁组(中老年组,459例),对这两组病例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家族史、误诊率、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侵袭深度等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部位、大体类型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5a生存率分别为34%、66%,有明显差异(P<0.0001)。结论青年人直肠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上与中老年人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要提高对青年直肠癌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魏宜胜常家聪刘弋胡凯峰
关键词:直肠肿瘤青年临床病理预后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非离断(uncut)Roux-en-Y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70例资料,2017年1~6月行Roux-en-Y吻合(26例,RY组),2017年7月~2018年1月行非离断Roux-en-Y吻合(44例,Uncut RY组)。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ncut RY组排气时间[(29.0±7.4)h]早于RY组[(38.0±5.7)h](t=-5.311,P=0.000),Roux瘀滞综合征(Roux stasis syndrome,RSS)发生率(0%,0/44)低于RY组(34.6%,9/26)(P=0.000)。术后6个月,Uncut RY组体重、血浆白蛋白水平达到术前的比例高于RY组[68.2%(30/44)vs.42.3%(11/26),χ^2=4.509,P=0.034;81.8%(36/44)vs.50.0%(13/26),χ^2=7.879,P=0.005]。结论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胡凯峰夏亚斌许力李树仁黄晓旭金岩胡昊杨成彭悦
关键词: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腹腔镜
TLR4与TLR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状态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背景:大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我国发病率也非常高,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机制更为深入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除了特异性免疫外非特异性免疫在肿瘤免疫中亦占有重要地...
胡凯峰
关键词:大肠癌TOLL样受体免疫组织化学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文献传递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72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普外科(共5个病区)36名接受本院普外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CBL+PBL组,18名)和对照组(LBL组,18名)。比较2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在平均年龄、性别、入院考核成绩、学员原单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基础理论考试方面,联合教学组的住培学员平均成绩[(47.1±1.4)分]明显优于LBL组[(42.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操作考核方面,联合教学组学员平均成绩[(45.5±1.3)分]明显优于LBL组[(40.6±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教学组学员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6个方面评价均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L结合PBL教学法有利于加深住培医师对普外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LBL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普外科住培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效果。
胡凯峰许力夏亚斌李树仁黄晓旭金岩胡昊余结根
关键词:CBL教学法PBL教学法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总结消化道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分析探讨56例消化道重建手术运用吻合器的方法,其中胃癌28例,门静脉高压症6例,结肠癌10例,低位直肠癌(6 ̄8cm)1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占3.6%;1例出现吻合口瘘,占1.9%;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占5.3%。全部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具有使用方便,吻合效果安全可靠,减少手术创伤,节省手术时间的优点。但使用不当或选择病例不当也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严格掌握使用吻合器的适应症,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胡凯峰常家聪王少波
关键词:消化道吻合器消化道重建手术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对比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TAPP。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股静脉血流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4 d、1个月,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股静脉血流量多于对照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腹腔镜下TAPP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较快,减少出血量,疼痛感较轻,对股静脉血流状态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杨成胡凯峰彭悦胡昊金岩符清胜夏亚斌
关键词:腹股沟疝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
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32例胃食管交界部腺癌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或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在腔镜下切开食管前壁,运用反穿刺技术置入抵钉座,完成食管-残胃(空肠)吻合。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7~245 min(平均186 min),抵钉座置入时间9~16 min(平均13 min),术中出血70~150 ml(平均95 ml),辅助切口长4. 2~5. 1cm(平均4. 7 cm),术后住院时间8~12 d(平均10 d),未发生吻合口漏、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能简化手术操作,安全可靠,腹壁辅助切口小,值得推广。
胡凯峰夏亚斌许力黄晓旭金岩张强郭建杨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106例相关问题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106例经腹手术应用吻合器治疗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切除87例,姑息性切除10例。肿瘤广泛侵润无法切除9例,其中因术中探查肿瘤侵犯食管过高而中转开胸2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小肠梗阻3例,胸腔积液5例,食管下段癌残留3例,死亡1例(心源性猝死);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膈下积液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8d。结论经腹手术应用吻合器治疗贲门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但病例的选择应有相应的适应证。
朱广玉常家聪胡凯峰王消防
关键词:贲门癌经腹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