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农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终末期肝病模型在评估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9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回顾性评估,随访1年。计算每例患者入院当天的MELD评分和Child-Pugh分级,以受试者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衡量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分析两种评分系统的相关性。结果随访3个月内有37例(18.6%)患者死亡,死亡组MELD与Child-Pugh评分(23.4±9.90),(10.8±2.29)与生存组(14.3±4.46),(8.68±2.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随访第1年内有59例(29.7%)患者死亡,死亡组MELD与Child-Pugh评分(20.30±9.31)和(10.30±2.32),与生存组(14.3±4.46)和(8.68±2.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对3个月预后评估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23,0.747(P<0.05),对1年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45,0.723(P>0.05);MELD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呈显著相关(r=0.72,P<0.001)。结论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均可有效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短期和中期预后,MELD评分短期评估效率优于Child-Pugh分级,能更准确反映病情危急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李小好李天津柳龙根翟德方苏建农
-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肝炎肝硬化预后
- HBV基因多态性对其复制能力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自然状态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57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者HBV基因组前C区(1896位、1814位)、基本C区启动子(1762位、1764位)、P区(204位、180位)基因变异发生情况,同时检测其HBV DNA载量。结果自然状态下,HBV各位点累计自发变异率为50.96%,前C区、BCP和P区的单独变异率分别为9.55%、31.85%和1.91%,前C区和BCP联合变异率为7.64%。变异组HBV DNA载量(lg值)为6.14±1.35,野生组为5.89±1.37(P>0.05)。结论自然状态下HBV基因前C区、BCP有很高的变异率,P区的变异率很低,HBV变异并没有改变复制能力。
- 柳龙根苏建农王永忠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 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感染者病程不同阶段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HCV感染者病程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非活动性HCV感染33例(A组)、活动性HCV感染32例(B组)、慢性丙型肝炎56例(C组)、HCV相关性肝硬化47例(D组)、HCV相关性肝癌45例(E组)和健康对照者60例(F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D25+Treg的表达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D、E组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D25+Treg的表达频率均明显高于F组(P<0.01)。组间比较,A组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reg细胞表达频率明显低于B、C、D、E组(P<0.01),D、E组表达频率明显高于B、C组(P<0.01)。结论 HCV感染导致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使机体对其的免疫清除不完全,从而促进HC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和肝癌的发生。
- 柳龙根申红玉叶春艳冯全根翟德芳苏建农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应答
- 药物性肝损伤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农民。因乏力、纳差、尿黄半月于2014年3月21日入院。患者半月前出现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伴恶心,同时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
- 方国平钱梅云翟德芳冯全根苏建农曹琪马波
- 关键词:血小板血小板减少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