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恒
- 作品数:100 被引量:4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胡国恒教授辨治眩晕临床经验被引量:2
- 2019年
- 胡国恒教授认为眩晕病大体分虚实两类,亦有虚实夹杂之证,而正气不足乃发病之根本,风、痰、瘀为标,将眩晕大致分为肝阳上亢证、脾虚痰湿上犯证、痰瘀阻窍证、肾精亏损证、气血不足证五种类型。胡教授临证时强调重病史、求病因,遣方用药注重治病求本、调摄正气、标本兼治,故常能收良效。
- 李腾傅显文胡国恒
- 关键词:眩晕辨治经验
- 论“病脉证治”为中医学基本诊疗模式——全国名中医王行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二)被引量:2
- 2022年
- 王行宽教授倡导张仲景"病脉证治"的中医学诊疗模式,首要辨病,次要辨证,证从脉出,然后处方。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医学诊疗模式的发展与演变,论述了对当下"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的思考与困惑,对"病脉证治"的诊疗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李甲民王小菊王小菊邱华安胡国恒胡国恒
- 关键词:病脉证治辨证论治诊疗模式
- 中后期心痹(风心病)的中医认识与证治思路——全国名中医王行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三)被引量:3
- 2022年
-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属中医学心痹范畴。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认为,其发病多与邪舍于心,扃牖畸变,阻碍心之气血运行,损及心之脏真有关;其病位在"心之扃牖";中后期风心病患者基本病机为气营两虚,痰瘀互结,水饮内停,心神不宁,搏动失序。治疗上,除常规分型论治外,主张以间者并行为基本治则,以调和营卫为基本治法,同时辅以化痰通络、温阳利水、宁心复脉等方法,注重心肝并治,创立心痹强心方为本病基本方,临床疗效明显。
- 袁华袁华王小菊王瑾茜王小菊吴彬才陈亚王行宽
- 关键词:风心病心痹化痰通络温阳利水
- 胡国恒教授治疗复发性口疮经验用方被引量:1
- 2023年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因为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尚无根治的特效疗法,仍是以对症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作用明确,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但不良反应较大;中医药在缓解溃疡疼痛、减少复发频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绝大多数患者达到临床症状缓解,部分患者半年随访中表示未再复发。将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辨证分型为胃火上炎证、心脾积热证、脾虚湿困、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分型论治,临床收获良效。
- 齐梦欣邹敏朴美虹胡国恒
- 关键词: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清胃散
- 胡国恒教授基于“五脏皆令人不寐”论治失眠经验被引量:1
- 2024年
-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随着现今生活压力的增大,失眠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一种难治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失眠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缺乏统一认识及疗效确切的诊疗方案。基于失眠症诊疗现状,论述国家级名老中医胡国恒教授论治失眠的经验,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胡国恒教授认为失眠与神志相关,核心病机为阴阳失调,提出“五脏皆令人不寐”的学术观点,以补虚泻实、调整五脏阴阳为基本治则,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泻心汤、泻白散、干姜附子汤等经方加减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不拘泥于生克脏之扰,重视气机及五脏相关在诊疗中的作用,发挥中医药防治失眠的优势,临床上多有效验。
- 王焱余文运胡国恒
- 关键词:失眠症临证经验经方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胡国恒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 2022年
-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胡国恒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教授门诊治疗失眠的医案1550份,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处方1383首,涉及中药224味;高频中药44味,包括酸枣仁、远志、首乌藤、茯苓、当归等,性味多甘平、甘温、苦寒,归经多入心、脾、肺经,功效以养血安神、润肠通便、止汗、健脾、交通心肾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对为酸枣仁-远志、酸枣仁-首乌藤、首乌藤-远志等;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6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为酸枣仁汤合归脾汤加减。结论:胡教授治疗失眠主张以益气健脾、宁心安神为主,兼以疏肝清热、理气化痰、交通心肾为法。
- 殷淑婷谢丽华徐艺璇邹敏田丰铭胡国恒
- 关键词:失眠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肝郁气滞证文献计量分析及证候探究
- 2023年
-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肝郁气滞证”的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浅析肝郁气滞证候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2011年—2021年肝郁气滞证相关文献,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直观地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578篇。发文量显示,与肝郁气滞证相关文章仍被持续关注并发表。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王健为核心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与以詹向红为代表的河南中医药大学团队是研究肝郁气滞证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方向主要在肝郁气滞证证候标准、中医药临床证治和病理机制等方面。肝郁气滞证可因外感内伤而来,涉及疾病众多,临床实践中需“证中分证”、“同证异治”,且中医治疗可实现对“生物轴”的调节。结论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2011-2021年肝郁气滞证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趋势,帮助浅析了肝郁气滞证候特点,为肝郁气滞证的新研究提供最前沿视角。
- 李宇翔陈亚何飘邱华安曾阳胡国恒
- 关键词:肝郁气滞证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胡国恒从风痰热毒阻络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经验被引量:2
- 2019年
- 介绍胡国恒教授从风痰热毒阻络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风痰上扰和热毒阻络在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外感风邪是其致病因素,热毒阻络是其发病关键所在,治疗应以祛风化痰、清热解毒为主,还需适当补益气血,益气固表,以达濡养筋脉、驱邪外出之目的。
- 曹珊胡国恒
-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炎名医经验
- 从肝治心组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Nrf2、HO-1和铁转运相关蛋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从肝治心组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和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从肝治心组方组[5.32 g/(kg·d)]、麝香保心丸组[10.27 mg/(kg·d)]、地尔硫[艹卓]组[6.86 mg/(kg·d)],每组10只。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构建MIRI大鼠模型,术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心肌组织铁沉积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组织超微结构,RT-PCR、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DMT1、Heph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纤维瘢痕组织增生,铁沉积水平高,线粒体结构异常,线粒体内脊模糊,Nrf2、HO-1、Heph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DMT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铁沉积水平降低,线粒体和内脊结构较完整,Nrf2、HO-1、Heph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DMT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从肝治心组方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上调Heph的表达,下调DMT1的表达,减轻心肌组织铁沉积,发挥改善MIRI的作用。
- 汪辛强何飘朴美虹谢丽华曾阳王瑾茜张程程胡国恒陈亚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 胡国恒教授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晕痛被引量:3
- 2020年
- 胡国恒认为,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痰浊瘀毒为主要病理因素,导致人体气血败坏,脏气逆乱。中青年阶段人体肝肾失调,精气渐衰,肝风亢动裹夹痰浊瘀血上袭头脑清窍,最终致使血络不畅而发病。胡国恒提出 "祛瘀化浊、行气通络为本,平肝疏肝为标,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治法上强调坚持活血通络贯穿始终,自拟祛瘀平肝化痰汤治疗,该方具有祛瘀化痰、平肝理气、泻浊通络之功效。临证运用又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将发病证型归纳为痰湿上扰、浊瘀阻络、肝气上逆、肾气失衡4个证型,灵活加减用药。
- 田丰铭胡国恒
- 关键词: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