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莉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真菌病
  • 3篇皮肤
  • 3篇皮肌
  • 3篇皮肌炎
  • 3篇康唑
  • 3篇肌炎
  • 3篇红斑
  • 2篇大疱
  • 2篇大疱性
  • 2篇癣菌
  • 2篇药物
  • 2篇伊曲康唑
  • 2篇真菌
  • 2篇致病
  • 2篇致病真菌
  • 2篇特比萘芬
  • 2篇天疱疮
  • 2篇甲真菌
  • 2篇甲真菌病
  • 2篇病例

机构

  • 18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21篇胡晓莉
  • 13篇杨森
  • 11篇林达
  • 10篇范利
  • 6篇杨春俊
  • 5篇朱一元
  • 5篇张书梅
  • 5篇林国书
  • 5篇张学军
  • 4篇王培光
  • 4篇刘盛秀
  • 3篇李卉
  • 3篇周文明
  • 2篇黄世兰
  • 2篇范娟
  • 1篇季必华
  • 1篇王克玉
  • 1篇高怀荃
  • 1篇李春阳
  • 1篇汪文男

传媒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7
  • 7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7
  • 2篇199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LSI M38-A2及M27-A3方案分析足癣36株真菌的药敏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咪康唑、5-氟胞嘧啶对36株足癣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特征。方法对55例临床疑似足癣患者行真菌镜检、培养和鉴定。分别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38-A2和M27-A3方案针对其中的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检测8种药物对不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镜检及培养均为阳性的真菌36株,计8个菌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属2大类:皮肤癣菌、念珠菌。8种药物对8种真菌的MIC值比较,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皮肤癣菌和念珠菌2大类比较,除伊曲康唑外(P>0.05),其余7种药物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的平均秩次最小。5-氟胞嘧啶对念珠菌的平均秩次最小。结论上述8种药物的体外药敏实验提示,8种药物对8种真菌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除伊曲康唑外,其余7种药物对皮肤癣菌和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相对而言,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抑菌效果更好,5-氟胞嘧啶对念珠菌抑菌效果更好。
卜晓琳范娟胡晓莉蒋建华瞿子伟顾军
关键词:足癣皮肤癣菌药敏实验
体外观察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对须癣毛癣菌甲侵袭的抑制作用
2005年
目的:体外观察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对须癣毛癣菌甲侵袭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浸泡过不同浓度的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及两者混合药液的健康甲片,接种须癣毛癣菌作为甲模型,27℃孵育观察不同时间甲模型真菌生长抑制现象及超微结构变化,确定各药的MIC。结果: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联合药液MIC较伊曲康唑为低;联合用药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1但<2。结论: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对须癣毛癣菌有一定抑制相加作用。
胡晓莉杨森张书梅杨春俊杜文辉林达朱一元
关键词:须癣毛癣菌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临床联合用药体外观察超微结构变化
母子同患念珠形发2例被引量:1
2002年
报告2例(母子)念珠形发。子,10月,出生后7月始头发变脆、营养不良性脱发,并且变短、发黄。母,33岁,于幼年始出现上述症状,且母亲的症状较患儿明显。患儿的舅舅也有同样症状。提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扫描电镜显示患发卷曲、呈念珠状结节,结节上多数毛小皮破坏、消失,结节与结节间峡部毛小皮消失,仅见平行排列的纵脊和裂隙。
胡晓莉杨春俊林达张书梅张学军
关键词:扫描电镜病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患者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测定
1996年
我们分别用非放射的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32例SLE和20例DM患者(均系活动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K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并以54名合肥地区健康人作正常对照,发现SLE和DM患者的NK活性和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
范利胡晓莉沈际佳
关键词:SLE红斑狼疮皮肌炎NK细胞白细胞介素2
合肥地区20年致病真菌种类分析被引量:13
2001年
周文明朱一元张书梅胡晓莉孙云仙杨森张显仁
关键词:致病真菌
带状疱疹愈合部位发生银屑病-Wolf's同位反应1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男,38岁。6周前左胸及背部出现带状疱疹皮损,2周后治愈。20d前,皮损愈合处出现簇集分布的鳞屑性红斑丘疹。皮损组织病理符合银屑病,提示为带状疱疹Wolf's同位反应。
胡晓莉瞿子伟范娟
关键词:带状疱疹银屑病
药物性皮炎3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6年
我科于1985年~1995年共住院治疗药疹34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195例,女147例;年龄7个月~78岁,平均30.9岁,其中儿童49例。 二、致敏药物 共有11种类,其中抗生素类仍以青霉素类最多见。
胡晓莉范利
关键词:药物性皮炎
以多形红斑为皮肤表现的艾滋病1例被引量:1
2001年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39岁,工人。因全身皮疹、瘙痒1个月,伴高热8天于2000年2月29日收住我院。患者于1个月前诱因不明于两手指、足趾端伸侧出现红色斑疹、瘙痒,渐蔓延至四肢、躯干及面部。曾按“皮肤过敏”口服扑尔敏,静滴地塞米松(10mg/d)10天后无效,入院前9天停药。停药后第2日出现高热,皮疹加重,出现四肢肿胀,瘙痒明显,继服地塞米松(10mg/d),加用双黄连、干扰素、丙球等治疗,病情不能控制。既往身体健康,无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有冶游史和吸毒史,无药物过敏史。爱人及子女体健。入院检查:体温39.3℃,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尚佳,无消瘦。两颈侧、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约直径2cm大小,无明显触痛,部分固定。口腔粘膜未见异常,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胡晓莉杨春俊周文明刘盛秀汪家贵林达杨森朱一元
关键词:艾滋病多形红斑
上海浦东新区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种的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浅部真菌病的致病病种、菌种构成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疑似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进行显微镜直接镜检及培养鉴定,并作临床资料登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的895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体、股癣337例(37.65%),生殖器念珠菌病227例(25.36%),手、足癣168例(18.77%),甲真菌病93例(10.39%),花斑癣70例(7.82%)。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0~39岁年龄组的患病人数(48.72%)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P<0.05),但甲真菌病患者女性则普遍多于男性,且以50~59岁患病人数最多(P<0.05)。分离的797株菌种中红色毛癣菌379株(47.55%),念珠菌属293株(36.76%),须癣毛癣菌62株(7.78%)。结论上海浦东新区浅部真菌病的病种以体、股癣最多见,男性青壮年多见,而甲真菌病则以中老年女性多见。浅部致病真菌的分布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念珠菌属次之,须癣毛癣菌位于第三位。
胡晓莉郑舜华田丹瞿子伟张慧芳陈新珍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
地洛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评价地洛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地洛他定,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均为1片/次,1次/d,连续服用14d。分别于用药后第1、2周随访,2周末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入组患者116例,可评价疗效与安全性例数分别为111例和11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3%和90.74%(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69%和16.36%(P>0.05)。结论:地洛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与氯雷他定相当。
王克玉李春阳杨森孟庆琴范利季必华胡晓莉
关键词:荨麻疹地洛他定氯雷他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