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爱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市社会福利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以证候为内容的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并验证其可靠性。方法以100mm刻度法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为数学工具,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研讨方式,共取36个中医症状量化分值为底层指标,定性证候的各个症状或症状组合为第二层次指标,以精亏、气虚、阴虚、阳虚、血瘀证5个定性证候为第三层次指标,以证候总评价为顶层指标;计算权重,建立优选矩阵,确立各层次指标计算公式,初步构建以证候为内容的骨质疏松症综合疗效评价体系;并通过证候总评分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分别按100mm刻度法、三级、二级、一级赋分法量化了骨质疏松症36个常见中医症状;确立了精亏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各证候及中医证候总评分量化计算公式。临床验证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候总评分与骨密度、生存质量均有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826。结论构建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可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临床验证可靠。
- 李东涛李富玉王剑刘继红程咏梅燕南史风雷姜洪洋胡爱华张美增李洁魏陵博姜荣钦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证候疗效评价层次分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
- 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症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方法:整理归纳国内有关骨质疏松症症状与证候的相关研究文献,以100mm刻度法结合症状轻重分级赋分法对症状轻重程度进行初步量化,再用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确立骨质疏松症中医常见定性证候量化评价目标树层次。然后应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专家研讨的方法,组织专家对该模型进行研讨。研讨内容包括确立每个症状轻重量化方法,对定性证候轻重程度层次分析模型中的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初步构建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最后在临床上选择220例患者,将该模型运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以上程序,构建了骨质疏松症精亏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的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并将其用于2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证候判断。统计1545份骨质疏松症专家判断表结果与量化评价模型判定结果发现,两者完全拟合加基本拟合率为80.91%(1250/1545),如果加上部分拟合,则拟合率达到94.05%。结论:骨质疏松症常见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与专家模糊判断有较高的符合率,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东涛王剑姜洪洋史风雷李富玉刘继红程咏梅燕南胡爱华张美增李洁魏陵博姜荣钦
-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医学证候
- 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方法: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草案,将诊断规范的辨证结果与专家经验辨证进行对照验证,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对诊断规范进行反复修订,逐步完善。结果:初步建立了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包括定性与定位证候诊断两个部分。定性诊断包括精亏、气虚、阴虚、阳虚、血瘀,共5种定性证候;定位证候诊断其病在骨,其脏在肾,涉及肝、肺、脾(胃)、心。确立了各证候诊断的特异性症状与非特异性症状,并设定了满足诊断的条件。临床验证结果显示:用该诊断规范辨证的结果与专家辨证结果对照,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0.56%,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5.56%。结论:骨质疏松症中医常见证候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李东涛李富玉王剑刘继红燕南程咏梅胡爱华姜洪洋史风雷张美增李洁魏陵博姜荣钦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证候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