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红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细胞学血性胸腹水标本制片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在细胞学标本制片过程中,经常遇到含血的胸腹水,由于标本中含有大量红细胞,使涂片被红细胞覆盖,给细胞学诊断带来困难,特别是含血细胞较多而癌细胞又很少时,红细胞会将很少的癌细胞掩盖,致使细胞学诊断造成漏诊。为此,我们经反复实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血性标本进行溶血,使肿瘤细胞显示更加清晰,消除了背景模糊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血性标本中癌细胞的检出率,对肿瘤的细胞学诊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邢宜苗金红朱培双
- 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血性胸腹水细胞学制片
- 硫堇组化染色技术在显示细胞核DNA中的应用
- 细胞DNA含量反映细胞生长及分化状态,测定其含量的变化对判断肿瘤的性质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各种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图像分析时,发现细胞核DNA染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DNA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用中发现传统的Feu...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苗金红邢宜
- 关键词:硫堇组化染色细胞核DNA
- 提高皮肤组织制片质量的技术探讨
- 皮肤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常规切片法难以制出优良的病理切片,常出现组织收缩、变硬、变脆、切片厚薄不均、不完整、重叠或有皱褶等现象。笔者通过实验,在制片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使皮肤组织制片质量明显提高。指出,在制片过程中...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朱培双苗金红邢宜
- 关键词:病理切片技术标准
- 文献传递
- 提高肾小球基底膜PAMS染色法质量的技巧
- 在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诊断中,观察与研究肾小球基底膜的改变具有极为重要的诊断价值。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多采用PAMS(Periodic Acid—SilverMethenamline)染色法,应用过程中,发现传统的PAMS肾小球...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苗金红邢宜
- 关键词:肾小球基底膜病理诊断
- 热处理法在常规HE染色发灰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 在常规HE染色过程中,经常发现固定前已干涸的组织、过度固定、脱钙及烤片过长的组织易造成切片着色困难,细胞核着色淡、不着色或一片灰染。此时若组织较少或已用完,无法重新再取材,势必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严重影响。经大量实验,笔者...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苗金红邢宜
- 关键词:临床病理诊断组织切片染色质量
- 文献传递
- 提高网状纤维染色质量的技术探讨
- 网状纤维染色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方法是Gordon-Sweet氏法。该法是一种噬银染色法,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染色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染色效果不佳。本文对此法进行了改良,并对其染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染色过程中易...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朱培双苗金红邢宜
- 关键词:网状纤维染色机理病理组织学
- 文献传递
- 常规HE染色易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被引量:21
- 2008年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邢宜苗金红
- 关键词:HE染色
- 提高冷冻切片制片质量的方法探讨
- 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是病理科的急诊工作,其重要性和责任性都很大。其中冷冻切片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它是许多病理技术人员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影响制片质量的各种因素及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防范措施,使制片质量明显提高。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邢宜苗金红
- 关键词:冷冻切片病理诊断
- 肝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光镜下肝窦内和小血管内可见较多具有明显异型性的淋巴样细胞浸润,汇管区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亦可见少许异型淋巴细胞样细胞,未见明确纤维化。免疫组化示CD20、PAX5弥漫(+),CD3散在少许(+),Ki-67阳性率为70%,AE1/AE3、CD117和CD56均(-);其中例1 CD5弥漫(+)。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亚型,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及不典型性,造成了部分患者的诊断困难,因此,掌握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张立英皋岚湘李琳苗金红
- 关键词: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
- 失效Schiff液的再利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田玉旺李琳朱红艳苗金红邢宜
- 关键词:再利用